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1-01-09 00:05:32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300250李丽华宋金娜李丹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基因芯片传染性细菌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300250)李丽华 宋金娜 李丹丹

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是临床比较多发的疾病之一,该病会对病人造成比较大的损伤,甚至会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再加上部分病人长期滥用抗生素类药物,患病期间身体体质比较差,很容易导致细菌的抗药性提升,还会使病人出现其他并发症,给临床治疗造成较大难度。此外,城市化不断发展,人口流动速度不断增大,这也使传染病呈现聚集性传播高发特征,扩大了传染病的受感染人群。给传染病防治带来了新的困难。要想打破传统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弊端,就需要探索出一套具有安全稳定、快速精准的检验技术,以提升临床诊断的可靠性和时效性,因此,这也成为相关领域人士的重要研究内容。

1 微生物自动化鉴定技术

传统实验室的临床微生物检测需要经过细菌培养才能获得最终检测结果,这种检测方式耗时费力、操作难度高,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较为严格,一旦在细菌培养中出现操作失误,会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由于细菌培养和繁殖的时间比较长,直接拉长了整个检测周期,无法满足当前临床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和防控工作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现实问题,逐渐将电子自动化技术与微生物检验技术相结合,探索出了具有自动化特征的细菌培养鉴定技术[1]。

1.1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专家系统 实现了全自动化检测,在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前提下,提升了检测速度,在几小时内就可以获得细菌的药敏测试等检测结果。依托这一检测技术,可以对细菌药敏结果进行全方位分析,保证细菌药敏结果解释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从而为传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与防控提供决策建议。

1.2 全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 这一技术具有比较突出的临床应用优势,操作简单而且检测人员工作量比较少,基本上实现了全过程自动化检测。在标本收入培养瓶后只需要根据仪器提示将培养瓶放入到仪器中,配合荧光检测器,培养仪就会自动完成培养和动态检测,准确找出阳性瓶,极大提升了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效率[2]。

2 免疫学实验技术

2.1 免疫酶技术 该技术目前已经被应用在微生物临床检测中,主要是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将物质进行转化,利用了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原理。在实验中将酶定为标记物,然后观察酶催化底物时所发生的颜色反应,从而得到抗原抗体反应结论。这种技术可以应对临床多种传染性疾病的治疗需要,例如肺炎支原体传染病治疗、流感病毒治疗等。目前在临床检验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免疫酶技术是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该技术具有比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完成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需要。

2.2 荧光免疫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免疫学技术与荧光标记相结合而产生的。将荧光素视为标记物,通过荧光显微镜对标本进行观察,然后对抗原或者抗体的基本情况进行确定。这种技术的主要应用优势在于检测效率高、灵敏度高等特征显著[3]。

3 生物分子学技术

3.1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对DNA的复制进行模拟,扩大检测目标基因的整体数量,已经广泛应用在消化性溃疡、结脑(结核性脑膜炎)、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和衣原体感染等疾病的临床检查中。能够对待检微生物进行快速检验,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临床应用优势,尤其适合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临床微生物检测需要,可以快速完成细菌的耐药性检测和流行病学检测。3.2 分子杂交及其相关技术 在传统意义上,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后经不断发展,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主要是将被检测单链核酸分子通过DNA杂交,使其变成稳定的双链核酸分子。在分子杂交阶段呈现高度特异性,该实际临床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具有准确度高,不受到细菌干扰,检测简便、检测速度快等应用优势,非常适合微生物快速检验的临床疾病治疗和防控需要[4]。

4 分子生物传感器

分子生物传感器是微生物快速检测领域中的一类新兴技术,非常适合微生物传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工作,具有检测结果准确、操作技术简单、检测速度比较快等临床应用优势,且应用范围和应用效果正在逐渐提升。该技术实现了化学、物理及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的技术综合,能够实现对待检测细菌的快速分析。DNA生物传感器是目前医疗领域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详细地了解疾病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提升了诊断准确度,也能帮助医生制定出更为科学、详细的治疗方案,尤其在临床癌症治疗领域具有比较突出的应用效果[5]。

5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是目前医疗临床疾病诊断中比较先进的检测技术之一,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检测速度快、可以实现多类型疾病的共同检测。针对传统实验室微生物检测技术耗时比较长,检测结果不全面等缺陷,医生可以积极采用基因芯片技术,配合临床治疗经验,提升了临床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医生可以实现快速了解致病菌种类,从而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而且,还能对病菌的耐药性进行检验,这样可以提高医生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传染性疾病时的有效性,避免由于病毒耐药性而延误治疗时机。基因芯片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检验准备的操作技术环节:芯片的制备,需要让DNA按顺序排列在芯片上;样品的制备,对标本进行提取,如果标本数量不足,还需要进行繁殖扩增处理[6]。

6 细菌毒素技术

细菌毒素主要包含菌体外毒素和菌体内毒素两种,因此,在微生物快速检测过程中,主要从外毒素检测和内毒素检测两种方法入手。毒素毒力会直接影响到细菌的致病性能力[7]。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采取细菌毒素技术能够比较明显地提高微生物检测效率,通过在标本内提取毒素实现快速检验目标,检测结果准确率更为理想。该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对细菌在体内的感染程度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内毒素和外毒素两种检测方式对细菌种类进行鉴定(外毒素检测主要应用于白喉毒素和肉毒毒素等方面检测,内毒素检测主要检测病人是否存在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血症等致病菌),从而实现临床治疗和防控的目的[8]。

7 讨论

当前,传染性疾病呈快速发展、快速传播的态势,无论是在身体层面还是心理层面,都对人们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传统微生物检验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临床传染性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需要,必须要借助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完善微生物检验技术,全面提升我国医疗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灵敏度和效率,使微生物检验技术可以走向自动化、数字化的发展道路。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要充分利用微生物自动化鉴定技术、免疫学技术、生物分子学技术、分子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技术、细菌毒素技术等现有快速检验技术,并做好新技术的研究与探索,不断创新出新的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从而提升临床微生物检验速度、质量、准确性,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安全。

猜你喜欢
基因芯片传染性细菌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出生时即可预判发育潜力 基因芯片精准筛选肉牛良种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06-09 06:59:56
细菌大作战
学生天地(2020年10期)2020-08-25 09:14:34
细菌大作战
双管单色荧光PCR法与基因芯片法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比较研究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5
细菌惹的祸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四种结核药物敏感试验的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