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技校为何如此受青睐?

2021-01-08 09:27赵 硕
职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高技能技工技师

赵 硕

在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近年来每年都可以见到两个火爆场面:一个是招生录取现场,来校报名的新生和家长络绎不绝,招生咨询电话接连不断,现场咨询者应接不暇,仅仅两三天时间就能完成全年初中生招生计划。另一个是一年一度的校园招聘会,总能吸引常州及周边地区数百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争抢,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学院这种招生和就业“进出口”两旺的良性循环成了近几年的常态。那么,学院为何如此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毕业生如此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呢?这得益于党和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和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强劲需求,也是学院近年来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坚持高端引领,提升核心竞争力,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培养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改革探索结出的硕果。

高端引领,打造现代工匠摇篮

学院改变规模过度扩张的做法,主动缩小在校生规模,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校生规模从人数最高近1.8万人,稳定在目前1万人左右的适中规模,并集中教学资源全力培养高端技能人才。

一是开展国际合作。2014年学院与德国埃尔福特培训中心(EBZ)签约,2018年与德国最大手工业协会(HWK)之一的南图林根州手工业协会签约,开展中德合作办学,借鉴引进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品牌——中德国际班。通过在国内和德国的专门教学培训,参加德国职业资格证书考核(IHK或HWK证书),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外企业实践经历、掌握世界最新技术技能、训练有素的高技能人才。目前,中德国际班已拓展到4个专业、2种学制、10个班、近300名学生的规模。

二是提升办学层次。2015年起,学院全面推行小班化教学,机电类专业每班学生严格控制在40人以下,并全面停办三年制中技班、中专班,2017年最后2个中级工班学生毕业,2018年开始,毕业生全部达到高级工和技师水平。学院集中精力专心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层次的高技能人才,逐步开发拓展技师班专业,“十三五”末技师层次在校生占比已达40%,争取到“十四五”末达到50%,将学院办成名副其实的技师学院。目前,学院正在尝试探索培养高级技师的新路子。

三是提高生源质量。学院多年来坚持设置并严格执行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且最低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提高了招录新生的文化素质。学院连续5年参与常州市自主单独招生,开设高技能人才创新实验班,在中考招生开始之前就吸纳了一批有志于技能成才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另外,学院还坚持招收高中阶段毕业生和外省市优秀毕业生,目前在校生中高中阶段和外地生源占比均达20%,学院培养的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宋彪和周春然,均为外省生源。

提升实力,培养高级技能人才

学院通过发挥世赛引领作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造提升实训教学设施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为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营造氛围,夯实基础。

一是扩大世赛效应。学院较早就接触了世界技能大赛这项高水平国际赛事,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2017年宋彪勇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金牌,并成为中国荣膺阿尔伯特·维达尔大奖的第一人,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学院坚持通过参与世界技能大赛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路,深入研究世赛理念、技能标准、评价体系,优化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推进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建,全面提升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提高师资水平。学院连续制订了3个三年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稳步提高办学软实力。484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34.8%,一体化教师占70.4%,硕士以上或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占比达41.5%,还有一批从企业聘请的高素质兼职教师。“十三五”期间,2人获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人获“江苏大工匠”称号,新引进的教师均具有研究生学历,还从企业直接引进了一批能工巧匠或在国赛或者世界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技工院校毕业生。在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中,学院7名教师获得一等奖。

三是提升基础设施。学院有重点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遴选为第44届、45届世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45届世赛云计算项目中国集训牵头基地以及45届世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中国集训基地。今年全面建成了建筑面积为7万平方米的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实训服务中心(学校二期),并由学院负责管理运行,汇聚了更多的优质资源。另外,今年还投资新建了康养服务专业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改造了轨道交通、智能制造、工业机械装调、焊接技术等多个实训中心,不断提升办学硬实力。

紧贴市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出口畅、进口旺”,就业好对招生的拉动作用显著,学院毕业生之所以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主要原因就是学院坚持紧贴市场开放办学,把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

一是加强专业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目前设置的专业有50多个,覆盖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其中省级示范专业8个,省级重点专业19个,市级示范专业17个。主持完成全国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成为全国主持项目建设唯一的一所技工院校。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技工院校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深化专业课程改革”项目中,学院牵头完成了工业机械自动化装调、数控车两个专业。

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学院坚持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 完善工学结合、校企联合育人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对接、教学模式与工作过程对接,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广泛开展订单班、冠名班、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推广等形式的校企合作,今年开办新型学徒制中高级班79个,为企业定向培养适用的中高级技能人才3 500多名。目前,建在常州市高技能人才实训服务中心的产教融合园已全面建成,正积极开展引企入校,争取引进社会资本,探索混合所有制建设运行及管理模式创新,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三是做强社会培训。学院坚决落实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并举的要求,明确职业培训在学院工作中的“主业”地位。制定相关制度,建立健全了職业培训工作机制,培训工作的内生动力逐渐形成,培训规模持续快速扩张,培训收入大幅提高,培训的市场化率和高端化率逐年提升。大量教师参与社会培训,走进企业,融入企业生产科研一线,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也促进了全日制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学院年职业培训和技能认定近5万人次,近5年培训收入年均增幅高达50%,2020年达到5 400万元。另外,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首家“全国技工院校师资研修中心”,近五年完成全国师资培训3 000余人次,为提升全国技工院校师资水平作出了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高技能技工技师
从技工到英雄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