从人才流动看唐太宗的包容型人才思想

2021-01-10 03:24桂雨晴李永康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人才流动魏征唐太宗

桂雨晴 李永康

摘要:“贞观之治”的伟大成就源于唐太宗的包容型人才思想。本文以纳谏名臣魏征为例,对他归附太宗后为官的“进、管、出”三个人才流动环节进行分析发现:进口环节:太宗的宽容型人才思想体现为外举不避仇,任用“昔仇”魏征;任人以诚,虚怀纳谏。 管理口环节:太宗的宽容型人才思想体现为魏征诚心进谏,不断得到擢升;魏征遭人污蔑,太宗明辨是非;魏征犯颜进谏,太包容接纳;纠正太宗失误决策,得到包容。出口环节:太宗的宽容型人才思想体现为魏征辞官,仍受太宗器重;魏征病重,太宗探望;魏征病逝,太宗高度评价。

关键词:唐太宗;魏征;人才流动;包容型人才思想

在古代,魏征的成就与当朝天子唐太宗的包容之心是分不开的。一位勤勉辅佐皇帝的名臣,在他终生不渝的劝谏生涯中,遇上心胸开阔的皇帝,成就了一个时代的盛世繁荣。对于魏征的功劳,唐太宗给予了高度肯定。唐太宗说:“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徵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1对于魏征来说,他受到唐太宗不计前嫌的礼待之后,激发了他的辅佐才能。唐太宗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他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用包容的态度来对待昔仇魏征,最终使得人尽其才,发挥了人才最大效能。唐太宗以“良工”比喻魏征,肯定了他的积极纳谏;唐太宗知道,这个敢言直谏的大臣所追求的是大唐江山的繁荣昌盛。魏征死后,太宗将他比作自己的一面铜镜,高度评价了这位工作了一輩子的老臣。

一、唐太宗人才流动与包容型人才思想内涵及形成

(一)唐太宗人才流动与包容型人才思想内涵

人才流动是指人才流动到不同的职业、地方间和产业间。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流动,人才流动为充分发挥人才的效益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时,调节了人才需求与供给。2帕拉斯在西方工业组织中定义了广义的人才流动,是指人才从某种工作状态移动到另一种不同的工作状态,不同职位、地方、性质、服务对象及其性质等因素可以确定不同的工作状态。总之,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职位的调整等因素以至于需要不断调整人才的选拔任用,这样才能优化和调整人才队伍的流动。3只有实施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才能在人力资源的培育、选择和使用中取得最佳效果。为满足个人需要,实现人生目标,提高经济收入水平,实现社会价值等是人才流动的目的。4梁丽芝认为人才流动的过程的实际上就是“进,管,出”三大环节,通过在“入口”上严格把关,“楼梯”上竞争上岗,“出口”上依法办事,优化流程,畅通渠道,保证人才流动的和谐有序。本文所指的人才流动主要是唐太宗对人才的选拔与任用,人才的上升,以及人才的退出的思想与实践。包容,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宽容、接纳,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文明的精髓。随着现代人力资源重要性的凸显,把包容的思想融入到人才的管理实践当中,对人才需求的提升和人才多样性的呈现显得十分重要。5具体而言,唐太宗包容型的人才思想就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不计前嫌,任用昔日仇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面对朝臣的进谏,太宗虚怀若谷,谦虚听取谏言;开放平等的包容政策让唐朝初期人才辈出,包容的社会环境和民族心态使得人尽其才,开明的人才政策让更多的唐代人才能够施展发挥的空间,因此,唐太宗时期人才济济,出现的流传千古的人物绝对不会比历朝历代少。在各个领域,人才辈出,创造了大量的辉煌成就。

