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1-01-09 09:41林华董堃俞果
科教导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林华 董堃 俞果

摘要构建多元化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保证,是提升国家创新力和实现经济科技发展的源动力。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桂林理工大学从人才遴选、教师水平、人才培养、人才考核等环节为突破口,从“入口”的人才选拔环节和“出口”人才评价环节入手,构建多元化的选拔方式;通过实施导师责任制,开拓人才培养路径,融于“体验式”科研育人体系的理念,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才质量。

关键词 人才培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 拔尖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2.010

ExplorationandPracticeofCultivatingTop-notchInnovativeTalents ofWaterSupply andDrainageScienceandEngineeringSpecialty inLocal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LIN Hua[1][2], DONG Kun[1][2], YU Guo[1][2]

([1]College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Guilin,Guangxi541006;[2]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ontrol Theory and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6)

AbstractConstructing a diversified training model for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i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and providing a guarantee for my country’s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is the source of power for enhancing national innovation and realiz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development.Intermsofthecultivationoftop-notchinnovativetalentsforundergraduatesinwatersupply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kes the talent selection, teacher level, talent training, andtalentassessmentasbreakthroughs,andstartsfromthe"entry"talentselectionlinkandthe"export"talentevaluationlink. Start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iversified selection method;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ntor responsibility system, open up talent training paths, integrate the concept of "experience-base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system, deepen the reform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focus o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of talents.

Keywordstalenttraining;DepartmentofWaterSupplyandDrainageScienceandEngineering;top-notchinnovativetalents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提升高校人才的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形成符合地方高校“新工科”特色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对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促进高等教育优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国内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本科教学导师制的培养、政府质量工程、“985、21l”工程等是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中国高校在教育部政策的指导下采取多種举措,例如中科大开设少年班、北京大学开设元培计划和数学英才班等。在一流高等学府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明确,培养注重科研能力与理论知识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办学定位突出地方性、应用型特点,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牢记使命、探索富有工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渐转向服务社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以服务社会为导向。

2桂林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地方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来确定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桂林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目前广西高校唯一具有学科专业学士、硕士授权点的教学单位。本学科于2010年和2013年连续被评为广西高校重点学科,2008年和2013年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本科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和复评,2016年获批自治区优质专业。2017年开始,该专业成立首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全校仅有4个专业成立),在全校率先实施探索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作为立足地方、面向区域的地方高校“排头兵”,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实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回应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阐述的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

2.1目标定位

拔尖创新人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掌握透彻,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开拓创新思维能力,浓厚的学术兴趣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动态与前沿研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拔尖学生。[1]

桂林理工大学培养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然后要求扎实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水分析化学、水质工程学、水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2]学生不仅需要打牢良好的数理化基础和专业基础教育,又要让自己的给排水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开展向新生介绍专业前景、环工中心实验室参观仪器设备等活动,让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设接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知识;通过开展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实验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互联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会议汇报及专业知识技能竞赛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的专业素养和培养质量。

2.2实施举措

2.2.1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

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首先需要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热爱学习、热衷思考、勇于创新,具有浓厚的学术兴趣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表现良好。在选拔过程中注重考察学生的科学兴趣、摄取知识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逻辑运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高中阶段获各级学科竞赛奖者优先入围。

采取报名、基础课程笔试、面试与心理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学生遴选工作。新生入学后,学校组织对自愿报名参加“创新班”的学生进行外语与数学考试,综合学生高考录取成绩、面试结果、心理测试情况择优确定学生名单。为有效激励了拔尖创新班和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淘汰流动制,在培养过程中,只要有一门考试不及格将会淘汰回原有班级,同时普通班中优秀的学生亦可申请加入拔尖创新班。

2.2.2师资力量的保证

高水平的学生由高水平的教师培养而来。学院发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优势,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本学院教师能独立承担全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专业课教师有本专业教育背景,并邀请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8名,符合专业补充标准要求(近五年,2014级招生人数最多,达120人,按专业补充标准要求至少需专业教师15名);学历结构博士学位教师17人,占总数60.7%;年龄结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平均年龄40岁,45岁以下教师占总数78.5%;职称结构高级职称占总数82.1%;学缘结构合理,分别来自国内外1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来自985、211高校、中科院和国外知名院校的教师比例为57.2%;学科专业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专业为主,学科专业覆盖广。基本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符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满足教学和专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2.2.3入选学生的培养

