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视域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研究

2021-01-10 13:26郭怡帆任巧华卢秋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培育机制建设路径创新人才

郭怡帆 任巧华 卢秋野

摘要: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对增强我国人才效能、推动我国人才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存在创新人才培育的观念误区,创新人才培育的制度疏漏以及创新人才培育方法的失当等,都将制约创新人才的培育与发展。据此,改进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视域下,改变传统理念,树立科学的创新人才观;改革评价制度,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改进培养方法,构建新型的培养模式,完善并强化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建设路径

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面向未来,提升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1],表明新时代我国牢抓人才“牛鼻子”,涵养创新型人才“蓄水池”的坚定信念。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培养和汇聚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由此,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指导,健全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对于各高校建立并完善符合我国国情且各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不容小觑的理论意义。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的科技创新思想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结合科学技术形成实践阐释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现实价值,对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及社会功能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在他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P.375)。马克思将科技喻为“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称其为“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2](P.375),阐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同时,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来看待人与科技的关系,强调“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3](P.194),表明了科技是以人的意识及需要为出发点的“人的感性”,其本质是“人的学科”,论证了科技是人实现自由解放的现实力量,进而得出科技创新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4](P.127),展现了科技创新对人本质力量的肯定价值。马克思的科技创新思想凭借其科学的理论内核及方法论价值在当代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彰显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对当代科技创新理念的发展及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具有不容小觑的指导意义。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创新思想

我国以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为理论基石,以中国基本国情为实践根基,在探索与发展中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创新思想。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发展动力、及发展机制等核心问题展开系统规划,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创新思想,进而初步形成了汇聚全党智慧的内涵丰富深刻、结构系统全面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理论体系,为我国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提供了战略性指导。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核心要义的全面概括和总结,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助推器和重要遵循。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现存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创新人才战略的持续实施,各高校积极践行国家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号召,主动探究并逐步健全其内部创新人才培育机制,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棘手难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育的观念误区

观念是行动及创新的先导。高校的人才培育观念是其创新人才培育机制落地、实施的科学指南与动力之源,在创新人才培育过程中起着系统的导向作用。但现阶段,仍有部分高校受传统教育价值观念的禁锢,缺乏对创新人才培育的正确认识,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创新人才培养层级的认识误区。部分高校因其学科综合实力较为薄弱、国家综合排名较为靠后,消极地将“学科水平”等同为“创新能力”,过分强调“出身”与“学历”,片面判定培养创新人才是重点院校的培育目标,忽视了创新人才的层次性,缺乏对本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信心与动力,进而忽视了对本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挖掘。第二,对创新人才范围界定的认识误区。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秉持着“自然科学才能铸造创新人才”的错误观念,认为人文社会科学不具备培养创新人才的学科基础条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学科倾斜,过分重视自然学科的教学而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培育,进而导致了创新人才的培育过程中出现技术化与片面化倾向,忽视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因此,纠正高校对创新人才培育的观念误区,充分发挥不同层级高校、不同学科领域对创新人才培育的积极作用,是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培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育的制度疏漏

制度是行为的准则与保证。高校的人才培育制度是其激发学生创新动力、发散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屏障,在创新人才培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保障作用。就目前而言,我国部分高校的创新人才培育制度尚且存在一些弊端,桎梏了创新人才的培育与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不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制约着教师主导力的发挥。部分高校在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时,片面强调科研成果,而忽视了对教师教学成果的多维立体分析。教师教学成果考核侧重于量化指标的完成情况,迫使教师将教学重心发生偏移,关注中心从学生发展转移至个人评优评先,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压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阻碍了教师在学生创新能力培育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第二,不合理的学生评价机制制约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中,以分数为单一评价指标,侧重于考核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试能力,以学业成绩为衡量學生的唯一尺度,缺乏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创造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及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标准化的学生考评制度以统一标准打造了学生的发展范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兴趣与创新动力。因此,探索并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育的方法失当