(二)唐太宗包容型思想的形成背景

唐太宗的包容型思想形成以及后面实行的种种措施,均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基础。特别是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给唐太宗警示和启发,促成了他后期的包容制度以及为大唐帝国定制了一系列合乎实际的方针政策,避免了诸多错误,从而出现“贞观之治”。贞观初年,唐太宗对大臣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6隋炀帝的暴政,臣下因害怕被杀不敢讲真话,导致隋朝灭亡,而唐太宗有一颗包容臣下讲真话的心,让朝臣敢于进谏。唐太宗说:“炀帝岂不以下无忠臣,身不闻过,恶积祸盈,灭亡斯及。朕今志在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理道。公等各宜务尽忠谠,匡救朕恶,终不以直言忤意,辄相责怒。”7以史为鉴并不只是唐太宗的个人意志,亦是唐初最高统治集团的共识。隋炀帝继位不到13年,王朝变短命而亡。这个事实,是唐太宗亲眼所见,在他的头脑中留下的映像和引起的震动太过深刻强烈,引他再三思考。太宗所说的“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魏征所说的“昔在有隋,统一寰宇,甲兵强锐,三十余年,风行万里,威动殊俗,一旦举而弃,尽为他人之有”8,都可以说明强盛的隋王朝短命而亡的事实,是唐初君臣们以史为鉴的直接动因。魏征身当贞观太平盛世,然他见微知著,思远虑深,洞悉隐疾,察人不察,故时怀忧惧,郁结长叹。他把预防意外事件作为治国的永久不变的原则,并引历史教训予以论证。他指出:隋之亡,正式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者”9,因此,魏征向太宗提出需要“居安思危”。贞观四年,他与群臣谈到隋场帝滥杀无辜,群臣知而不谏之事,又以此诫励大臣曰:“非是炀帝无道,臣下亦不尽心。须相匡谏,不避诛戮,岂得惟行谄佞,苟求悦誉?君臣如此,何得不败?”10隋炀帝无道,他的臣子也不尽心尽力,专干谄媚奉承的事情,苟且讨得国君欢心与称赞,这样的君臣关系,隋朝自然会灭亡,唐太宗自己虚怀纳谏,他希望大臣们也能依此而行。通过总结历史经验,以史为鉴作为立论的根据,可谓是太宗朝政治生活中的一大特色,是中国封建时代历代王朝都无法比拟的。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的原因,不惜才于异代,将用昔日仇人魏征为己所用,推诚相待;太宗雄才大略,从谏如流,强大的包容心使得当时唐朝廷谏诤风行一时,君臣共治,上下集思广益,使得对国家不利的政策措施得以“匡救其恶”而及其改正,而另外一些有利于国家治理的政策措施得以“顺其美”而执行下去11,这是“贞观之治”留给后人的宝贵启示。

二、从人才流动的入口看唐太宗的包容型人才思想

人才的流入管理是人才流动的首要环节,也可称之为“进口管理”,它意味着官吏身份的获得。如果没有人才的流入,以后的人才培训、考核、晋升、激励等都无从谈起。有效的人才流入管理,可以为太宗朝吸纳优秀的人才。

