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信谈提升艺术生人文素养教育策略

2021-01-09 10:56倪志强施并塑
湖南包装 2021年6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人文精神人文

倪志强 施并塑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350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艺术生的招生人数也随之增加。艺术生的招生侧重于艺术专业成绩,轻文化基础课,导致艺术生的作品重表现,缺精神文化内涵[1-2]。艺术作品虽然技法成熟,但是缺乏精神文化内涵就如同人失去了灵魂,只剩下干涸的躯壳,没有了感染力。艺术生的创造力需要文化知识的滋养,需要人文素养的提升。高校作为艺术生培养的主要阵地,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 文化自信与艺术生人文素养的内在联系

1.1 文化自信在艺术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3]。”文化自信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①绵延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母体,集结了中华民族灵魂和文化基因。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这是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基础和新起点。③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形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阶段也是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4-5]。我国优秀的传统主流文化为儒家文化,如绘画作品《六君子图》《孝经图》《二十四孝图》,都充分展现了儒家仁、义、信、忠、孝的文化,表达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民族气节。其次,艺术在红色文化的表现如歌乐山烈士群雕,刻画了9位牺牲在集中营的烈士群体代表,通过结合当时的战争历史,赋予了艺术红色文化的特质,把烈士们的精神和素质表现得既伟岸又平凡质朴,充分传达出人物内在的神韵,体现了英雄为国献身的革命精神。深圳街头以城市雕塑形式刻画的小平同志塑像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寄托了特区市民对改革开放决策者邓小平同志的敬仰与缅怀之情,对研究实践创新和经济改革开放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邓小平同志雕塑象征着人民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增强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文化自信。艺术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城市文化的内涵,艺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载体,广泛地渗透到人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隐性教育功能[6]。艺术作品的诞生要融合时代的文化、历史、政治,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正如邓小平同志雕塑一样,当人们驻足的时候,脑海里涌现出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的画面,深刻地感受到艺术与政治文化相融的魅力。

1.2 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对人文素养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文化自信在人文素养的培育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中可以看出我们首先要建立文化自信,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才能积蓄正能量,增强内动力以贡献家庭和社会。文化自信是根本,人文素养是文化自信的内在构成,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华民族5 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大浪淘沙,沉者为金,汉唐以包容的胸怀、恢弘的气势与周边的民族交流互鉴,成就了汉唐盛世;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传播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再到当今的改革开放,同样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作为艺术生,只有深刻地体会这些优秀文化,借鉴优秀文化的有利因素,树立文化自信,努力提高人文修养,才能让自己成为具有人文气息的艺术人。

2 艺术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艺术类大学生有自身的专业属性,有别于其他专业,学校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侧重于专业知识,未体现人文教育,过分追求专业技巧,缺乏人文精神方面的引导,艺术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人文精神:其一,艺术生主要表现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学生父母往往工作繁忙疏于陪伴,采用物质补助,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变得冷漠;其二,艺术生为人处世方面表现一定的功利性,认为艺术作品能赚到钱就是有价值的[7]。(2)艺术作品缺乏文化内涵:艺术生的精力和时间大部分都消耗在如何提高专业技巧上,很少阅读人文知识的书籍,缺乏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的人文知识,从而导致对自身文化认识不足,情感缺失,文化自信也相应缺失[8]。所以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时容易忽略艺术作品背后的人文蕴含,但是往往艺术作品的魅力是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文化底蕴,许多艺术生不能领略艺术的真谛与灵魂,不能真正领悟艺术的深层次理论和所蕴含的人文思想。(3)人文行为弱化:人文行为是将个体较为稳定的人格、气质、修养、境界等内在品质外化为具体行动和实践过程,人文行为是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9]。艺术生人文行为弱化主要表现为感情方面我行我素,生活方面不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缺乏团队精神,特立独行,穿各种搞怪衣服,表面浮夸;学习方面自由随性,时间观念不强,不按时上交老师要求的作业,有的学生作业甚至完全抄袭,没有自己的思想。

