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乃娣
摘要: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追寻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深入研读、挖掘教材,发现教学内容的数学内涵,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让数学课堂教学走向真正的有效。
关键词:教学内容内涵目标数学理解有效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由外在的形式化逐渐回归到追寻内在的有效性。而数学教材作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石,需要数学教师深入研读、挖掘,从而发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数学内涵,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多元联系,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让数学课堂教学走向真正的有效。那么,究竟如何挖掘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的有效落到实处呢?笔者结合苏教版“8、7加几”一课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
一、深入解读文本,发现教学内容内涵
新课改形势下,新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从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上,都有了质的飞跃。文本上没有细致的方法讲解和法则的呈现等,教师教学用书上也只给教师一些指导性的教学建议。这样的安排给教师留有更加广阔的空间,需要教师沉下心来,认真研读教材,深入解读文本,甚至突破“文本”,发现教材内涵,真正读懂教材,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教材的情境图(如下图):
情境图中呈现的是两个盒子分别装着8把小号和7把小号。根据图中信息,学生容易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把?”不難发现,教材呈现的情境图和问题,无非是要引出“8+7”的算式,进而激发学生探究8+7的算理和算法。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笔者有以下两个思考。思考之一:教材为何不直接呈现8把小号和7把小号,而是采用两个盒子分别装着小号,且盒子里还有一些空格?课始,教师首先出示情境图。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左边盒子有8把小号,右边盒子有7把小号。接着追问:你们还有哪些不同的发现?学生注意到左边盒子和右边盒子都有10格,且左边盒子空了2格,右边盒子空了3格。这样安排,隐含了8少2、7缺3均可凑成10,为接下来的8、7加几运用“凑十法”计算做好充分的直观铺垫。认真研读教材,引导学生发现教材背后隐含的信息,充分挖掘有效的教学内容,为接下来顺利探究“8+7”的算法铺路。思考之二:教材为何选择解决8+7而没有选择解决8加其他数的计算问题?细细品味,不难发现8和7比较接近。学生在探究8+7的算法时,不仅可以将8凑成10,还可以将7凑成10,同时将8加几和7加几的计算方法都隐含在这一过程之中。这样安排不仅体现算法多样化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多样化,还为学生后续研究6、5、4、3、2加几奠定基础,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理清知识体系,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布鲁姆说:“有效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日常观课中,往往看到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却因为执教者的不同而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效果也迥然不同的情况。观察我们周围的部分授课教师,日常教学视课程标准为“圣经”,唯恐一不小心将教学目标错误定位。甚至有部分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流于形式,从教参上或备课资料上直接将教学目标“复制”下来,让教学目标成为放在教案里的“陈设”,这样的目标形同虚设。只有基于对教材知识体系的深刻把握,以及对学情的深入分析,才能制定出明确具体、契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进而细化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这样设计教学目标不但利于教师设计教学活动,而且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指明了方向,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精准,更高效。
如“8、7加几”一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探究6、5、4、3、2加几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节计算课的教学目标不宜太多,尽量少而小,便于课堂上脚踏实地地落实,同时还要避免由于目标过大、模糊不清而带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结合具体的情境,自主探究8、7加几的算法;在动手操作、内化比较中,理解8、7加几的算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三、借助问题引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低年级的课堂,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思维的角度单一,思考的范围往往较狭隘。这就需要教师借助问题引路,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也许花的时间要长一些,也许探究的过程会曲折一些,但学生的体验是深刻的,思考是深入的,课堂是灵动的。
计算课的教学,尤其是低年级,往往有教师认为只要将计算方法说清楚,学生会算,会解决问题,就大功告成。这样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缺少丰富的数学内涵和思维品质。本节课中,当学生自主探究出8+7的得数时,教师提问:计算8+7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出刚才的计算过程吗?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思考过程,获得了充分的直观体验,再上升到算式表征就水到渠成了。此时,教师追问:为什么先要把7分成2和5?学生思考后发现将7分成2和5,8和2正好凑成10;如果将7分成1和6或者3和4,就不能凑成10。为什么要凑成10?学生思考后交流,有的学生认为这样好算。还有的同学补充,凑成10,10加几就等于十几,这样计算起来更加快捷、方便。连续的几个追问,引领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理解更加透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彰显数学理性思维的魅力。
四、抓住知识本质,促进学生深度理解
“理清则法明。”计算课教学,算理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通过动手操作,在内化比较中,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探究8+7的算法时,学生先动手摆小棒,再在多媒体上动态演示算法过程,初步感知“凑十法”,让算法更加清晰、直观。学生有了充分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再用语言去描述算法过程,同时辅之以教师几个关键性的追问:“2从哪儿来的?”“7为什么分成2和5?”“为什么要凑十?”“怎样凑十?”有效沟通算法与算理的联系,让算理逐渐明朗,算法逐渐清晰,再用算式表征刚才的计算过程。整个教学流程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当学生概括出算法之后,探究并没有停止。再引导学生通过多次比较,深度理解算理。第一次比较:探究8+7=?学生动手摆小棒或在画图中思考:“比一比这些方法,你觉得有什么相同?”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它们表面上看起来不一样,实际上计算时都是先将7分成2和5,再将8和2凑成10;或先将8分成3和5,再将7和3凑成10。第二次比较:当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出8+7=15之后,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比较这些算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学生思考后发现,这两种算法不同,虽然一个是拆分8,一个是拆分7,但都凑成10。教师顺势再次追问:“为什么要凑十?”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凑十”的优势。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归纳提升的活动,将学生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凑十”上,并通过多次比较,从而突显“凑十”的共性,强化“十进”的特点,突出“凑十法”的本质内涵,有效实现对算理的深度理解。
数学课堂不仅仅要让学生获得封闭性的结论性知识,更需要开启学生的疑问之门、思维之门、探究之门。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有效教学内容、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借助问题引领思考,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让学生在多重内化中思考、感悟、提升,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让数学课更加的丰满与厚重,让数学课堂教学走向真正的有效!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