1.外举不避仇,任用“昔仇”魏征

帝王使用故旧,不足为奇,但能信用新进是非常稀有的。难能可贵的是唐太宗信用新进人才不亚于心腹故旧,其中被世人传为美谈的是太宗任用“昔仇”魏征。隋末时期政权风云变幻,魏征前期曾经数易其主,在天下大乱的无序中,他不愿作隋炀帝政权的殉葬品,决定另寻“明王”,后为李建成收用,献过早除秦王的秘策。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为阶下之囚,其策划的非常之谋也被他人揭发出来,为此唐太宗特地召见他,严厉斥责魏征为何离间太宗和前太子的关系,魏征神色镇定自若,落落大度的回答说:“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12魏征的意思是李建成和唐太宗两兄弟早已经势不两立,并不是魏征在中间挑拨离间,只是先太子没有听从魏征的建议,才导致李建成的失败。唐太宗听后,十分欣赏魏征的直率,并且慕其出众的才华,理解他忠其所事,不报私怨,出以公心,从治国大局出发,反而日见亲重。魏徵具有治国理政的才华,为人正直,敢作敢当,尽心所事,博学多识,富有政治远见,没有什么能使他退缩、屈服的,颇为太宗赏识。魏征的进谏,太宗都怀着一颗包容谦虚之心,认真听取魏征的建议,太宗每次和他一起交谈,无不欢喜。魏征也高兴自己能遇上知己的国君,便竭尽全力为太宗效劳。太宗对魏征说:“人言魏徵举动疏慢,我但觉妩媚,适为此耳。”13魏征听后,回答说:“陛下导之使言,臣所以敢谏,若陛下不受臣谏,臣亦何敢数犯龙鳞。”14多年求索,魏征“事明王”的机会终于来到了,他政治上的一世辉煌由此开始,太宗对魏征的信任不亚于房、杜,不时召入寝卧,请教治国方略。魏征亦不负太宗重望,频加忠谏,劝以从善,不許为非,治国才华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唐太宗赞许魏征:“随时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15贞观六年,唐太宗举行赏月夜宴,乘酒意酣畅,面对群臣得意洋洋的说:“魏徵,王珪,昔在东宫,尽心所事,当时诚亦可恶。我能拔擢用之,以至今日,足无愧古人。”16宋代进步思想家陈亮对唐太宗新故同进的成功经验,大加赞扬道:“其先后新故之不同,亦已甚矣。太宗并举而大用之,以究尽其才。”不以“先后新故”划线而禁锢人才,而是德才并举,新故同进,包容昔仇,这确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一条成功经验。

2.任人以诚,虚怀纳谏

在唐太宗的包容型思想中,对于臣下的驾驭需要任之以诚。如果君臣之间不能以真诚相待,则会难以齐心协力治理国政。魏徵认为:“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17贞观十七年,太宗对大臣说:“殷纣狎侮五常,武王夺之;项氏以无信为汉高祖所夺,诚如圣旨”18,历史的教训比比皆是。唐太宗以诚信包容对待朝臣,才会得到朝臣德鼎力相助。朝廷只有摈弃诈伪,取信于民,才能使万民归心,天下太平。唐太宗以历史为鉴,能任人不疑,群臣也竭尽忠诚,这就是唐初君臣能成就“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儒家的处世修身准则在“贞观之治”中的具体运用。魏征一再向唐太宗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待之不尽诚信,何以责其忠恕哉!19再次君主若不能待下以诚信,即不可求治:“任之虽重,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20对于魏征的劝谏,唐太宗深表赞同。所以要使臣下尽心事上,必须为其提供一个宽松的良好的环境有容人之量,任人之诚,使之在尽忠竭力畅所欲言之时,免却后顾之忧。他反复向臣下强调自己会“开怀抱纳谏诤”,终不以直言作意,辄相责怒“,“终不以犯颜忤旨,安有诛责”21,希望他们不要稀俱,要“务尽忠谠,匡救朕恶”22、“正词直谏,裨益政教”23。唐太宗在任人以诚上做得非常出色。他任用李建成的得力谋臣魏征,并且毫不怀疑,有人诬告魏征谋反,唐太宗不为所动,选择信任魏征。魏征的一生,君臣相得,契若鱼水。

三、从人才流动的“楼梯口”看唐太宗的包容型人才思想

太宗时期的人才一旦通过人才流动的入口,进入到了朝廷中来任官,就要遵循太宗朝的行政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流动,满足太宗朝行政组织的发展和官吏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1.魏征诚心进谏,不断得到擢升

魏征输诚献策,尽心竭力,深得太宗赏识,职务迅速不断迁升。贞观元年夏秋间,魏徵事太宗仅一年时间,即再迁尚书右丞,仍兼谏议大夫。尚书右丞是尚书省的高级属官,正四品下,与左丞一道负责处理尚书省的日常政务,具体分工是:左丞总吏、户、礼三部,右丞总兵、刑、工三部。贞观三年二月,魏徵又迁秘书监,从三品,是秘书省首脑,负责掌管图书经籍;与此同时,受命参与朝政,这就成为宰相中的一员,进人了国家最高决策核心。在秘书监任上,魏征为朝廷大政方针竭思尽虑。王珪与魏微原来都是太子建成的旧人,彼此互相了解,而王对魏的人品也由衷钦佩,曾对太宗说:“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于尧、舜,臣不如魏徵。”24或正是这原因,太宗以魏徵检校侍中,与王珪共同负责处理门下省事务。其所以检校,因魏征此时的主要职务是秘书监,又参与朝政。一身兼三大重任,足见太宗对魏微的倚重。从此,魏征竭诚尽力,辅佐太宗,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谋猷策划,呕心沥血,他的才华因此大放光彩,他的价值也因此而举世公认。

