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刚
(湖南文理学院艺术学院,湖南 常德415000)
地方博物馆因其馆藏资源的品种多元化、地域多元化以及管理的灵活性等特点,将其引入高校“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地方博物馆搜集整理了大量诸如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能为“民间美术”课程教学提供广泛生动的课程资源。第二,地方博物馆资源能为学生提供最为直接的感官体验,将其引入“民间美术”教学,可以安排实地参观考察,或者将一些实物带到课堂供学生观摩,都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第三,真正要使本土民间的优秀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还必须依靠教育。将地方博物馆资源引入高校“民间美术”课程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本土民间文化的价值,了解民间文化的种类与特征,进而激发他们自觉参与本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搜集整理和弘扬传承地域文化,各个地方博物馆与美术馆的建立如雨后春笋,这里面既有由政府出资的公立博物馆,也有一部分由私人藏家出资修建的民营博物馆,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收藏——研究——教育作为三项基本社会功能,是现代博物馆所共同具有的,其他的职能和作用都是这三者的扩展和外延。[1]”公共教育功能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博物馆是1683年伦敦的阿希莫林博物馆,这是一座位于牛津大学的美术考古博物馆。18世纪后,公立博物馆开始陆续出现,并越来越被认识到其对公众进行教育的重要性。19世纪初期,美国博物馆与学校就已经开始进行合作,比如许多博物馆提供资源的外借服务;1895年,英国修正了学校教育法,提出学校应与博物馆展开合作。
在我国,近年来虽然博物馆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规格上都在迅速提升,但“公共教育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导向方面不但扶持公立美术馆免费开放,还对各类美术馆的展览和公共教育活动设立专项资金,使美术馆迎来了全新的时代,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参观美术馆的意愿和热情,也对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公共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2]”
“民间美术”是高校美术学专业和设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或选修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3个维度: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在于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和研究,学生既能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历史传承、艺术特征、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也能掌握将其融入自身创作与设计方面的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即在广泛的作品欣赏与实物体验创作过程中,学习民间美术独特的观察视角、思维方法与多样化的创作表现手法,从而搜集素材为自己的创作与设计提供借鉴。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承。
地方博物馆资源丰富多样,按照资源的性质与功能分类,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藏品资源、人力资源、场地资源等,对于不同的资源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介入与互动”方式引入课程教学,具体实施办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藏品是博物馆最主要的资源,是指博物馆收藏的具有艺术价值、历史与文化价值的文物或艺术品。
“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学习与实践考察两部分,在理论学习阶段,主要是以在教室进行有关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艺术特征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这种学习更多依靠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要想使理论学习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就需要大量视觉信息的现实呈现,所以教师深入各个民间美术藏品丰富的博物馆,搜集图文、实物资料是上好这一课程重要的第一步。民间美术课程主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将自己平时在博物馆拍摄的照片用于课堂,将剪辑好的宣传片通过多媒体播放,以弥补教材上作品图片数量的不足。另外,主讲教师如有收藏的爱好,家中也会有一些诸如木雕、竹编、陶瓷器、刺绣等藏品,在讲到某一品类的时候,可以将家中的藏品带到课堂,用实物展示的方式供学生观摩、讨论和研究,这样的“介入与互动”也是学生最为激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他们会主动地将之传看,并热烈地进行讨论,惊叹那些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使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获得了最直观、最打动人心的诠释。
还有一种更有效的介入方式:由教师策划某类藏品专题,诸如“桃源老雕版”“澧县老印模”,学生就可以动手利用实物制作印刷品,在雕版上薄薄刷上一层墨,然后将裁好的纸轻轻覆上,再用软毛刷子在上面轻刷两下,亲眼见到复杂的图形就这样印在纸上。除了印刷,还可以利用印模做糍粑,将提前浸泡好的糯米倒进碗里,拿木杵捣成泥,再倒入印模中,压实后倒出,各式花样的糍粑就能享用了。这样的课堂教学内容新颖独特,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传承和发扬民间的优良传统提供了新的可能。
博物馆藏品资源提供外借服务,能为学校教师教学提供素材,也是博物馆资源引入教学充实课堂教学内容的另一种方式。毕竟不是每一个上课的教师都有收藏的爱好、家中都有相关的实物藏品,所以博物馆与学校进一步加强馆校合作机制,部分藏品可作为教具进行外借服务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除了物态化的藏品资源外,博物馆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也是不可忽视的,也能成为高校“民间美术”的课程资源。
