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301800)李博雅 赵佳佳
随着我国安全分娩理念的推行,人们对孕产妇分娩关注度增加,开展高效助产护理尤为重要;因分娩产程过长,于分娩时伴有疼痛情况,极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发生,需针对孕产妇开展有效的助产护理,以帮助孕产妇放松身心状况,科学进行妊娠分娩,以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结局[1]。全程陪伴责任护理模式作为临床新型护理对策,于分娩辅助应用中可有效确保母婴健康,提高临床助产护理质量。为提高我院自然分娩率,本文针对妊娠助产护理模式进行探究,引入产时全程陪伴责任护理模式,特开展如下探讨。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单位妇产科接收孕产妇为探查对象,共计850例,病例筛查时间为2019年6月~2019年12月,依据孕产妇分娩时间均分小组,早期425例,孕产妇年龄区间23~40岁,中位数(28.94±0.14)岁,孕周区间36~41周,中位数(39.46±1.03)周;后期425例,孕产妇年龄区间22~41岁,中位数(29.02±0.13)岁,孕周区间37~41周,中位数(39.51±1.01)周;针对两组孕产妇一般资料作数据分析,差异具有比对价值(P>0.05)。
纳入标准:①850例孕产妇均符合自然分娩指征,于产前经B超检查,为正常单胎足月孕产妇;②均对本研究项目知情,自愿参与研究比对;③研究开展征求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妊娠期并发症,例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②孕产妇及家属配合度较低。
1.2 方法 两组孕产妇均由相同助产士辅助分娩,早期组孕产妇于分娩期间开展传统助产护理,指导孕产妇如何科学用力,正确进行分娩呼吸,依据宫缩频次及强度,指导孕产妇进行分娩,观察孕产妇胎心监测结果,详细记录产程[2];后期组孕产妇于助产期间引入全程陪伴责任护理模式,加强助产士素质培养,开展小组管理模式,由护理人员、助产士共同组成,针对既往临床助产期间常见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检索文献等方式,明确临床护理弊端,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明确孕产妇分娩期间心理、生理、临床护理需求,给予孕产妇针对性满足[3];加强环境管理,针对病房环境及分娩室环境对孕产妇进行讲解,降低因环境因素诱导的机体应激反应情况发生,帮助孕产妇尽早适应病房环境,开展有效的健康宣教,告知妊娠分娩为正常生理现象,以改善孕产妇产前焦虑、恐惧等情绪,帮助孕产妇树立新生儿期待,提高其自然分娩率;告知阴道自然分娩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指导孕产妇如何科学放松,给予心理调节,以提高自然分娩信心,改善不良心理状况,于分娩时全程陪伴在孕产妇身边,指导孕产妇呈站位、坐位等,确保其子宫处于前倾状况,为其分娩做准备[4];于宫缩频繁期,孕产妇疼痛情况明显,普及无痛分娩优势,告知无痛分娩安全性,降低疼痛因素对孕产妇机体健康的影响,保留体力;及时明确胎儿位置,以便评估分娩指征,并顺应自然分娩周期,预留一定时间,促使胎儿正常娩出,延长第三产程,减少人为干预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若发现胎儿出现胎位不正等危重情况时,需及时给予针对性干预,指导孕产妇呈现正常体位,以初始胎位归正;并及时联系主治医师给予针对性干预,确保胎儿顺利娩出[5];分娩后护理,待胎儿娩出后,第一时间进行母婴接触,帮助孕产妇进行角色上的转换,提高孕产妇母亲角色的认知,加强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针对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按摩、新生儿脐部护理等相关知识对孕产妇进行讲解,提高孕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指导孕产妇正确泌乳,缩短初始泌乳时间,利于子宫收缩;加强术后并发症防治处理,针对孕产妇家属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针对传统产褥期陋习进行纠正,指导孕产妇如何科学度过产褥期,针对孕产妇产后饮食情况开展针对性指导,确保产后机体营养状况均衡,以为新生儿喂养提供条件,普及母乳喂养优势;加强产褥期环境管理,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室内环境整洁,产后加强会阴清洁[6]。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主要分娩方式包括剖宫产、产钳助产、阴道分娩等;对比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主要包括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卡方假设校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统计 早期组孕产妇剖宫产73例、产钳助产16例,分别多于后期组的16例、3例,后期组孕产妇阴道分娩406例高于早期组的336例,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妊娠结局统计 后期组孕产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4.47%显著低于早期组的15.76%,差异显著(P<0.05)。
分娩为女性正常生理阶段,受其子宫收缩等因素影响,伴有疼痛感受,严重影响孕产妇身心健康,易导致心律过速、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情况发生,危害母婴健康,于分娩期间辅以有效的助产护理尤为重要。疼痛作为机体主观感受,易导致孕产妇出现产前恐惧、焦虑、不安等情绪,负面情绪易导致体内儿茶酚胺释放量增多,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进而延缓宫缩扩张,影响子宫收缩频次,是导致产后出血、难产的主要因素,需针对孕产妇身心状况开展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开展有效的陪伴助产尤为重要[7]。产时全程陪伴责任护理模式作为临床优质护理重要组成,其临床开展基于孕产妇身心护理需求,通过评估孕产妇宫缩情况,以评估其产程进程,开展不同阶段护理管理,指导孕产妇进行正确的呼吸、用力等,以缩短分娩周期,减少体力消耗,并对其心理状况进行科学管理,降低不良情绪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指导孕产妇以积极的心理状态进行妊娠分娩,以提高其妊娠质量,改善妊娠结局。本研究表明,后期组孕产妇剖宫产、产钳助产几率低于早期组,早期组孕产妇阴道分娩几率高于早期组(P<0.05);后期组孕产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早期组(P<0.05);数据可知,于孕妇助产护理中开展全程陪伴责任护理模式,利于提高自然阴道分娩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于女性安全分娩有显著辅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