2.魏征遭人污蔑,太宗明辨是非

唐太宗对魏征委以重任,信用备至,遭致群小之辈的污蔑,是在所难免的。幸运的是,唐太宗心胸宽广,慧眼识人,识破恶人的诡计,保护了忠臣魏征。贞观三年,唐太宗破格任用魏征为秘书监,让他参预朝政。不久,有个长安县人名叫霍行斌,心怀不满,這谣言,刮阴风,上书诬蔑魏征参与“谋反”,不须鞠问,行斌宜附所司定罪。魏征知道后,顿首拜谢。唐太宗说:“卿之累仁积行,朕所自知,愚人相谤,岂能由已,不须致谢。”25的确,自玄武门事变后,魏征归附太宗,前后谏诤二百余事,无不忠于所事,件件合于朝廷的利益。这一切,唐太宗都是清清楚楚的。所以,对于奉公守法的魏征根本不用审问,而对那个诬告者则处以死刑。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魏征得太宗特殊信任,无疑远了其他一些人,特别是魏征的那些治国主张,损害了一些大臣的利益,使他们对魏征愈加嫉妒和怨恨。为了除掉魏征,贞观六年,他们诬陷说魏征在朝廷内安插亲信,网罗成党。唐太宗派温彦博去查办,结果并无此事。但温彦博向太宗奏曰:“魏征作为大臣,应时常检点行为,远避嫌疑。魏征虽无此事,而遭诽谤,是由此引起,也应受责。”太宗听后,亦认为是,令温彦博责魏征并警示,今后要十分注重检点自己的行为。魏征对此十分不满,第二天就入朝对太宗说:“臣闻君臣协契,义同一体。不存公道,唯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之兴丧,或未可知。” 唐太宗听后顿悟,当即认错。魏征却又说:“我盼望陛下能使我成为良臣,而不要让我成为忠臣。皇上疑惑不解地问:“良臣与忠臣有何区别?”魏征回答说:“忠诚正直的大臣使自己获得美名,使君王享有崇高的称号,他效忠的君主,国家大治,声名显赫,子孙世代相传,福禄无边;所谓忠臣,是国家灭亡而于国捐躯者,君主得到的是昏庸的恶名,忠臣也徒有虚名而已。良臣与忠臣相去甚远啊。” 魏征此言实乃劝谏太宗要做明君,近忠良而远小人。太宗聪慧过人,哪能不知。他对魏征的话连连称赞,并当即赐魏征绢500匹,以示褒奖。

3.魏征犯颜进谏,太宗包容接纳

唐太宗既然认识到应为官择人,惟才是与,国之辅弼,惟赖忠良,在用人上,他力求亲疏并用,使自己的思想与行动一致。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粘之屋壁,出入观省。”26可见,年轻的唐太宗励精图治,对臣下们的意见是何等的重视。在朝廷上,唐太宗多次表示即是“直言忤意”,也绝不加以则怒。唐太宗的诚意如此恳切,臣子们也就乐于开口言事了。总之,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27。太宗朝的谏臣们勇气与胆量固然可敬可佩,唐太宗的见识与器度更是值得赞扬。古时候,臣下批评皇帝叫做“犯龙鳞”,而皇帝掌握着臣子的生死大权,尽管历代朝廷均设有谏官,但朝廷上臣子们大都不轻易批评皇帝的过错,太宗朝竟有那么多人“敢犯龙鳞”,关键就在于唐太宗虚心求谏,诚意纳谏。由于唐太宗的包容之心,积极接纳臣子的谏言,谏诤风行一时,因此当时犯颜切谏的事例屡见不鲜,谏官每让他难堪不已,但他每含容之28。魏征曾对太宗说:“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29的确,如果唐太宗专横跋扈,听不得半点不同意见,那么犯颜进谏的魏征,早已成为阶下因、刀下鬼,至少也得削职为民了。魏徵是历史上著名的谏臣,《旧唐书》本传载其“徵状貌不逾中人,而素有胆智。每犯颜进谏,虽逢王赫斯怒,神色不移”。由于魏直言无隐,据理力争,有时候不留情面的谏诤,会让把唐太宗尴尬,下不来台。

