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宁,周志焕,王雨萌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发现以来,根据国家及各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每日信息发布,截至2020年4月20日9时04分,中国已累计确诊84 237例,累计死亡4 642例,海外地区累计确诊2 326 924例,累计死亡160 650例,现有确诊1 605 491例[1]。全球除中国外,其他地区如燎原之势般爆发,流行趋势难以把控,如何有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仍是当前亟待攻克的关键问题。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先后印发了7版诊疗方案,各版都一直在强调各有关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要求加强中西医结合,完善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以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2]。中医药在此次全球大劫难的救援中拥有一席之地,尤其中国在此次疫病流行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有赖于中医药的介入。中医传统病案形式的影响加之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促使了个案报道的发生发展。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借助文献计量学和数据挖掘方法对个案报道的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分析不同辨证论治方案,从病案中找寻新思路,为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维普资讯(VIP)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选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有中医药参与的临床治疗的个案报道文献。选择高级检索入口,分别进行专业检索,搜索主题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新冠肺炎”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或“新冠”“2019-nCoV”“COVID-19”“SARS-CoV-2”并含“中西医”或“中医药”或“中药”或“中医”或“方剂”或“针灸”或“拔罐”或“推拿”,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4月15日11∶00。
纳入标准:所有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完整治疗方案及过程的个案报道。
排除标准:综述、基础研究、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对照试验(CCT)、病例系列研究(CS)、地区流行病学研究、经验总结、证候分析、无完整治方案及过程等类型的文献。
借助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NE)对不同数据库的文献进行下载及管理。建立Access数据库,提取纳入文献的发行时间、发行期刊、基金类型,病例数、年龄、中医证型、干预措施等信息。采用文献计量学和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共纳入中医药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治疗文献26篇,具体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1。
图1 文献检索流程及结果
26篇个案报道类文献的观察病例数共计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17~82周岁,以41~50岁年龄段最多。具体见表1。
表1 个案报道病例年龄段分布
在26篇临床治疗文献中,具体划分中医证型的有25篇,其中湿热蕴肺证研究例数及文献篇目最多,其次为肺脾气虚证、脾虚湿困证、寒湿郁肺证等,说明了湿浊内蕴是此次疫情中关键病因病机,病位主要在肺。具体证型详见表2。
表2 个案报道中医证型分布
纳入26篇文献,76首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处方用药进行分析,挖掘临床中医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用药规律。
2.4.1 中药频次分析 单味药使用频次分析:对筛选出的26篇个案报道中的共计76首方剂所涉及的164味中药进行频次排序,出现频次≥12的中药有25味。出现频次较高的除甘草外有黄芩、茯苓、杏仁、半夏、薏苡仁等,多见苦温燥湿药,亦有藿香的芳香化湿法,多法并治其湿。此外,宣肃肺气的药物如杏仁、桔梗、麻黄等,体现了针对肺气不利、肺失宣降的病机用药。各药出现频次详见表3。
表3 个案报道文献处方中药物出现频次排序(频次≥12)
2.4.2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针对筛选出的处方进行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设置支持度个数为17,置信度为0.7。麻黄-杏仁经典配伍置信度最高,甘草-柴胡-黄芩、半夏-柴胡-黄芩、柴胡-黄芩关联性仅次其后。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个案报道文献处方中置信度≥0.78关联规则
2.4.3 药物配伍网络分析 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网络展示”功能,可以直观展示出药物不同组合之间的关系。支持度≥10%核心组合网络展示图以杏仁为核心,苦温燥湿药为主,联系着淡渗之茯苓、薏苡仁,辛温的麻黄、藿香,体现了燥湿、渗湿、化湿三法并存。支持度≥15%核心组合网络展示图中半夏、茯苓、陈皮为治湿痰的基础药物。支持度≥20%核心组合网络展示图突出了半夏-茯苓、半夏-薏苡仁、藿香-茯苓的辛温配甘淡之法,一升一降,除湿化痰。支持度≥10%、≥15%、≥20%的网络展示见图2。
a 支持度≥10% b 支持度≥15% c 支持度≥20%图2 聚类分析的个案报道文献处方核心组合的网络展示
2.4.4 方剂应用分析 汇总整理个案报道文献中方剂的应用情况,共计有21篇文献临床治疗处方有明确方剂名称,共涉及51首方剂。方剂出现频次最高的分别为麻杏甘石汤、三仁汤和达原饮,其中麻杏甘石汤应用颇广,例如此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使用的清肺排毒汤,就是在其基础上结合射干麻黄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化裁形成。考察各个方剂来源发现大多出自寒温学派,说明此次疫病既有伤寒,又含温病,反映了大疫寒热错杂与流行性强的特点,应用频次≥2的方剂情况见图3。
