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初级中学 余朵艳
受到流行音乐和明星效应的影响,当代初中生对于传统音乐越来越缺乏兴趣,他们对传统音乐的了解少之又少,或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了解传统音乐,学过之后很容易忘记。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死板,音乐欣赏的开展举步维艰。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就学生小组活动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努力使学生走进音乐,获得美好的音乐体验。
音乐体验活动:学生参与音乐体验活动的形式有听赏体验、歌唱体验、律动体验、画图形谱体验等。
音乐欣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重视学生的欣赏、感受、体验与表现,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
在国内许多优秀的音乐课堂中,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去了解音乐作品更多的资料,有机会学习国内外的经典音乐和民族古朴音乐,了解音乐家、作曲家的生活背景,从而开拓音乐视野。
每首歌曲,针对细节进行听赏会更有效果。笔者将每个班级分为五到六个小组,每组5—7 人,每组安排一位组长,负责安排每一次任务的分工。
1.细听音乐背景
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音乐背景,只有了解其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思想与风格。上好欣赏课,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音乐欣赏活动的重点。
课例1:《红河谷》——激趣,热爱生活
为了让学生了解《红河谷》这首加拿大民歌,笔者在教学设计上做了一些尝试。第一,在《红河谷》歌曲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创设了疑问的形式导入新课,如“猜一猜”“想一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第二,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片段,让学生在优美抒情的背景音乐《红河谷》中,直观地感受加拿大辽阔的草原、美丽的城市、枫叶国旗等。让学生在感受异国风情的同时,熟悉歌曲的旋律,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音乐的欲望。第三,引出新课《红河谷》,《红河谷》的歌词回顾了移美红河一带的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课堂效果及原因分析:本节课课堂效果较为理想,其原因在于音乐体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多样化的体验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细抓音乐特色
仔细分析教材赏析的歌曲,会发现这些歌曲总是运用特定的词句或音乐记号来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绪。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歌曲中的特色乐句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
课例2:《正月十五那一天》——堆谐,跺脚打节奏
在教学《正月十五那一天》一课时,首先引用了一段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的短视频,这段视频简要叙述了文成公主入藏后对吐蕃王朝的贡献。通过短视频中生动的语言和动态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明歌曲的歌舞形式是堆谐,并且简要概述堆谐的概念和特点,根据堆谐的特点为这首歌曲创编了两条节奏,如下图所示。
课堂效果及原因分析:跺脚作为体验音乐情绪和特点较为有效的方式,易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堆谐的音乐特点。
1.示范演唱,感受作品基调
教师范唱是音乐教学中的表率性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直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歌曲的情感基调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和印象。同时可以利用特长生领唱的方式,降低其他学生的演唱要求。
课例3:《桃花红,杏花白》——教师示范,感受基调
学生乐于欣赏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积极跟随教师学唱第一段歌词。笔者相信只有正确引导学生了解民歌、感受民歌、体验民歌,才能使学生真正喜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桃花红,杏花白》需要女声以婉转、甜美的声音进行演唱,男声需要用高亢豪放的声音进行演唱。由于部分男生处于变声期,在课堂上请了一位有声乐特长的男生进行领唱。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范唱、特长生领唱、男女声对唱,师生之间合作互助,课堂氛围活跃。
2.模唱视唱,感受情绪变化
模唱:把所听到的声音哼唱出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先用耳朵听,心中默唱,再模仿音色哼唱。
视唱:是调动学生独立运用视觉、听觉、感觉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的音乐能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开展视唱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感,从而获得熟练的识谱技能。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模唱与视唱活动,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有利于学生关注乐曲情感的体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力与表达力。
课例4:《热巴舞曲》——模唱视唱,感受情绪
学生先聆听并默唱,感知音乐的速度与情绪,模仿木管、弦乐音色进行模唱。想象场景:越来越多的舞者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热烈欢快的舞蹈场面已拉开序幕。学生再有感情地进行背唱,调动学生的音乐思维,强化主题记忆。
课堂效果及原因分析:通过默唱—模唱—视唱—背唱的体验,使学生熟记旋律,感知两种乐器在速度、力度与节奏方面的表现差异。学生在音乐体验中感受到愉悦,发展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
3.歌唱练习,感受声音美