有一次,太宗得到一只鹞鸟,正在玩耍,魏征求见。太宗急忙把鹞藏在怀里,其实魏征很远就发觉了太宗正在玩鹞鸟,走近前来向太宗禀告政事。他乘机向太宗讲述前朝帝王由于贪图安逸享乐、沉醉声色犬马而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事,以此来劝谏太宗应当以此为戒。两人谈了一个小时,魏征讲着不停,唐太宗耳听魏征之言,心却在怀中之鹞。而他又一向敬重包容魏征,因而不愿打断魏征,但内心又迫切希望魏征赶快把话说完;魏征劝谏,非常讲究策略,“语不时尽”,故意拖长讽谏时间,在声色不动中达到了劝谏的目的。鹞子就这样无辜地闷死在太宗怀里。与其说魏征窒息了太宗的一个绝俊的玩物,毋宁说他熄灭了可能导致太宗丧志的“玩物”苗头。

4.纠正太宗失误决策,得到包容

人非圣贤,太宗也有决策失误的时候,幸运的是,唐太宗的包容之心,让魏征和其他朝臣敢于向皇帝指出过错。简点使、右仆射封德彝等人,都想将18岁以上的男青年全部抽调入军。文书发出三四次,魏征都执意上奏,认为不可这样做。太宗非常生氣,说:“中男已上,虽未十八,身形壮大,亦取。”魏征又不服从,不肯签署文书。太宗召见魏征和王珪,做脸色的对待他们,说:“于君何嫌?过作如此固执,朕不解公意!”30魏征严肃的回答:“放干池中的水来捞取鱼,明年就没有鱼了;焚烧树林来打猎,明年就没有猎物了。如果次男以上全部抽去参军,田租赋税和各种徭役,将从何处获取?如果精心挑选身体健壮的成年男子,遇之以礼,人人都会百倍勇敢,何必在于人多?”唐太宗听了,恍然大悟,说:“我见你固执不已,怀疑你不了解此事。现在说国家不守信义,是不了解民间情况,是我不寻思,过亦深矣。处理事情往往这样错误失策,怎么使国家大治?”之后,太宗停止抽点中男入伍。

贞观五年(631),治书待御史权万纪、侍御史李仁发,俱以告讦谮毁,数蒙引见,任心弹射,肆其欺罔”,弄得“在上震怒,臣下无以自安”,房玄龄、张亮等重臣亦因之被斥退,这时魏徵站出来指责唐太宗信用权李,“以潛毁为是,告讦为直”,是“以小谋大,失信任重臣之义,实为“空使臣下离心”“徒损圣明”的“进奸而自损”之举。唐太宗马上“欣然纳之,赐徵组五百匹”,又将权万纪和李仁发双双贬黜。31