对拔尖创新人才制订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控制总学分、总学时,减少课程门数,压缩课堂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及科研的时间;适当增大创新班实验课程的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项目比例;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要按照创新不断线的指导思想,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针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不同需要,分别建立以适应性引导为主要目标的学习导师制和以专业个性化培养为目标的专业导师制。导师职责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指导学生拟定符合其自身发展的科研培养计划,并对其进行学业指导、科学素养、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富有潜力的学生所在学院可以在校外再聘请一名优秀專业导师,实行双专业导师制。[3]

拔尖创新班的一些重要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原以自然班为单位实施小班化教学。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优组教学模式、完善开放性课程资源建设,加强启发式、研讨式、基于问题(项目)学习的引导,着力培养学生思考、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2.2.4入选学生的考核与评价

对于拔尖创新班学生,充分利用奖助学金激励措施,例如为激励创新班学生在校取得优异成绩,设立毕业班奖学金,在达到《桂林理工大学学生评优奖励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基础上,如果表现优秀,进行加分。具体包括:(1)在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或参与出版学术专著;(2)获得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3)获得区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或文学类作品、艺术类作品或文体赛事获奖;(4)能够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满足一定的结题条件等。

在对具体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需综合考虑,例如针对学生理论学习,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同一教研室教师互相评价等形式,使评价的全面性得到提高。对于学生在实习、实践工作中的表现,根据实践工作情况,采用老师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老师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灵活运用的情况,考核其能否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习实践期间,根据学生实际工作情况,学习情况、工作的满意程度,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素质及其在未来工作中的发展潜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2.3实施成效

教学质量显著提升。项目实施后,桂林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拔尖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明显提升。2018-2019学年度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汇总显示,2017级拔尖创新班的综合测评总成绩的平均分为74.4分,比普通班的68.5分高5.9分;2018级拔尖创新班的综合测评总成绩的平均分为73.3,比普通班的69.1分高4.2分。2020年3月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统计显示,2017级累计四六级通过率分别为80.0%、20.0%,而普通班的仅为56.3%、1.3%;2018级累计四六级通过率分别为四级为88.8%、16.6%,而普通班的仅为50.0%、6.4%。由此可见,在学习上拔尖创新班学生的学习成果都远胜于普通班学生。根据各科主讲教师反馈,创新班学生课堂比较活跃,善于提问和回答老师问题,作业提交及时且表现优异。

學生创新实践增强。拔尖创新班成立学生参加竞赛、科研活动积极且活动表现优异,创新实践能力明显提升,桂林理工大学2018—2019学年度学生获奖情况汇总显示,2017级创新班学生共获得2018年“互联网+”水务环境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1个国家级奖项,全国大学英语竞赛等12个广西区级奖项,校优秀团员干部等21个校级奖项; 2018级创新班学生共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7个国家级奖项,校级辩论赛等31个校级奖项。不仅如此,在导师负责制的引导下,部分拔尖创新班学生已经开始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他们从中不但加强了专业课程“水分析化学”上的理论知识,还提升了本身的科研能力。

3结束语

根据桂林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特色,学院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获得了一定成绩上的突破。主要实施举措包括以下方面:(1)选拔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在培养期中采用淘汰流动制进行管理。(2)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3)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采用科研成果占主导,文化课成绩和其他方面综合的全面评价考核机制。(4)指导拔尖创新学生参加“互联网+”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突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科技创新实践与专业性学术活动有机结合。这些举措的实施为地方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提供参考。

*通讯作者:董堃

基金项目:1.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评价机制构建与实践”(2018JGB199);2.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两性一度’视域下环境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JGA194)

参考文献

[1]姜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与实例》[J].灌溉排水学报,2021,40(05):145.

[2]王彦红.应用型本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5):130-131.

[3]周石磊,罗晓,刘艳芳,等.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地方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J].科技视界,2021(09): 18-20.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