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乡村振兴政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乡村人才,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各省市乡镇都在大力开展农村农民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及综合素质培训等,培养高素质农民、开展农民教育,为实现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而在着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乡村振兴大讲堂的有效开展是切实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人才保障工程,对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大讲堂;人才振兴;农民教育;社区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興战略。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和发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在此大背景下,全国各省市都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在2021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年,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无缝衔接,并开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征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乡村振兴政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乡村人才,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各省市乡镇都在大力开展农村农民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及综合素质培训等,培养高素质农民、开展农民教育,为实现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而在着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乡村振兴大讲堂的有效开展是切实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人才保障工程,对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振兴大讲堂发展现状
乡村振兴大讲堂是以讲堂为平台,开展农民教育,进行政策和技术宣讲,助力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的一个有效途径。近几年,以大讲堂的方式进行乡村振兴政策和技术宣讲的乡村大讲堂在全国的开展和实施已有一定的基础。从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以来,多次乡村振兴大讲堂,并定期邀请领导或专家为党员干部讲政治、讲历史、讲理论、讲政策,使乡村振兴大讲堂成为干部职工素质能力提升的加油站,做好工作的推进器。
2019年6月,“乡村振兴大讲堂”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指导,重庆日报、重庆市博恩科技集团主办,以“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为主题,邀请“三农”专家、行业领军人物和知名企业家等授课,每月开展一次专场报告会。首讲嘉宾温铁军以《全球化危机与中国战略转型》为题进行讲座,详细介绍了几十年来中国发展所经历的危机以及应对战略,并多角度剖析了全球化危机和中国战略转型。表示乡村振兴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战略。乡村,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听众们还就农业绿色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产业绿色转型等话题,与温铁军展开互动交流。乡村振兴大讲堂的开设平台、授课方式、课程设置都结合国际当前形势,为农民们解读当前国家政策,普及更多更专业的农业知识,保证农民在信息上、技术上不落后。
在重庆市涪陵区,乡村振兴大讲堂主要依托涪陵广播电视大学,在区农委、乡村振兴局、区供销合作社等单位的通知要求下,已经多次承办了各种类型的农民教育培训。如“世行农民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等。并且在涪陵区大顺镇、珍溪镇、新妙镇、马武镇,以涪陵广播电视大学、社区教育学院为依托,建立了乡村振兴大讲堂。
二、乡村振兴大讲堂建设的必要性
乡村振兴是国家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大讲堂是推动涪陵区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农民,发展现代化农村的必经之路。现在农村存在农民大部分农民素质偏低,对国家政策信息的把握滞后,对理论学习刚到枯燥乏味,实际种植养殖盲目跟风等问题和现象。面对系列问题,依托涪陵电大开展好乡村振兴大讲堂必然需要一定的过程,在大讲堂开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培养总量偏小,当地本土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参培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大讲堂能够为农村的发展培养和储备优良的人才。在对农村农民骨干和技术人员的培养过程中,有效开展乡村振兴大讲堂,不断拓宽农民的知识面,进而才能积极有效的提高农民的培养效果,切实提高乡村振兴能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反过来也能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扩大就业渠道,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效增强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活力。所以,对乡村本土人才的培养,是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的重要任务。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中农民的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农业、农村问题。
三、乡村振兴大讲堂基地建设途径
(一)涪陵区乡村振兴大讲堂基地建设情况
重庆市涪陵区乡村振兴大讲堂于2018年开始,共开办了十余期。主要学习基地在涪陵区马武镇、珍溪镇、大顺乡、新妙镇。其中,马武镇和大顺镇的基地建设比较完善,均有1-2间能容纳100-200人的大教室,教学设施设备完善,供讲座型学习。
