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在壁画设计制作中的应用

2021-01-10 17:26王国瑜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壁画发展

王国瑜

摘要: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壁画艺术呈现出科技性、创新性优势。受到新时代影响,联合壁画作品讨论壁画艺术在材料、文化上的新发展。本文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分析壁画艺术相关问题,讨论新媒体技术参与实践,仅供参考。

关键词:壁画;新媒体技术;发展

随着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与生活都离不开技术支持,对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大。壁画是一种公共艺术,与建筑环境相互融合。结合新媒体技术,能够赋予壁画新活力,展示出壁画艺术特征。

1、壁画艺术在新媒体技术参与下的发展方向

1.1时代影响

壁画动态化生态空间,图像语言丰富,且艺术视角持续变化。新媒体技术成果应用到公共艺术中,可以反映出文化多元化特征,同时掌握人们对文化传播的重视度。时代快速发展,转变了文化理念与价值方向,注重人文精神的公共空间,不断加强综合效应。在艺术规律创新、新媒体技术支持下,出现动态多维度壁画艺术。

1.2材料技法创新

壁画创作材料具备多样化特点,除过现有工艺技术外,新媒体技术也介入到壁画艺术中。新媒介支持下,为壁画创作提供丰富图像与材料,创作材料创新更新,融合绘画、雕塑、数字影像、光效果处理方式,加强壁画艺术表现力。合理选择壁画材料,能够营造艺术空间,扩展壁画艺术生态空间,壁画使用不同材料,会产生不同效果。肌理能够表现物象,渲染气氛,加强湖面感染力。不同肌理产生不同空间效果。随着人们审美观念、思维方式、审美习惯改变,材料审美特性也在不断变化,呈现出壁画材料肌理、视觉冲击力,加强审美特性。

1.3观念更新

壁画艺术表达观念,具备象征、主观主义,材料更新与技术提升,逐渐开放壁画艺术感念,吸收不同文化与交流形式,整合为壁画艺术。时代变化发展,现代人精神压力增加,正统艺术作品会产生窒息感。在地铁等公共空间设计中,更加倾向于抽象主义作品。创作者想象力、热情激发潜力大,观念综合性开放,扩展了壁画艺术生态空间。

1.4文化变化

大众文化下,壁画属于公共艺术、环境艺术重要组成,认识与教育功能淡化,逐渐加强审美与装饰功能,改变了审美与装饰。人与空间关系进入新阶段,审美意义在于利用空间布局与技术参与,构成具备生命力的主体空间,重新认识内外空间、现代文化,创造独特审美精神享受。

