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变革的契机。基于信息技术及教育大数据,天津市第十一中学以智慧校园建设为依托,让教师在互联、交流、共享的智慧生态系统中,从学习者行为的角度了解学习过程的发生机制,从而优化学习过程,并通过诊断性、预测性分析为教师教学赋能。而大数据的教育变革将从内容供给、教学方式、学习环境、管理与评价等多方面构建智慧校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网上教研不仅扩充了教师教研的时间,而且延伸了教师教研的活动空间,随时随地可以深入到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课堂上开展线上教学的课例研究;以数据为支撑设计区域和校本的教研主题,组织区域、跨区域主题协同教研;构建一个个网络教研共同体,指导优质学科资源的创建,提升教师学科能力;与学校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质量协同分析与改进。
例如:语文组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大芦中学开展了网上同步互动式主题教研;化学学科教师王倩通过互联网直播的方式,与大芦中学进行了网上课例研讨。
线下教学与线上教辅,使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在线下教学前,用线上预习系统检测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预判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的起点和困难所在,同时学生通过自学初步掌握浅层的知识。在线下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疑、点拨解疑、巩固破疑、思辨拓疑等教学环节的设计,完成深层次的进阶学习。在线下教学后,用线上检测系统监督和反馈学生课后落实情况,还可利用直播或制作小视频、“知识胶囊”等,进行群体辅导、个别答疑。
总之,教师能够运用新媒体教学手段,用软件、做课件、录视频、会直播……特别是能够运用新媒体思维,让智能化教学成为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强有力手段,让教与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020年上学期,学校利用智学网出题组卷32套,网阅47次,出练习作业688次。教师大频率、高密度地使用智学网,对其各项功能给予了充分挖潜与深度应用,帮助学校诊断教学情况、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管理。对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学校逐学科地查找问题点,发现变化点、选好改进点、提高增长点,充分发挥实测数据的诊断性、调研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通过对实测数据的科学使用,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教学,加强了教师的专业反思,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基于信息技术及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科学化评价、精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精准化教科研等,为学校的常态化教学赋予了高能,将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