图3 方剂应用情况
2.4.5 中成药应用情况分析 由于中成药有受众面广、应用便捷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治疗的重视,遂对26篇个案报道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连花清瘟胶囊剂/颗粒剂应用最为广泛,此前已有多个临床试验对该药进行研究,评价其临床疗效[3-5],中成药越来越引起社会重视。具体中成药应用情况详见表5。
表5 临床研究文献中成药应用情况
在此次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疗救治中,中西医结合成为中国应对疫情的一大亮点。针对所有个案报道类文献的西医干预措施分析发现,抗病毒与抗细菌感染为重中之重。此外对症治疗例如祛痰止咳平喘、解热镇痛等体现了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亦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具体西医干预措施情况详见表6。
表6 个案报道类文献西医干预措施
26篇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文献中,常用的临床观察评价指标为症状、实验室检查、核酸检测、影像学检测等,所有个案报道文献治疗评价标准均提及症状是否改善,医案的叙述上着重对症状的描述是中医临床诊疗的特点之一,望闻问切的方式体现对症状的关注。此外,现代科技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核酸检测使用率均较高,体现了中西医共同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疗过程。具体观察评价指标详见图4。
图4 文献观察评价指标频次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个案报道最早发表于2020年2月9日。2020年2月14日之后文献发表量大幅增长,至2020年4月4日已累计发表24篇报道,2020年4月5日以后文献发表量呈下降趋势。疫情爆发时间在2月中旬至2月下旬,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大量样本,此时的个案报道发表数目激增,文献发表数目一定程度体现了疫情发展趋势。具体情况见图5。
图5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共计26篇临床治疗类的文献分别刊载于13种期刊上,平均载文2篇。其中载文4篇的期刊3种,分别为《天津中医药》《江苏中医药》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占总期刊数的23.08%,载文量仅有1篇的期刊有7种,文献发表期刊的散离程度较高。期刊载文量≥2篇的期刊分布见图6。
图6 文献期刊分布
纳入的26篇文献中,有13篇文献提及基金项目。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最多,包括9篇文献,占总文献篇目的42.86%,由此可见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对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高度重视,也侧面说明了疫情形势的严峻。具体见图7。
图7 基金项目类型
因为此次存在多地区援鄂的情况,文献作者通常并非一人,且存在多名作者所属单位不同的情况,所以按照所有作者的单位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合并整理。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发现,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地区发文量最多,参与单位亦较多,北京作为援鄂医疗队的中流砥柱,其发表临床试验文献数目仅次于湖北地区,详见表7。
表7 个案报道文献的来源地区及单位分布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计量学和数据挖掘方法对于现阶段已发表的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个案报道文献进行系统性归纳梳理,分别从观察例数、病例年龄、中医证型分类、用药方剂、西医干预、观察评价指标、发表时间、期刊、基金项目、来源地区、单位等方面进行具体归纳分析。共纳入26篇文献,观察例数共计48例,分析发现病例的中医证型以湿热蕴肺证占比最高,印证了杨继等[16]的《83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证素特点的文献调查分析》结论,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湿热蕴肺证为主,用药处方分析中药物使用频次除甘草外,黄芩、茯苓、杏仁、半夏应用最多,以苦、淡味为多,寒热温凉不同,反映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寒热错杂的病性。药对以半夏-黄芩、黄芩-杏仁为主,药物组合规则可见麻黄-杏仁经典配伍,亦可发现有小柴胡汤之意。从处方核心组合的网络展示上不难发现二陈汤的主要组成药物,既有健脾利湿又有燥湿化痰之效,总归落在对“湿”的治疗上。方剂应用分析上,麻杏甘石汤、三仁汤及达原饮使用频次最高。近年来由于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增多,其安全性遭到质疑,导致临床使用比例明显缩减,但在此次疫情的救治中仍多次使用血必净等多种注射液,钟南山院士在采访中提及血必净注射液,表示有效中医药应向世界推广,说明其临床疗效依然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张伯礼院士也强调中药注射液早期应用对危重症患者可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7]。西医干预措施重视抗病毒及抗炎,观察评价指标多为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核酸检测。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个案报道发表数目与疫情的进程趋势大致相当,文献发表期刊主要为《天津中医药》《江苏中医药》《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湖北作为重疫省份,临床治疗案例最多,其他地区亦发表多篇个案报道,体现了我国多地援鄂、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但由于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使用过程中多采用辨证论治体系而缺乏标准化、客观化的总结分析,个案报道病例数较少,其临床疗效的证据质量偏低,导致其未能得到完全认可,中医药的临床研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