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诗萍
摘要:随着国家《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的颁布,社会各界对全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已引起了高度重视。而经过调研了解发现,由于城乡之间资源配备、思想观念、育人导向、教学定位等之间较大的差异,以致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依然难以化解。尤其对正处于认知发展期的小学学生而言,过重的课业负担,势必会诱发其对学习的懈怠乃至排斥,无形之中也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对此,应以城乡学生课业负担现状为参考,积极探寻其诱发原因,并寻求改进对策。通过对评价机制体制的优化,思想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的实施,城乡差距的缩减等途径,构建起更加契合小学学生身心特性、认知规律的教学指导生态,来规避由于城乡差距而诱发的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不良局面,为确保“双减”政策的落地生根、深度推行而奠基铺路。
关键词:小学生;课业负担;状况;城乡差别;研究
与城市地域相比,农村地区由于资源比较匮乏、条件相对落后、环境比较闭塞,加之教育基础建设、教学资源配备、师生思想认识等不足,以及社会、家庭等对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等的了解不够充分,以致城乡之间的学生课业负担状况也存在着很大差异。而经过调研了解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不论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均感觉自身学业压力很大、课业负担很重。尤其是门类繁杂的教辅资料,重复机械的课外训练,大量识记的学业任务,使很多学生每天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课外时间去完成学业任务。受此影响,多数学生的课外休息、睡眠、娱乐等均难以有效保证,有些学生甚至早早丧失了享有这些本该属于童年的快乐与幸福的权利。若任由这一不良情况恣意蔓延,势必对祖国的下一代健康、全面发展产生很大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的城乡差别开展了深入分析与研究,针对其诱因与现状,提出了一些更为贴近地域实际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更好化减小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而提供铺垫。使新时代的每一个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都能在更为科学、高效、精细的认知旅途中更好提升自我,更好发展自我。
一、城乡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与差别分析
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发现,不论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普遍存在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其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与素养塑造,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一是过多的教辅资料负担,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压力,而且诱发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二是过重的重复作业负担,挤占了学生大量的课外自由活动、放松时间。尤其是语文、英语等学科,重复性作业、机械式记忆作业量很大。而数学等学科中,学生每天也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开展训练,使学生每天都处于身心俱疲境地。三是过杂的课外学习负荷,影响了学生的自我实现。尤其在一些城市地域,学生除了需要应对繁重的课外学习任务外,还需参加各种培训班、兴趣班、特长班,其课业负担的繁重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二、诱发城乡小学生课业负担及差别的原因分析
城市与农村之间资源配备、环境条件、思想观念、育人导向等的差异,使得城乡学生的课业负担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别。而其诱发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一是育人导向的差异。新课标颁布后,城乡各学科教材的主要内容以及评价机制,依然没有出现较大改变,导致教师、家长在思想认识上仍旧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状况。二是地域实情的不同。城乡之间教育投入、基础建设的差异,加之城市就业竞争更加激烈,无形之中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在呈现形式上也出现了很大不同。而且,总体来看,城市学生的课业负担更重,学业压力更大。三是思想观念的差距。受到残酷社会现实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期望值更高,城市家长尤其突出,以致源自家长层面的无形压力,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小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改变城乡小学生课业负担状况与差别的对策与建议
结合相关数据与诱因的分析,以及城乡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社会各界都应积极行动起来,探寻对策与途径,着力于对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化解与缓减,来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1.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确保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必然保证。因此,结合地域实情,国家、社会应在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上寻求变革与突破。通过对各地教育投入、资源配备、基础建设等进一步调研与了解,统筹规划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对一些农村教育薄弱校的建设与投资。为农村小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来改变由于客观因素而造成的教育不均衡、不公平状况。此外,在师资配备、课改实施、育人定位等方面,也应给予农村小学及学生更多关注,以确保学生可以在更为轻松、愉悦、和谐的认知领域提升发展自我。
2.转变思想观念,重构正确育人定位
城乡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出现,重点源自家长思想观念滞后。因此,应通过对新课改思想、新课程理念、“双减”政策的宣传与推广,帮助家长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习观。让家长站在多元视觉来看待孩子的学业发展,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置于其学业发展的全过程。以确保学生各类学习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服务其强健体魄、高尚品德、健康心理等发展。在家庭、学校营造出一个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认知生态,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休闲、娱乐等之间的关系,让其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3.建立多元评价,提升教育改革效能
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体制的不够科学、多元、合理,必然也会诱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因此,学校在教学评价上,应彻底改变“唯成绩论英雄”的不当导向。彻底摆脱单纯依靠升学率来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现状的评价误区,将与学生全面发展有关的各类因素纳入教学评价范畴,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差异得以弥补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因材施教的认知导向引领下,更好提升发展自我。此外,教师更应在教学中多渠道、多层面、多领域拓宽学生的认知视域,来进一步提升教育改革效能。
四、结论
总之,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以致城乡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异。而且,这一不利局面与现状,急需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方可逐步化解。同时,由于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备的不均衡,必然使得很多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的普及率、利用率难以达到预期成效,其无形之中进一步拉开了城乡之间教育的差距,也使得很多农村学生不得不在课外付出更大的努力,来竭力弥补这一缺憾。可以说,“减负”工作的开展,依然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工程。而且,其开展、实施、践行,必须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方可逐步取得理想效果与预期成效。因此,针对城乡之间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与差距,应从不同层面、视觉、站位出发,来客观看待这一问题,并积极探寻改进措施与变革途径。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逐步构建起更为系统、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为城乡学生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来确保教育均衡发展,来缓减学生课业负担,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新时代的“减负”工作,向着无限贴近学生身心实际与认知规律,更好服务学生全面与自我实现的纵深领域而迈进。
参考文献:
[1]薛辉.小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的城乡差别研究[J].考试周刊,2011(41):225-226.
[2]李金钊.我国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与公告制度研究进展[J].上海教育科研,2020(10):5-9.
[3]杨德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源头及破解对策——从中学校长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谈起[J].中国教育学刊,2019(08):1-5+90.
[4]方丹,曹榕,程姝,張生,齐媛.小学生客观课业负担对主观课业负担的影响:学习态度的调节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8(02):77-82.
[5]郝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状况与分析[J].基础教育课程,2014(11):10-18+23.
[6]杨欣,宋乃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内涵的多视角分析——基于九省市学生、家长与教师的调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02):52-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