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简述两位老师执教的《图形中的规律》课堂教学片段,结合调查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实现数学课堂“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策略,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外化实践、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两个方面,提升数学教学成效。
【关键词】过程 方法 体验 思考 《图形中的规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3-0110-02
过程与方法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对过程与方法进行了预设,但在教学实践中很难有效落实,这就导致了就题论题的现象,使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笔者对同一内容不同教法的过程比较和课后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时对“过程与方法”目标重视与否,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而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策略之一是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并且从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外化实践、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加强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内化三个方面去努力。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理解感悟的机会,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呢?笔者听了两位教师执教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中的规律》一节课后,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思考。
一、案例描述
(一)甲老师的教学片段
师:在独立摆1个三角形时,其三角形的个数×3=小棒根数。我们还可以这样摆:像这样,摆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生1:3根。
师:摆2个三角形呢?(出示作业纸)
生2:5根。
师:下面请大家小组合作,边摆边填好你们手中的作业纸。学生合作完成,如下表。
师: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陷入思考中)
生3:每多摆1个三角形就需要多2根小棒。
师: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生4:我发现小棒的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2倍加1。
师:这位同学找到了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之间的关系,你能不能结合图形再找一找规律?
……
师:那么,摆放100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呢?
生5:201根。
(二)乙老師的教学片段
师:独立摆放三角形时,三角形个数×3=小棒根数,现在我们知道还可以这样摆:<P:\广西教育\2021-9A\图片\广教第9期30.tif>。猜一猜,摆放100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生1:300根。
生2:不对,肯定比300根要少,我猜大概是270根。
生3:我猜是200根。
……
师:那我们动手试试看吧。
(学生操作,摆放了十几个三角形之后发现桌面摆不下了,有的学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干脆把旁边的桌子拉过来并在一起继续摆,可是没摆多久又满了)
生4:老师,我摆不下去了。
师:这可怎么办?怎样才能知道摆放100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呢?
生5:一定是有规律的,我们去找规律!
生6:对!先摆3个、4个、5个,看看各需要几根小棒,就能发现规律了。
师:你们说这里有什么规律?怎样去发现或验证规律呢?
生7:可以多摆几次。
师:万一在摆的时候忘记前面的根数了呢?
生8:那很简单,我只要把每次摆放的情况都记录下来就不会忘记了。
师:你是说用列举的方法把结果记录下来,再来找规律是吧?真好,我们在发现或验证规律时,通常会用到这样的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小组来试一试,看看到底有没有规律,或者有什么规律。
(学生操作、记录、讨论)
师:哪些小组有了新发现?
(各小组争相发表自己发现的过程和结果)
二、课后调查
甲乙两位教师都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得出图形中的规律”,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整节课显得生动、热闹。然而,学生在课后对“图形中的规律”到底收获多少呢?对此,笔者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课后调查,出示图1,问题如下:
(1)搭4个房子图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2)搭100个房子图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3)你是怎样发现这个规律的?
调查结果如下表2。
从上表2不难发现,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回答第(1)题时差异并不明显。但是在寻找规律、提炼规律、应用规律上,乙老师班级的学生明显会自己选择策略进行有序探索,呈现出从简单例子找规律、从直观图中找规律、从猜想验证找规律等不同的策略,规律的归纳也有“5+99×4,1+100×4,2×100+2×100+1”等多样化的模型。可见,乙老师班级的学生对规律的探究更加有法有序、高效多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呢?笔者对比发现,甲乙两位教师执教的两节课都体现了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摆得开心、学得投入。相比之下,甲老师的课虽然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找到了规律,但学生对这些方法体验并不深,其目标定位还停留在得出图形中的规律,重在“规律”的结果;而乙教师的课更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讨论和体验探索的过程,教师关键性的引导语有“你们说这里有什么规律”“那要怎样去发现或验证规律呢”等,学生体会并获得探究规律的过程与方法。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找规律的任务驱动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参与,特别是思维参与,在亲身经历中体会到了找图形规律的必要性、学习了找规律的一般方法及经历了提炼规律的过程。教师把探究空间留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把“如何探索归纳出图形中的规律”作为核心目标再落实。
三、听课反思
细细剖析两节课,可以发现两位教师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学追求上,甲教师主要教给了学生“图形中的规律”,乙教师主要教给了学生“如何找到图形中的规律”。显然,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而言,教师教给其方法要比教给结果有价值得多。而之后的调查更是给了笔者很深的感触,在实际教学中,教给学生单纯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教给学生探究数学的方法,也就是授予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渔”。要做到这点,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数学课堂应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外化实践
理解并掌握一定的思考方法,关键在于学习的过程。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何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外化为教学实践呢?我们需要多做出一些案例分析和课后反思。很多教师有了这个意识,也去实践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总是容易偏离目标轨道。
在《图形中的规律》教学中,规律的寻找其实只是一个任务,这个规律只能在这一道题中得以应用。但是,寻找规律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发现规律的思考方法、感悟直观模型与抽象表征的相互转化。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遇到新问题时能主动激活思维,有意识地运用一定的方法去发现隐含着的规律。由此可见,教师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应当长期关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并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该目标的落实。
(二)数学课堂应注重教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
“找规律”的内容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从低年段简单地寻找数字之间的规律,如:2,4,6,8,( )等;到中年段寻找简单图形中的规律;再到高年段找更复杂的数形规律,如:一条线段能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两部分,4条线段最多能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几部分?n条线段呢?这些内容看似出现在不同的年段,方式也各不相同,但从根本上而言,其思维方式异曲同工。这值得教师思考如何在“找规律”的过程中,逐步教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如果哪些思想方法是可以贯通的,就不要重复教;不同的阶段有哪些思想方法需要强化,在教学时就要有所侧重。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找规律的必要性,而且使他们自主掌握找规律的一般方法。
对《图形中的规律》一课的分析讨论只是一个引子,数学课应该避免只教知识、不重方法。当学生真正转变意识,在操作中开始行动,把达成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作为行动准则时,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他们的思维也更加灵活。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抽象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需要给足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测、试验、列举、观察、归纳、推理等学习过程,逐步提升数学学习成效。
【作者简介】葛敏辉(1982— ),男,浙江东阳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现就职于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吴宁第五小学,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
(责编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