(二)涪陵区乡村振兴大讲堂课程设置情况
乡村振兴大讲堂主要根据区农委下发的通知要求,依托涪陵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中心,结合要求和培训目的开设课程。课程安排在7-15天不等。通常设置政策理论、专业理论、技能实践等课程。由课堂授课和户外学习两种模式相结合。在大顺镇、马武镇通常是大讲堂授课模式,请授课专家、教师对学员进行政策讲解、专业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新妙镇和珍溪镇的大讲堂基地主要以户外实地参观学习为主。类型有柑橘林、各类农田等学习基地。除本地户外基地以外,还会与其他区县、外省等一些在乡村振兴方面已经有一定成绩的地方联系,并去实地考察学习。如成都战旗村、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等。、
(三)涪陵区乡村振兴大讲堂师资建设情况
从2018年以来,涪陵区乡村大讲堂以涪陵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开办了十余期讲座培训。师资库现有125名专家和教师,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5名,高级农艺师、茶艺师11名等,师资力量雄厚。
四、乡村振兴大讲堂基地建设对策及意见
(一)基地建设是基础
乡村振兴大讲堂的目的旨在对国家当前政策、农业相关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宣讲,为提升农民素质,提高乡镇农民综合水平,从农村开始努力建设现代化乡镇。因此,乡村振兴大讲堂必然要开设到乡镇。
建立过程可根据乡镇(村社)的人口基数、区域位置、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情况,分层分类,科学规划基地建设规模和形态。其中,人口较少的社区建立乡村振兴小讲堂;1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单独建设乡村振兴大讲堂;并落实教学培训场地、讲堂标识、管理人员、施教设备、师资配备、教学教材、运行机制、学习活动“八有”标准,推进工作规范化。
(二)课程设置有新意
1.乡村振兴大讲堂重点培养乡土人才,首先讲政治、讲历史、讲理论、讲政策,让农村农业的建设发展基于国家最根本最前沿的理论政策,落实普及到每一位乡村管理干部人员、农村技术骨干、普通农民,才能走对路,走好路。其次是先进科学农业技术和农村生态的普及和学习,例如重点围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这一主题,探讨生态修复、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2.具体实施可以每所乡村振兴小讲堂每月要组织开展集中学习1至2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可结合当地农业实际情况,依据特色開展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指导街道建设精品型乡村振兴小讲堂,并注意引入市场化手段,做好产业结合文章,根据各街道建设情况择优打造1条串联多个讲堂的精品线路;常态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活动。要突出主题特色,围绕目标定位,依托产业特色和农民需求,分主题建设,打造特色型乡村振兴大讲堂。
3.开展“线上”+“线上”开课模式,线下教师授课,实地学习,线上视频授课,扩大知识面。做到时时、处处、人人都能学习。
(三)壮大讲堂师资队伍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乡村教育的振兴;乡村教育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优秀乡村传统文化、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基础。要办好乡村教育,师资是关键,必须把乡村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社区教育师资助力乡村振兴
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社区教育以“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宗旨和目标深入人心。社区教育助推乡村振兴是发展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农村社区教育的推进和开展和乡村振兴大讲堂密切相关。师资队伍的融合有助于农村社区教育更好的发展,也有助于乡村振兴大讲堂师资队伍的建设。
2. 着力培养本土教师
在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社区教育协调发展,师资融合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本土乡村振兴大讲堂师资队伍。以激活本土人才为根本,健全农村教师培养机制。
3.创新灵活多样引进教师方式,建立教师共建共享体制机制。
继续实施免费师范生项目、扩大艰苦边远地区招生规模。鼓励艰苦边远地区与院校合作,探索“高考定向招生、在校定向培养、回乡定向就业”方式,以加强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资源开发。推行乡村教师“县管校聘”。实施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继续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等,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支持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
五、结语
乡村振兴大讲堂的开设是培养农村管理人员、高技术高素质农民的有效途径和学习平台。其建设意义是重大的,目的是明确的,效果是显著的。当下正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年。乡村振兴大讲堂任重道远,承载着将精神传承,知识传授,人才培养的艰巨任务。如何建设好乡村振兴,实现农村面貌大转变,是乡村振兴大讲堂建设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慧斌,董江爱.文化治理:乡村振兴的内在意蕴与实践路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7(02):14-20.
[2]周锦,赵正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18(09):9-15.
[3]国家乡村振兴局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 暨 “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 第一期论坛[J].乡村企业导报,2021(04):13.
作者简介:谭渊明(1988.1)女,土家族,重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基金项目: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专项科研项目“涪陵区乡村终身学习特色(品牌)项目建设”(项目编号:ZXYB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