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玲 姚春姬
摘 要:在新冠疫情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产业型人才是人才驱动、经济转型的需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发展现状。其次从学校管理体制机制、产教融合、政府政策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选择。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
本文索引:何艳玲,姚春姬 .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21(24):-175.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12(b)--03
2017年国务院发布《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化“引企入校”改革和推进产教协同育人。2020年7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制定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指导意见,各地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陆续进行校企合作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到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大多数情况下合作形式大于内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成效仍然存在很多闭环,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未能有效衔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一项重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不断总结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和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路径,对于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产业型人才,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发展现状
1.1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管理体制机制
根据国家近几年的政策指导,各地高校不断探索产教融合的模式并积极践行,校企协同育人合作共建方面初见成效。各地高校为了推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加强组织建设:一是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或者专门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学校与政府、企业对接,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协同培养人才。二是成立校企合作投资共建的协同创新平台,比如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大学生创业园、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基地等。三是成立以学校为主导,企业参与投资共建的专业学院、行业学院和产业学院。从管理体制机制方面来看,大多是以学校为主导,学校投建为主,企业配合为辅。
1.2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订单式”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是基于学校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需要和企业的用工需求,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企业提供实训导师、实践场所,由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学生顶岗实习结束之后,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和学生技能掌握程度可以留在企业工作。二是学校主导、企业配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制定,学校根据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方面的需求,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导师作为兼职教师,提供报酬,或者学校通过指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或者学校根据课程实践部分的需要,定期指派学生到企业见习或者顶岗实习,接触企业一线,增强和提高专业技能。三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的模式。企业以技术、资金和设备入股的方式参与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学校负责理论部分的教学,企业导师进行实践部分的教学。
2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管理体制机制陈旧
一是学校无法提供吸引企业的合作环境,企业参与度不高。学校和企业成为校企合作的主导力量,政府起到推动和搭台的作用。但是,由于学校受到传统管理体制机制的束缚,不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和优惠条件,企业对合作环境和条件不甚满意,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的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投资没有达到预期回报,企业失去合作的积极性,参与度不高。
二是缺乏具体的组织建设和制度保障。由于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同,实际情况不同,政府的政策或者指南只能作为大方向的指引,无法针对不同的院校类型给出相应的建议,具体实施环节还要依靠学校和企业主导。校企合作不能单靠双方的资源整合和合作,还需要理顺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各方主体的职责,发挥各自的作用力。由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不够细化,学校组织建设方向不明朗,只能简单对接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缺乏与企业深度合作的组织架构,组织建设不力,不能为企业提供制度保障,双方的合作难以有效开展。
2.2 产教融合深度不够
一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度不够。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产业需求和地方经济需求不能有机衔接,教学方式和手段信息化程度低,不能适应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的需求。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对接产业链缺乏精准有效的规划。
二是校企合作共建精品课程缺乏。目前,协同育人主要是学校主导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计,企业只是提供相应的实训基地或者企业导师参与授课,很少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的设计,或者参与度不够,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不同学科类型的不同专业课程结构、教材体系与企业需求、产业需求脱节。
三是学校引企入校缺乏吸引力。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主要是在企业的生产场所,而企业入驻学校,学校方面财政支持、政策支持等方面优惠力度不够,企业成本增加导致参与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
四是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的研发主体,选择的研究课题与市场实际生产需求脱节。科研成果的转化意识不强,由于科研工作量考核和职称评定,更重视学术论文发表而轻视地方政府的研究课题,因而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不足,仅停留在实验室层面,不能真正用于生产实际,科技成果找不到具有相应需求的企业。
2.3 政府激励政策和法律制度保障力度不够
一是学校管理体制机制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和制度指引,缺少资金支持。在学生学习实践方面,学习和实践的时间無法合理安排;校企合作形式如何开展,学徒制如何培养方向不明;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科技成果转化成本高,企业入驻学校的参与度不高。
二是在校企合作中对学生的法律保障存在空缺。在校企合作中,学生是培养对象,也是法律保护的重要主体,在校企合作协议中,不仅有学校和企业层面的协议,还涉及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培养协议,涉及企业和学生双方协议。目前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学生在校企合作期间的法律关系按照劳务关系认定,对学生权益保护不足,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3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创新路径选择
3.1 创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管理体制机制