方法是高校教学育人的关键。高校人才培育的方法选择对学生内在潜力挖掘、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锻炼具有直接影响,正确的人才培育方法在创新人才培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部分高校仍依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思辨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而阻滞了创新人才的培育进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缺乏对思辨能力的激发与提升。部分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仍侧重于传授教学大纲所涵盖的基础知识,以掌握知识的数量、种类及程度来判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忽视对学生创新素质及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在此情况下,学生以记诵、复述、仿效为主要学习方法,以获取“标准答案”为主要学习目的,由此形成了“不想、不问、不究”的被动学习模式,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进而从根本上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与思维深度。第二,缺乏对实践能力的锤炼与培养。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坚持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模式,缺乏师生交互学习环节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学生更多的通过教师示范与讲解感知具体的实践操作,以“听实验、看实验”取代“做实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与培养,进而束缚了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高校需要采取正确有效的培育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达到培育创新人才的理想效果。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的建设路径

针对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育的现状,如何培育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始终是高校坚持探索的重要课题。高校的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应在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下述建设路径:

(一)改变传统理念,树立科学的创新人才观

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正确、先进的创新性教育理念是高校完善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科技创新的主体时,并未拘泥于身份、年龄及从业领域,而是将创新主体的范围设定为包括各个阶级在内的科技创新活动的所有参与者,“过去的资产阶级革命向大学要求的仅仅是律师,作为培养他们政治活动家的最好原料;而工人阶级的解放,除此之外,还需要医生、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及其他专门人材。”[5](P.487)因此,高校应全面认识创新人才的内涵,牢固树立“处处是创造之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人才培养观念[6]。各级各类高校应克服消极惯性思维,杜绝学历歧视,坚定人才培养的信心、耐心与决心,充分尊重创新人才的层次性与主体差异性,根据其个性与特质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潜能,使得所有主体都有施展才华、发挥优势的机会与空间。同时,各高校应杜绝学科歧视,克服传统教育价值观念的束缚,平衡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纠正创新人才培养的技术化与片面化倾向,重视人才的多维立体培养,充分发挥各学科领域对人才的塑造功能,实现各层级高校、各学科领域创新人才的均衡发展。

(二)改革评价制度,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更新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系统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是高校完善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的关键环节。创新人才的培育不仅是教师的职责,更要有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良好制度环境的保障,进而形成创新人才培育的合力。马克思在论述科技创新的途径时,不仅强调了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而且着重指出群体合作在创新中的价值,表示“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7](P.362),阐释了科技创新中通力协作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应创设科学、系统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师生良性合作、协同发展的重要功能。各高校应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在创新人才培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培育教师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校对教师教学效度的考核应侧重于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改变“成果量化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现状,重视“潜在效果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充分调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全面发挥其在创新人才培育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各高校应改革学生评价机制,充分展现学生在创新人才培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高校对学生的学习考核不应拘泥于分数和成绩等单一僵化指标,而应侧重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励与开发。教师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创造欲,进而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素养。由此,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在创新人才培育过程中的合力。

(三)改进培养方法,构建新型的培养模式

更新培养方法,采取合适、有效的创新人才培育方法是高校完善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的必要條件。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推进学生持续全面的系统化发展,是高校培育创新人才的最终目的。马克思在论述科技创新的方法时,强调了实践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8](P.5),表明实践性是科技创新的基本特征。因此,高校应改革教学方法手段,促进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的全方位协调发展。高校应加大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力度,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与创新意志。教师应转变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通过增设课堂互动环节、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及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与探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应增设课堂的自主操作及实践环节,将“教师操作”转变为“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留足学生独立操作的创造空间,锻炼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及实践能力。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在操作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与实践能力。

总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关键一环,肩负着培育创新人才的重任。完善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机制,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创新思想,走出创新人才培育的观念误区、克服培育创新人才的制度疏漏,改进培养创新人才的方式方法,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育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新征程。

参考文献

[1]评论员.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讲话[N]. 人民日报,2021-09-29(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75;37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19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87.

[6]张驰,宋来.论时代新人的道德素养及其培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03):150-155.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62.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

作者简介:

郭怡帆 (1996-),女,河南济源人,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在读;

任巧华(1982-),男,辽宁瓦房店人,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卢秋野(1995.10-),男,汉族,吉林省双辽市,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新形势下辽宁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研究”(lnqn202025)

猜你喜欢
培育机制建设路径创新人才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英模文化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