贞观八年,原先桂州都督李弘节有清廉慎守的名声,到他死后,他家出卖宝珠。太宗听说此事,就在朝廷宣布说:“这个人平素所为,宰相都说他清廉,今天既然家中卖珠,推荐的人难道没有罪?一定要严加处理,不能放过。”侍中魏微找个机会对太宗说:“陛下平素说这个人为官不正,没有发现他接受财物的事今天听说他家卖珠,打算处分推荐的人,我不知有什么理由。从圣朝以来,为国家竭尽忠诚,清慎守,始终不渝的人,只有屈突通、张道源罢了。屈突通的三个儿子来应选,只有一匹瘦马,张道源的儿不能生存自立,没有听到陛下有一句话说到他们。如今李弘节为国立功,前后大受陛下赐,任职死后,没有人说他贪残,他的妻儿卖珠,不算有罪。明知是为官清廉的,没有任何慰问的话;怀疑那为官贪污的,连带处罚推荐的人,虽说憎恨坏人无可置疑,其实这也是喜欢好人不深厚。我私下考虑,不见这种作法对,恐怕有见识的人听到此事,一定乱加议论。”太宗拍掌说:“匆忙不加思索,就听到你这番话,才知道讲话不容易。都不要追究此事,那屈突通、张道源的儿子,可以各授与一官。”

唐太宗也经常有决策失误,考虑不周到的地方,重要的是,他怀有一颗包容之心,愿意听取谏官的意见,过而能改,才会使太宗朝少了一些冤假错案。

四、 从人才流动的“出口”看唐太宗的包容型人才思想

人才的退出,能在唐朝廷中营造能进能出,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氛围,促使朝廷中的人才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唐朝廷的人才团队精干、高效,富有活力。

1.魏征辞官,仍受太宗器重

相较于其他的皇帝拒绝臣子的辞职,太宗的包容之心还体现在关爱臣子,就算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也忍痛割爱,接受大臣的辞职。贞观七年,魏征代替王珪为侍中,不久,因病而请求解除侍中职务,要求当散官。太宗不许,并语重心长地说“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公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也,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卿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32太宗将自己比作金,而把魏征当作工匠,其实就是将魏征尊为王者师,可见魏征在太宗心中的分量之重。魏征对当时政治生活影响之大,当时恐怕是没人能与并肩的。之后魏征停止了辞官的请求,然而魏征深知自己身体的确不行了,他不愿尸位素餐,经多次请求,唐太宗认为魏征为唐王朝效力多年,包容魏征,允许了魏征的辞官。六月任命魏征为特进(文散官第二级),仍知门下事,并参与讨论国家制度、法令的得失,俸禄、属官及禁卫依旧不变。于是魏征虽名为散官,没有具体职掌,但门下省的重大问题还得向他请示;至于政治、物质待遇也与职事官完全一样,无疑这是太宗对魏征的特殊礼遇。

2.魏征病重,太宗探望

在生活上,唐太宗关心爱护大臣,以笼络君臣感情,以恩义结纳之,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功臣有病,常遣近侍探望,赐医部药,关怀备至,他为李思摩吮疮,为李勋割须疗疾。贞观十六年,魏征病笃,卧床不起,太宗前去看望说:“几天不见,朕的过错又多了起来。可有进谏?”魏征不顾重病缠身,上言数事,对太宗的言行不一的做法提出批评。魏征为官廉洁,崇尚节俭,家里连正堂都没有。看见做了一辈子朝廷重臣的魏征,家里竟然连个正堂屋都没有,看着这样落魄的家,唐太宗都不忍直视。太宗下令停止建造小殿,为魏征建造正堂。建成后,赐给他素屏风,素被褥,几,杖等物。

3.魏征病逝,太宗高度评价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危,太宗赐药膳无数,太医和使者不绝于途。之后,太宗与太子两次亲自到魏征病榻前探视,榻前亲许其子尚主,感动得魏徽老泪纵横,第二天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自吊唁,太宗“亲临恸哭,废朝五日,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给羽葆鼓吹、班剑四十人,赙绢布千段、米粟千石,陪葬昭陵。”33,因其“以王道佐时近‘文’,爱君忘身近‘贞’,二者并优,废一莫可,故曰文贞。”34魏征辅佐太宗,拾遗补阙,随事谏正,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围绕如何治国安民,妥善处理对内外的各种关系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大量的意见,保证了“偃革兴文”治国方针的施行,取得了贞观之治的巨大成功。魏征去世以后,太宗写下名流千古的“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35死后又为其亲撰碑文。士为知已者死,君恩如此,臣下焉得不尽心竭智?千百年来,人们称魏征为诤臣,他是当之无愧的。