为了培养具备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产业型人才,适应企业和产业需求,应当创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产业型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参与主体为:政府、学校、企业、行业;校企合作平台为学校和企业共建的现代产业学院。各方职能为:政府负责统筹协调,积极引导企业、行业和各社会机构参与校企合作共建,负责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指导政策和法律制度;行业协会根据产业需求制定产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负责授予产业技能资格证书;学校和企业双主体作为主导联合培养,共同开发校企共建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考核标准。为了突破传统的合作模式,必须加强组织建设,打破传统管理体制机制,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产教融合和产业学院建设指导意见,学校和企业可以尝试探索理事会、管委会等治理模式进行合作共建,双方可以根据各自需求,达成权力分配、权益分享、风险分担等责任明晰的协议,共同培养产业型人才,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图1是本文提出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产业型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示意图。
图1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产业型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机制示意图
3.2 创新产教融合新路径
一是强化教学过程和产业链全过程精准对接。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应当对标产业需求,共同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方法、师资队伍配备,共同打造校企合作共建精品课程,建设一批以培养具备较高职业综合能力的产业人才为目标的精品课程,使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精准对接,培养不仅能适应本专业岗位需求,还能胜任整个产业链相关工作岗位的、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产业型人才。
二是加强产业型人才课程开发共建。2010年,国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以适应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和专业设置。针对教学内容与产业链脱节的现象,学校和企业要加强对市场需求、产业需求进行调研,对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不同学科类型的不同专业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研判,探索校企合作OBE课程开发,制定产业型人才培养方案,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共同建设校企共建课程。
三是学校增强引企入校的吸引力。针对学校方面管理不完善,财政、制度保障缺乏的情况,学校应当从顶层设计引企入校、校企合作共建的制度,重视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通过制度规范和引导学校各部门的协调合作,规范各二级部门引企入校的程序,保障引企入校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优化学校引企入校的人才、技术、资金、制度保障环境,增强学校引企入校投资的吸引力。学校可以进一步加大各二级部门进行引企入校,与企业合作的力度,督促各二级部门根据自身专业情况,积极联系和对接相应的企业,可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发动全员参与校企合作。完善和落实各种配套措施是增强引企入校吸引力的关键。只有互利共赢,使企业减少成本,获得利益,得到保障,才能留住企业,才能吸引更加优质的企业合作共建,协同育人。
四是提高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率。高等院校不乏科技型人才,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唯论文的职称评定制度,教师队伍普遍重职称、重考核轻成果转化。因此,政府层面应继续加大力度对高校职称评定制度进行创新,有效引导教师队伍重视成果转化,并且在成果转化之后对当地政府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项目,政府方面应提供相应的政策激励和资金支持,优惠力度向利于当地发展的成果倾斜。对于服务地方经济并取得一定成效的科研工作人员,学校和政府层面应当制定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并完善人才卡制度,重视留住并给予科技型人才更多的福利待遇。
3.3 创新政府激励政策和制度保障
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在校企合作方面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政策。比如,英国颁布了《就业与训练法》,明确了企业与教育机构的合作关系,并规定凡是用于教学科研的资金不用纳税,为教学科研提供免税优惠政策。要想校企合作能够取得成功,不仅各方主体需要积极参与,还需要政府从政策和法律方面进行制度保障,做到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激励政策方面,应当对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学院建设给予资金倾斜,对于积极参加校企合作共建的企业给予稅收优惠等配套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形成全社会、全员参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局面。在立法方面,继续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促进办法,明确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与企业的法律关系,保障学生的权益。根据校企合作进展情况,充分调研并就校企合作方面探索创立《校企合作促进法》《校企合作实施条例》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
4 结语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成效事关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事关人才强国战略,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和社会机构应各司其职,积极研判国内外经济局势,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产业型人才为目标,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组织和制度保障,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总结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应用型大学应当抓住机遇,加快现代产业学院的申报和建设,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产业型人才,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优化人才供给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张钧煜,丁晨.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化策略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0):265-266.
[2]戴筱杰.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41-42.
[3]周建美.“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8):116-118.
[4]杨悦梅,黄煜栋.基于校企协同的物联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物联网技术,2021,11(11):128-130.
[5]舒光偉.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职业教育研究,2021(2):85-91.
[6]郄芳.从政策引导到法律保障: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的政策法律化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2):17-20.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21JGB342);2021年度百色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21JG61)。
作者简介:何艳玲(1980-),女,壮族,广西田林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管理创新方面的研究;
姚春姬(1973-),女,汉族,黑龙江伊春人,教授,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Path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Baise University
HE Yanling YAO Chunji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pandemic an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ouble cycl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cooperate to educate people and cultivate industrial talents, which is the need of talent driving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is article first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 Secondly, it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aspects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government policy and system guarantee, etc.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ve paths for China’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to collaborate and educate people.
Key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