歌唱体验需要适当的歌唱练习,需要一定的演唱技巧,需要以情带声。教学实践证明,以深情歌唱的方式去学习、体会音乐作品中最具感染力的音乐要素,才能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课例5:《友谊地久天长》——美妙歌唱,感受情感
《友谊地久天长》为电影《魂断蓝桥》的主题曲,这首歌曲情意绵绵,旋律优美动听、朴实无华,深切地表达了人们对友谊的珍爱。笔者将歌唱技巧与欣赏教学有机融合:首先,学生要进行适当的发声练习,用“lu”演唱《友谊地久天长》的主旋律,用轻声、柔美的歌声表现真挚的友谊;其次,在学唱歌曲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旋律设计力度记号,根据乐段力度记号变换演唱歌曲时的情绪,当力度记号为“mf”时,学生的演唱情绪要十分激昂,当力度记号为“mp”时,学生的演唱情绪要往回收一收,轻声地歌唱。
课堂效果及原因分析:学生正确把握了弱起拍,在深情演唱中体会旋律特点,产生了情感共鸣。其原因在于教学尊重了学生的独立感受,激发了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学生对音乐要素的表现力。
4.填词歌唱,感受情感美
填写歌词有利于学生构建联想心理活动,让音乐形象更鲜明。通过歌词演唱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并且在演唱中深刻感受音乐表达的思想情感,使歌词感悟成为音乐审美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课例6:《江河水》——填词歌唱,感受情感
课堂效果及原因分析:加入歌词分句演唱,想象音乐意境,有感情地歌唱,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主题,并牢记主题。掌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和风格,提高学生民族音乐的欣赏水平,审美感受得到升华。
1.律动练习,明确主题节奏
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稍纵即逝。在欣赏主题音乐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根据曲谱,双手拍击节拍重音,感知拍子的强弱规律和节奏的特点。
课例7:《雷鸣电闪波尔卡》——律动练习,感受节奏
第一遍聆听B 段音乐,学生分组拍凳子、拍手,跟着音乐拍击节拍重音,随着音乐律动,进一步熟悉主题音乐;第二遍聆听,用击拍凳子的方式找出“闪电”的位置,想象轰隆隆的雷声仿佛已经与人们热烈的舞步融为一体的画面;第三遍聆听音乐主题,随着音乐拍击节奏,关注节奏的反复及其特点,伴随音乐尝试轻轻地拍击节奏。
课堂效果及原因分析:通过分组律动练习,学生感知拍子的强弱规律和节奏特点,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容易产生画面感。
2.画图形谱,感受旋律起伏
课例8:《热巴舞曲》——画图形谱,感受旋律
管弦乐作品以其丰富的表现力诠释作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画图形谱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起伏,从已知中挖掘未知,把学生带入音乐中去。
主题二:
主题三: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通过乐曲的速度、节奏等方面的变化,感受乐曲情绪、表现内容的变化。利用图形谱让学生深刻体会主题二热烈欢快的舞蹈性特征、主题三旋律较强的歌唱性。
课堂效果及原因分析:图形谱的使用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其中的音乐情绪及藏族民间音乐的特征,从而激发学生对管弦乐作品和藏族音乐的喜爱,良好的音乐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1.创作变奏,争做“作曲家”
课例9:《小星星》——创作变奏,做“作曲家”
学习《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之后,学生通过三声部合唱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恬静与欢乐情绪的同时,直观地感知了变奏曲的特点。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歌曲中节奏、速度、调性等变化对音乐风格的影响,笔者以歌曲《小星星》为主题,让学生进行了两种变奏创作。在课堂上,笔者对一个音乐零基础的学生的创作进行了检测与修改,从而完善了学生的创作。
课堂效果及原因分析:作品1 的节奏为四三拍。优美的三拍子,特点鲜明,给人以旋律的流畅感。作品2 的节奏为四二拍,由于节奏的变化,音乐旋律更加活泼。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尝试改变音乐要素进行初步的创作实践,使学生感受音乐节奏、拍号的变化对音乐风格的影响,让学生更明确变奏曲的概念以及创作的方式方法。
2.创编歌词,丰富校园生活
课例10:《对花》——创编歌词,丰富生活
黄梅戏的教学采用小组对唱或两人对唱的形式进行演唱。黄梅戏的很多作品有着相似的曲调,只是歌词不一样,剧情不一样。欣赏《对花》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曲调,以校园生活为题材,尝试即兴创编歌词,共同创编一曲属于我们自己的黄梅戏。
课堂效果及原因分析:学生通过创编歌词,有助于提高音乐创造力。现在有很多流行音乐也加入了戏曲元素,学生对流行与戏曲结合音乐形式接受度很高,也彰显了我国传统戏曲的魅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当教学目标越来越清晰,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学生能力也越来越突出。
从实践探索过程来看,在课堂上,运用学生体验活动的教学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逐渐习惯用歌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而且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也得到了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地听辨、记忆音乐主题,并能哼唱主题旋律,有效实现了音乐欣赏教学的高效化。
孩子的歌声永远是音乐课堂中最亮丽的色彩。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科学适宜的方法对学生的声音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充分关注音乐要素,以美的音色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享受音乐并能用美好的音色表现音乐。
作为在一线教学的音乐教师,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要让学生更自信、积极地参与音乐欣赏教学,在具体的音乐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用智慧去点燃学生的热情,传递学生心中的音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