结语

人才的选择,对一个王朝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关系着王朝可能进一步拓张和发展的潜力。唐太宗在用人制度上“内举不必亲,外举不避仇”的豁达态度,吸引了众多仁人志士为大唐的兴盛筹谋划策,尽心尽力,死而后已。因此有史家曾说,在贞观王朝这样一个对官员优待厚恤的时期,良臣们的寿命却是相对比较短的,因为他们更加勤奋工作,以报答明君,自己却积劳成疾。太宗的包容型思想使他建立了各种开明的制度,在这个宽松的政治环境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大唐政权还有整个王朝之内的黎民百姓。

参考文獻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2]吴树男. 我国人才流动问题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3]张再生. 人才流动态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 人口学刊, 2000(01):8-12.

[4]方阳春,雷雅云,宋志刚.包容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科研管理,2019,40(12):312-322.

[5]刘传初. 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建设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刘继峰. 唐太宗行政思想探析[D].东北大学,2008.

[6]于法友.唐太宗何以能纳谏[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08):121-124.

[7] 全芬. 《贞观政要》与《康熙政要》之比较研究:以取士和吏治为例[D]. 华南师范大学.

[6]王方庆.魏郑公谏录[M],北京: 中华书局,1985版,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吴兢.贞观政要[M].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

[9]刘煦.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10]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作者简介:

桂雨晴,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永康,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古代官吏去职管理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梳理及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启示”( 20XZZ009 )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九十七《魏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19页.

2 刘传初. 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建设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3 吴树男. 我国人才流动问题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4 张再生. 人才流动态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 人口学刊, 2000(01):8-12.

5 方阳春,雷雅云,宋志刚.包容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科研管理,2019,40(12):312-322.

6 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7 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8 吴兢:《贞观政要》卷一《君道》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9 吴兢:《贞观政要》卷一《君道》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10 吴兢:《贞观政要》卷三《君臣借鉴》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11 刘继峰. 唐太宗行政思想探析[D].东北大学,2008.

12 刘煦:《旧唐书》卷七一《魏徵传》,北京: 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718页.

13 刘煦:《旧唐书》卷七一《魏徵传》,北京: 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719頁.

14 刘煦:《旧唐书》卷七一《魏徵传》,北京: 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720页.

15 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46页.

16 刘煦:《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徵传》,北京: 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719页.

17 吴兢:《贞观政要》卷五《诚信》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171页.

18 吴兢:《贞观政要》卷五《诚信》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页.

19 吴兢:《贞观政要》卷三《君臣借鉴》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87页.

20 吴兢:《贞观政要》卷三《君臣借鉴》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85页.

21 吴兢:《贞观政要》卷一《纳谏》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16页.

22 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41页.

23 吴兢:《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16页.

24 刘煦:《旧唐书》卷七O《王珪传》,北京: 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706页.

25 王方庆:《魏郑公谏录》卷五,北京: 中华书局,1985版,第82页.

26 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27 于法友.唐太宗何以能纳谏[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08):121-124.

28 全芬. 《贞观政要》与《康熙政要》之比较研究:以取士和吏治为例[D]. 华南师范大学.

29 吴兢:《贞观政要》卷三《任贤》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26页.

30 吴兢:《贞观政要》卷三《纳谏》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59页.

31 吴兢:《贞观政要》卷三《纳谏》篇,内蒙古自治区:远方出版社,2002年版,62页.

32 刘煦:《旧唐书》卷七一《魏徵传》,北京: 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720页.

33 刘煦:《旧唐书》卷七一《魏徵传》,北京: 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727页.

34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四O《吕垔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54页.

35 刘煦:《旧唐书》卷七一《魏徵传》,北京: 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728页.v

猜你喜欢
人才流动魏征唐太宗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中国史上最能杠的“找碴儿王”
唐太宗与魏征
魏征身后的落寞
唐太宗 善听劝谏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教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进入“体制内”的政策壁垒有哪些
李世民为何砸了魏征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