对于“民间美术”课程来说,民间美术种类丰富,每一品类都有着独特的材质、制作技艺和方法,在古代都遵循着严格的师徒传授的传承方式,很多技术技巧都是属于保密的范畴,不为外人所知道。在信息化社会,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所以邀请博物馆中的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讲解演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与技法,能让学生获得更为详细、真实的体验与信息。还可以邀请博物馆中的收藏、研究专家来到课堂,讲解民间美术作品的历史渊源、鉴赏方法等,能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受。
民间美术课程主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曾经邀请到本地一位民营博物馆的收藏家来给同学们作讲座,讲座题为“农耕文明的图像学解读”。因为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是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之中创造的,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意蕴。收藏家结合自己多年的收藏经历和体验,针对每一个木雕、石雕、刺绣、泥塑、傩面具等的图片资料,讲述自己是在怎样的情形下遇到和购买的,期间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和见闻,通过分析作品的内容含义、有哪些形式美学特征等,在藏家轻松幽默的讲述下,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为这些民间美术作品和收藏家的故事深深吸引,很多同学课后发表感慨说这样的讲座让他们记忆非常深刻。
除了以上提到的藏品资源、人力资源,场地资源也是博物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把课堂搬到博物馆去”介入与互动方式是诸多倡议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教育的学者提出的口号。
参观考察这种介入互动方式是包括美术在内的众多学科教学的方法之一,它的最大特点和优点在于以实物的陈列为学生提供最为丰富、直观、详细的审美经验,区别于学校教学中在教室进行的教学活动,能“比较”出平面图像与实物的巨大差异。我们的教材中虽然有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和图片,但由于出版印刷成本的考虑,往往图片数量少、质量不高,这样的图片效果并不能为学生的美术欣赏提供很好的经验。另一方面,民间美术作品中,除了民间绘画是平面形态外,其他诸如木雕、石雕、刺绣、泥塑等作品都是三维立体的,并不适宜于局限在平面图片上进行欣赏,而必须是全方位的三维立体的欣赏,并且带上触觉的加入,“虽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用投射幻灯片的形式让学生看到清晰的作品图像,加强直观感受,但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作品在幻灯片中也只能体现为平面的,无法让学生感受形象和空间的关系,局限了欣赏课的教学效果。而美术馆是陈列、展示艺术作品的公共设施,可以弥补在学校教学中资料陈旧、不全、可观性差的缺点。[3]”看一看,摸一摸,转一转,每一个角度都可以展现不同的审美效果。
在博物馆中开展教学,为了避免盲目、旅游式的走马观花,有必要进行研究式教学。也就是先明确研究的问题、目的和所要考察的对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进行参观考察,既要有总体的浏览,又要有重点和局部的“下马观花”。主讲教师可安排学生去当地一家博物馆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将考察分为3个阶段:一是参观前的学习;二是实际参观考察;三是事后的总结交流。在去考察之前,用一堂课的时间进行参观前的学习,教学目标是获得与博物馆有关的先备知识,如了解此博物馆的基本情况、馆藏资源、制定此次参观学习的计划、重点和明确需要完成的任务等;第二阶段是实际参观考察,运用“比较”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调动所有的感官体验,并利用文字、拍照、画图等方式进行记录,为后期的研究和讨论收集资料;第三阶段是事后的总结交流,互相讨论参观心得,并描述参观收获,完成考察报告或研究论文。
馆校合作在国外比较普遍,但在国内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对于一些小型的地方博物馆或民营博物馆,由于缺乏政府相关资金的注入,完全依靠自身的经营谋求发展,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投入,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大学生参与博物馆建设,开启馆校合作互动机制与产学研结合,能从某种程度上解决博物馆建设中人力资源不足的困境。
通过“民间美术”课程的学习,与博物馆建立起较为稳定的馆校合作互动机制,如让一部分有强烈兴趣和研究意愿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博物馆进行志愿者活动,帮助博物馆整理资料或参与相关活动,或者让学生在学习中参与研究并撰写论文、结合馆藏资源进行美术作品或设计作品的创作,都是对博物馆建设的有力支持,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笔者在“民间美术”课程教学期间,带领学生到当地一家民营博物馆进行参观考察的同时,指导学生帮助馆方进行藏品的拍摄和编号整理等工作,一方面,学生在拍摄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和深刻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在整理过程中又需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分类、描述等工作,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民间美术作品的感悟和欣赏能力。“此外,美术馆制度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来负责策划展览,包括主题选定、布展、宣传、公教等,让学生有机会整合多学科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4]”
早在1967年,托马斯·霍恩被任命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时,他就明确提出:“博物馆应当对外开放,走出象牙塔,通过教育和以人们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解释那些重要的艺术品去迎接公众。[5]”可以说,博物馆和美术馆的门一直都向公众敞开着,如何利用这些珍贵的丰富的资源来解决高校和中小学美术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是目前和将来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将地方博物馆资源引入高校“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一方面能给高校“民间美术”课程带来鲜活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鼓励高校学生参与博物馆建设开启馆校合作机制,也能弥补地方博物馆建设人力资源缺乏的困境,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