2、壁画艺术在新媒体技术参与下的创作实践

新媒体技术参与,壁画艺术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上,都可以为公众带来艺术享受,加强壁画艺术可参与性。作品在实体空间上,通过不同形式、質感、肌理,呈现出自身运动,添加新的视觉符号与交流方式,创造精神空间,实现实体与精神相互发展。内部张力与凝聚力产生强大磁场,能够激发公众参与热情,缩短欣赏者与作品距离,提供多种互动性。新媒体技术参与,可以展示出壁画艺术的公共艺术内涵,探索成果为影像装置艺术,扩展壁画多元化形式。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动态多媒体介入大型壁画的奠定代表。奥运会开幕式使用数字影像制作,完成技术与艺术双重挑战。基于技术层分析,鸟巢不同角度都存在摄像机,确保影像与演出的各方面发展。使用LED装置,摄像机拍摄25帧/s画面,以30帧/s速率放映,影像色彩、元素、亮度、运动速度,均呈现出高艺术表现。开幕式开始以后,布满二极管的巨型画幅,将画卷徐徐展开。数据特技将二维影像、三维影像融合在一起,与巨型画幅相互交映。第一场结束时,出现宋代古画《江山万里图》,画面前景与后景采用透视处理方式,呈现出纵深视觉感受。画面山树、云天,使用层次化表现方式,平面画卷呈现出立体效果,加强观众的情感体验,数字影像实现技术飞跃。从审美角度看,数字影像对受众审美的影响大,观众不满足于可视化作品感受,而是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感、互动需求,希望在欣赏活动中找寻共享空间。主体意识产生,展示出观众对文化定位的追求,将其作为作品整体组成,不断丰富和更新作品。开幕式上,代表中国传统物质文化、金沙文化太阳鸟符号,都呈现在观众眼前,比如司母戊鼎、莲鹤方壶、四羊方尊等,观众在可视化影像中,不断找寻潜在群体心理认同,当找到认同心理时,出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画面互动情愫也渗透到画卷中。使用中国传统写意手法,展示出中国特色意境美。在巨型LED电子显示屏上,传统文化与浓厚笔墨的融合,让鸟巢成为文化历史时空隧道,观众成为文化体验者。主体定位加强观众心理互动欲望,随着画卷的变化,不断触动观众的艺术感染力,时空定势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融合。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延伸审美心理,产生高度认同感与互动性。基于效果分析可知,在北京奥运会上,数字影像、舞美装置、灯光、音乐、观众互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传达不同信息,融合为整体。LED大型电子显示屏,被称为开幕式中心,承载视觉信息传达任务,将所有从视觉、听觉感知的元素,比如音乐、舞蹈、表演等,都融合到广场空间内,观众也融入到整体演出中。画卷属于现代数字影像、传统舞美装置结合的影像装置手段,开幕式为动态多媒体影像装置作品。影像并非单一概念,其存在方式是演员与观众在广场空间内的互动,影像、演员、装置、观众融为一体,各个环节都属于影像装置作品的重要组成。开幕式展示的震撼效果,与各类元素的使用离不开。比如在“自然”场景中,表演舞台中的纱幕与太极高手表演融为一体,基于整体角度看,太极高手与纱幕影像,在动作节奏与所指意义上高度一致,观众心理产生互动体验。在光影像与物美道具表达中,各元素产生互动与补充效应。现代数字技术创造动态多媒体影像,展示出作品的全新效果。综合应用科学技术,将其投入到艺术领域,全面升级影像装置作品。在动态中挖掘影像与表演、观众与装置的整体性表达,呈现出富有意义和内涵的新生态空间。现代新形势动态壁画,是在新媒体技术参与下完成,能够为壁画艺术发展提供创意与创作可行性。

当前,壁画艺术在新媒体技术参与下,获得重大发展变化,打破传统壁画定义,延伸壁画内涵与意义,在影像装置艺术中寻求新的生态空间。以视音频作为重要感知元素,注重观赏者参与新型壁画艺术形式,注重创造数码新媒体技术。咿呀渗透、观众参与交流的作品。影像装置艺术作品,属于壁画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具备艺术震慑力与感染力,综合应用不同影像视觉形式、三维造型元素、声响实验,在时间与空间中相互渗透,同时在观众与作品互动交流中创新。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艺术魅力可以阐述社会现实、生活体验,应用优势显著。壁画艺术在新媒体技术参与下,通过影像装置艺术作为重要表达形式,延续公共性艺术特征,实现艺术元素的创新化发展,加强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向人们传达壁画艺术在时代发展中的新角色。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壁画将成为壁画艺术的全新表达方式。多媒体技术特点在于生动性、互动性、表现力强。在壁画艺术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处理传统壁画存在的问题,使观众能够零距离接触固化艺术,在了解和欣赏壁画艺术的同时,能够深入掌握古代文化与艺术内涵。

参考文献

[1]谢欣. 基于Cave系统体感游戏设计的敦煌壁画艺术传播研究——以壁画故事《张骞出使西域》为例[J]. 文化遗产,2017,23(04):149-156.

[2]赵海荣,周世菊. 基于数字技术的北魏平城时代墓葬出行壁画活化策略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0,6(07):53-56.

[3]高海军,吕江. 地铁空间内部“表皮设计”——电子屏及全息影像在地铁壁画中的运用探索[J]. 设计,2020,33(02):121-123.

[4]陈舒舒. 中国传统壁画的当代价值——论壁画专业的学科融合与创新[J]. 艺术教育,2019,15(06):237-238.

[5]陈晓琳. 博物馆壁画预防性保护及智能化展示技术应用研究——以河南博物院藏《四神云气图》壁画为例[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8,22(01):56-62.

课题名称:新媒体技术在壁画设计制作中的应用 校级青年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QNSKZ201802

猜你喜欢
新媒体技术壁画发展
三观壁画
“反美”壁画
区域发展篇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飞蛾”修复壁画忙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天涯海角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