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大力提高技工院校育人质量

2021-01-08 09:27周民书
职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劳模精神技工院校工匠精神

周民书

摘 要:技工院校要充分认识培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和实训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大力提高育人质量。

关键词: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 技工院校 育人质量

2021年8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要坚持培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以下简称“三种精神”)。把劳动教育纳入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贯穿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

当前,技工院校要充分认识培育弘扬“三种精神”的重大意义,把培育弘扬“三种精神”作为重要的育人载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育人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

一、充分认识培育弘扬“三种精神”的重大意义

(一)培育弘扬“三种精神”是技工院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迫切需要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提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技工教育承担着为制造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因此,技工院校培育弘扬“三种精神”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提高育人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二)培育弘扬“三种精神”是技工院校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年修订)》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的育人目标要求。从国家法律的高度将“劳”纳入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中,从国家法律的高度丰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这是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创新,是新时代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方针。

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中,“劳”能促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发挥以劳立德、以劳培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重要作用。

技工院校培育弘扬“三种精神”,不仅有利于拓展劳动教育的内涵,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而且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培育弘扬“三种精神”是技工院校提高育人质量的现实需要

“三种精神”是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技工院校宝贵的教育资源。“三种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传递着崇尚劳动、尊重劳模、学习工匠等鲜明的价值导向,包含着社会主义劳动者应该追求的崇高境界、高尚道德、优良作风、积极态度和高尚追求等精神品格。

技工教育以服务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技工院校育人质量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质量等方面。培育弘扬“三种精神”,将“三种精神”融入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实习实训、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将“三种精神”渗透到学校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格局中,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一)改革公共基础课、专业课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课、通用职业素质课等公共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课程。

在思想政治课、通用职业素质课教学中,技工院校要充分挖掘、丰富“三种精神”的教育内容,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用鲜活的案例,提高教育的效果。

在专业课教学中,要配合一体化教学改革,把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与培育弘扬“三种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刻理解、全面把握“三种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同时,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积极开展“三种精神”专题教育,专题教育不少于每学年16学时。

(二)完善实习实训课程内容

实习实训课程是技工院校开展技工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培育弘扬“三种精神”的重要抓手,是技工教育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课程。

技工院校要将实习实训课程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制定科学合理的实习实训课程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双师对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的教育指导,严格校企双方参与的学生实习实训课程评价考核标准。技工院校要将培育弘扬“三种精神”融入实习实训课程方案的各个环节,落实到课程标准、目标任务和考核评价各个步骤,体现在校企双师教育指导各个方面。

青岛市技师学院利用青岛市国企名企大企云集的优势,积极与企业沟通协调,确保学校开设的40多个专业中,每个专业有3个以上质量较高的校企合作企业或实训基地,其中不乏海尔、海信等国内知名大型企业,确保学生实习实训工作有效开展,提高了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的质量。

(三)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内容

课外实践活动是技工院校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弘扬“三种精神”的重要平台。

技工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引导,将培育弘扬“三种精神”融入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劳动、技能大赛等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课外实践活动自主性、实践性和多元性的优势,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培育弘扬“三种精神”。技工院校要重视学生社团在培养能工巧匠中的作用,组织不同专业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拓展性、提高性技术技能训练。

技工院校要重视发挥技能竞赛培養技能人才、提升技能水平的作用,把技能大赛作为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世赛精神的有效载体,定期举办技能节,组织鼓励学生全面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鼓励学生主动钻研技能、奋力拼搏、追求卓越。

青岛市技师学院邀请全国劳动模范、青岛港集团许振超,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郭锐等劳动模范、技能大师和大国工匠走进校园,通过举办讲座、面对面交流座谈等形式,用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技能才艺和突出的工作业绩感染教育学生,激发学生技能报国、技能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三、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一)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引领

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学校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学校制度和学校文化等都是影响学校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其中,学校文化作为精神层面、价值观层面的管理因素,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校师生的思想言行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

因此,技工院校首先应该把文化建设放在学校管理的首要位置,要根据技工院校的办学性质和办学特色,把培育弘扬“三种精神”,特别是培育弘扬工匠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青岛市技师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结合学校实际把工匠文化作为学校的核心文化,制定学校工匠文化建设三年方案,以“匠心、匠制、匠艺、匠韵、匠语”建设为重点,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为研究、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

(二)以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托

学校制度建设是促进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对学校办学具有保障、激励、导向等作用。技工院校要制定好学校章程、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学生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和校企合作等各项规章制度。技工院校要将培育弘扬“三种精神”作为技工教育的鲜明特色和优势,将“三种精神”渗透融入学校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当前,技工院校要以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为抓手,创新校企合作制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要采取全日制、非全日制学籍注册等灵活入学形式,积极探索弹性学制,通过工学交替、校企双师联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根本

在培育弘扬“三种精神”过程中,教師的综合素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技工院校要把培育弘扬“三种精神”,特别是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作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纳入教师入职培训规划,完善培训课程体系。要在教师队伍中大力宣传劳动模范、优秀教师、首席技师、技术能手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

技工院校要完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考核评价中,将体现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工作业绩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

技工院校要加大教师到企业定期实习锻炼工作制度的落实力度。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鼓励企业劳动模范、技能大师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在学校建设企业大师工作室等。

2018年9月,青岛市技师学院和青岛市总工会联合创建了青岛市第一个劳模工匠联盟创新工作室——青岛市技师学院劳模工匠联盟创新工作室,邀请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周勇,全国劳动模范、青岛地铁集团尹星与山东省劳动模范徐丕兵老师等共同参与。三年来,工作室多次组织对校内外教师进行高端培训,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设计服务,组织编写一体化课程教材10多本,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劳模精神技工院校工匠精神
关于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促进振兴发展的对策研究
浅谈在新形势下供电企业如何做好工会工作
浅析企业如何弘扬劳模精神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