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和256排螺旋CT在老年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比

2021-01-09 06:15卢静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20年4期
关键词:肺栓塞造影剂噪音

卢静

周口市中医院CT室(周口,466000)

0 引言

肺栓塞是肺动脉被栓子堵塞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导致突发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重症疾病,临床上发病快,死亡率高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尤其是老年患者并发肺栓塞的可能性明显增高[2]。其临床表现方式无特异性,仅仅根据早期症状进行诊断难度较大,易延误患者病情[3]。多层螺旋CT的出现对于诊断肺栓塞提供了依据。目前大部分医院应用的螺旋CT扫描层数为64层,随着科技的发展,CT扫描层数在不断增加,扫描层数的增加是否更有利于肺栓塞的诊断值得研究,故本次研究64排和256排螺旋CT在老年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肺动脉栓塞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1.23±5.56)岁,临床表现为胸痛10例;表现为胸闷气促进行性加重14例;表现为咳嗽咯血6例;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水肿2例;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1.30±5.58)岁,临床表现为胸痛11例:表现为胸闷气促进行性加重13例;表现为咳嗽咯血5例;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水肿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临床表现具有胸闷、胸痛及发热等症状;(2)D二聚体显示阳性;(3)患者意识清楚无昏迷;(4)可配合检查。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患者;(2)合并意识障碍者;(3)无法配合检查;(4)合并严重的心脏及血管疾病;(5)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方法:使用64排螺旋CT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肺底。扫描参数:管电压设置为120 kV,电流设置为300 mA,共扫描64层,设置为每一层间隔0.4 mm,扫描层厚1 mm。扫描前先进行胸部常规CT扫描,在扫描前嘱患者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肺部充分扩张后再行扫描,然后再行肺动脉造影。造影方法:采用高压注射器将碘造影剂注射进外周静脉,注射完成后,予以30 mL 0.9%氯化钠进行冲管处理,然后进行肺动脉的造影处进行扫描。把数据输入使其进入工作站,进行平面重建,最大密度的投影及容积再现后,肺动脉栓塞的图像便可得出。

观察组方法:使用256排螺旋CT进行扫描,扫描范围同对照组,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设置为120 kV,电流设置为250 mA,共扫描256层,设置为每一层间隔0.625 mm,扫描层厚0.625 mm,旋转时间设置为0.33 s。再扫描前帮助患者进行非扩张练习,然后高压注射器将碘造影剂注射进外周静脉,然后用40 mL 0.9%氯化钠进行冲管处理,然后检测CT值,当CT值达80 Hu时开始肺动脉造影的扫描。使用本CT机带有的工作站进行图片的平面重建及容积的再现,利用最大密度进行投影后获得肺动脉栓塞的图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CT信号噪音比(SNR)及对比噪音比(CNR),肺动脉主干、右肺动脉、左肺动脉CT值,两组检查时间及造影剂使用情况,图像质量分级情况。

信号噪音比(SNR)=血管内测量的CT均值/背景出现的噪音;对比噪音比(CNR)=血管内测量的CT均值-临近肌肉测量的CT均值。

两组扫描后需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由两位具有多年读片经验的影像学的医师根据图像质量进行独立诊断及分级评价。共分为4级,但是由于4级组织结构与血管无法准确区分,故只进行3级评价。4级不纳入本次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CT信号噪音比(SNR)及噪音比(CNR)比较

两组CT的SNR和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信噪比(SNR)及对比信噪比(CNR)的比较

2.2 两组CT值比较

两组CT检查肺动脉主干、右肺动脉、左肺动脉CT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CT值比较

2.3 两组检查时间及造影剂用量

观察组在检查时间及造影剂使用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检查时间及造影剂用量比较

2.4 两组CT检查图像质量分级比较

对照组CT检查图像质量分级为I级23例,Ⅱ级8例,Ⅲ级1例;观察组CT检查图像质量分级为I级24例,Ⅱ级7例,Ⅲ级1例。两组CT检查图像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栓塞是急性肺血管疾病,根本原因是栓子阻塞肺血管导致肺部供血发生障碍,缺血缺氧导致急性的呼吸循环衰竭,病情危重,早期诊断可以降低其死亡率[4]。老年患者由于其器官功能下降,发生肺栓塞后病情发展更快,对于老年患者的早期诊断更加重要。临床上目前常规的检查是64排螺旋螺旋CT,采用薄层扫描的方式观察肺部血管情况,老年患者在检查中配合度差,检查时间越长,更加不利于老年患者在检查中进行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CT的功能在不断的改善,扫描层数增加,这对诊断老年患者肺栓塞是否更加有利值得进一步研究,故本次研究64排和256排螺旋CT在老年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64排CT是利用大功率高电流做输出的球管,是探测器检查的排数到达64排,利用形态学及功能成像对病灶进行三维重建进行观察[5]。256排螺旋是新发展的检查手段,具有超宽的探测仪可以进行连续螺旋扫描,具备自动分析的软件,可以自动提取各种检查中发现的信息。采用的硬件平台是一个“i”PlatForm平台,此平台是一个全新的并且更加高级的平台,整合了先进的去管球技术、球面探测仪及气垫机架技术,传输和处理系统稳定性好且功能大,0.27 s的高速扫描针对配合度差的患者更加有利。8 cm的超宽探测仪节约检查时间。大面积探测仪的应用,消除了螺旋CT扫描的重叠覆盖情况,可以减少造影剂的使用[6-7]。

信号噪音比(SNR)=血管内测量的CT均值/背景出现的噪音;对比噪音比(CNR)=血管内测量的CT均值-临近肌肉测量的CT均值。在本次研究中两组CT的SNR和CN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256排螺旋CT与64排螺旋CT在测量CT均值及产生的背景噪音方面差异不大,检查的结果差异不大。可能原因是两种CT的扫描应用的原理一样,检测出来的CT值及背景噪音差异不明显,故SNR及CNR比较无明显差异。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CT检查肺动脉主干、右肺动脉、左肺动脉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CT检查肺栓塞的结果差异均不大,可能原因是,两种CT均利用大功率高电流进行输出的球管,CT值的测量与大功率高电流进行输出的球管有关,均能显示出各血管的CT值,故本次研究各血管CT值差异不大。

扫描的时间越长、造影剂使用越多,对于老年患者的检查越不利,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检查时间及造影剂使用剂量均低于对照组,说明256排螺旋CT可以缩短检查时间及减少造影剂的使用。原因是256排螺旋CT使用8 cm的超宽探测仪,节约检查时间。大面积探测仪的应用,消除了螺旋CT扫描的重叠覆盖情况,减少了造影剂的使用。

对图像质量进行分级,级数越低,说明其质量越高。在本次研究中,两组CT检查图像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螺旋CT成像的质量对比无明显差异性。可能原因是均利用了形态学与功能学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其他功能结构对成像的质量影响不大。与姚仲欣[8]等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64排和256排螺旋CT均可以诊断老年性肺栓塞,256排螺旋CT检查需要的时间更短,造影剂剂量需要更少。

猜你喜欢
肺栓塞造影剂噪音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噪音,总是有噪音!
无法逃避的噪音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噪音的小把戏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