3 艺术生人文素养的教育策略

3.1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促进艺术创作

树立文化自信首先意识上要坚持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有着博大的胸怀和强大的吸引力,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中华文化自古至今影响了我们的各行各业,同时也对艺术影响深刻,它加强了艺术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艺术的发展力和感召力。充满文化底蕴的艺术作品可以内化于民心,即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直达民众内心,升华我们的精神世界,净化我们的心灵。艺术家的生命就是不断地为大众创造精神食粮,而生产粮食的基本原料是艺术家深厚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来源于艺术家的文化素养,培养文化素养的前提必须建立文化自信,只有具有深刻的文化认同,才能培育出充满人文精神的艺术家。人文知识是帮助艺术类大学生走向艺术殿堂的金钥匙,艺术类的大学生只有充分掌握文学、哲学、历史等人文知识,树立文化自信,具备人文精神,才能使自己的艺术作品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艺术与人文精神是一脉相通的,艺术是人类活动和文化的载体,记录了人类的历史和思想,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人文精神是艺术的灵魂,是艺术生追求的灵动空间[10]。学生在创作时,可以摒弃功利的态度,用一种发散性思维、天马行空的态度去塑造艺术作品,或许可以得到作品的创新。众所周知,艺术设计和艺术题材风格各异,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文化元素来达到升华,比如建筑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打破立体空间设计的局限,加入文艺复兴时期的特色;包装设计可以添加古典文化的韵味;绘画雕塑勾勒历史典故等,把这些文化知识引进到学生的专业教育环境中来,让学生不自觉地接受人文艺术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2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从提高艺术作品文化内涵的角度切入教学

当今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缺乏文、史、哲类人文课程,主要因为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模式单一,以课堂讲解为主[11]。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传授人文知识,教学方法上采用蜜蜂“采蜜”方式,把新知识新内容扩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从各种渠道广泛汲取新知识和新内容。安排每周一次的滚动式人文教学小课堂,结合案例系统地讲解艺术作品融入文化内涵所散发的魅力。如学生可以讲解1939年徐悲鸿创作的《群马》,作品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象征着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借马的形象表达爱国人士的高尚情操,他在艺术作品中所寄托的文化内涵更成为鼓舞人们的精神力量[12]。滚动式的教学主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发展特长,塑造个性,增强心身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挖掘艺术家创作作品的心路历程,让学生感受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文化魅力,并对学生多一点人文关怀,使得整个艺术教育充满人文气息[13]。其次开展文化小沙龙,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主动参与学习;定期举行文化作品展活动,学生可以任何一个历史文化为背景设计一个艺术作品,然后给大家分享创作过程。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觉地广泛阅读,多去历史人文古迹实地考察,主动感受和体验母体文化,创作中融入当地的人文背景,丰富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3.3 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强化人文行为

从形态上来说,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培养学生文化自信需要相关的载体。在高校培养机制中,文化的载体是丰富多样的,学校可以让艺术生多参与公益活动这一载体,使公益活动在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中发挥作用。首先公益活动能让艺术类的大学生发挥其长处,主动参与到人文关怀中来,在活动过程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体会“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具体来说,高校可以让学生参与爱心文艺汇演,帮助社区绘制墙绘,去孤儿院教孩子绘画。艺术生多才多艺,学校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同时学生参加了实践活动,体会了社会人的角色,互惠互利。其次鼓励学生参加重要的节日和仪式活动,比如传统的节日、校庆、教师节等来开展相关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从我国传统文化方面来说,传统的节日和仪式是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清明节和端午节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古代拜师礼提倡了尊师重道。近几年,我国确定了传统节日的法定节假日,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高校可以利用好节日做好公益活动,设计与这些节庆日相关的文化公益教育活动,使学生感受其文化的思想和内涵,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公益活动的主题,通过亲身的经历体验文化的魅力,从而达到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和集体活动,可以减少学生我行我素的特性,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规范了学生的行为,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2]。

3.4 加强师资力量投入,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人才资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活动的中心和决定因素。首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和参与者,要选择一批受过系统的人文知识熏陶的教师,定期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吸取人文知识,学校要以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为根基培养教师,给教师提供进修和参加文化会议交流的机会,完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从精神、文化、艺术、专业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考量,体现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形成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良性竞争局面,让教师成为校园人文建设的主力军。其次,好的大学校园环境应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沉淀下来神奇灵性的空间,高校的文化特色体现在景观建设中,走进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地上整洁干净,使人心旷神怡,到处体现文化气息,使人奋发向上,由此可见校园环境的人文建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14]。高校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可以根据其历史文脉和地域性的环境进行改造。例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旧址是属于燕京大学,其后进行了改造并命名为“未名湖”,它之于北大就像西湖之于杭州,是有灵性的,仿佛凝集了北大师生们的深邃而悠远的思想。高校对校园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其实是对校园文脉的继承,对校园的功能区(如教学楼、图书馆、宿舍)进行整体改造,就如北大对其博雅塔、未名湖、图书馆统一改造为“一塔湖图”,“一塔湖图”是实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高度统一,“一塔湖图”哺育了无数杰出人才,见证了蔡元培、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先行者追求自由平等的历程,书写了一段深沉丰厚的中国近代史。由此可见对校园整体坏境的绿化、美化、人文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和人文修养[15]。

4 结语

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今时代,作为艺术类大学生个体更需要树立母体文化自信,遵循人文精神,立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以文化为媒介,以艺术为载体,内修于心,外修于行。作为学校要依据艺术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授课模式,采用滚动式、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塑造富含文化底蕴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人文精神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