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天气开始转凉的时候,许多从回忆中就开始存在的甜蜜味道就逐渐上市了。烤红薯、糖炒栗子、烤白果、冰糖雪梨、蜜枣、柿饼等等,这些食物不只是季节的代表,更是儿时的回忆,它们陪伴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季,随着时光的流转毫不褪色,依然坚守着那一丝丝甜蜜的滋味。
一进入金秋时节,糖炒栗子的香气就飘荡在闹市,总是挑逗着味蕾,勾起了食欲,忆起与板栗相关的悠悠往事,总想买些栗子回家炖鸡肉或排骨,让香甜美好的味道融进生活,板栗的香甜味道一直延续到冬季。
银杏叶子自秋风起逐渐转黄,然后结出果实——银杏果。银杏果也称作白果,可炒可烤可煮可炖,果肉软滑香糯。许多名家作品中都出现过白果的身影。
1972年冬,汪曾祺在给好友朱德熙的一封信中写道,因为办公所在地停电,他偷空回了一趟家,“一个人炒了二三十个白果,喝了多半斤黄酒,读了一本妙书。吃着白果,就想起了‘阿要吃糖炒熱白果,香是香来糯是糯……’”
朱自清在《说扬州》一文中,写茶馆门口兜揽生意的小吃时提到:“又有炒白果的,在担子上铁锅爆着白果,一片铲子的声音。得先告诉他,才给你炒。炒得壳子爆了,露出黄亮的仁儿,铲在铁丝罩里送过来,又热又香。”读这段文字,每每觉得那又热又香的炒白果就在面前,令人食指大动。
周建人在1934年秋发表一篇科学小品《白果树》,其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卖白果的情景:“白果担子挑来歇下,便发出镬子里炒白果的索朗朗的声音来,卖白果的人一面口中唱道:‘糯糯热白果,香又香来糯又糯,白果好像鹅蛋大,一个铜板买三颗!’”
张爱玲在《道路以目》中写道:“有一天晚上在落荒的马路上走,听见炒白果的歌:‘香又香来糯又糯!’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唱来还有点生疏,未能朗朗上口。我忘不了那条黑沉沉的长街,那孩子守着锅,蹲踞在地上,满怀的火光。”
如今街上已经没有炒白果卖了,但是家中可以制作白果的方式有很多,放入微波炉、烤箱或空气炸锅中不一会儿,喷香软嫩的白果就能吃上了。
小时候冬天放学后最期待的就是烤红薯的小摊了。一辆三轮车上有一个漆黑的大炉子,里面燃了红红的炭火,将红薯一块块架在炉壁上慢慢地烤。烤熟了的红薯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吸引了不少人驻足。烤红薯,可以说是一种最原始最简朴的吃法了。在寒风中捧一块烤得发烫的红薯在手,未及吃就已觉热乎乎的了。剥开乌黑的焦皮,露出黄澄澄的瓤儿,顿时,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放嘴里咬一口,软酥酥、甜丝丝的,太让人感到满足了。
冬日蜜饯——柿饼
柿饼,是柿子做成的蜜饯食品,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小吃。
富平柿饼以当地生产的传统名优柿子品种“富平尖柿”为原料,经过清洗削皮、日晒压捏、捏晒整形、定型捂霜等多道工序精细制作而成。“吊柿饼”是陕西富平县的传统。成熟的柿饼经过晾晒,一排排整齐地从架上垂挂下来,如一面面橘黄色珠帘,弥漫着淡淡果香。富平柿饼有四个特点,即甜、软、糯、无核。柿饼肉多霜厚,入口即化,甜美入心。
据《尔雅》,柿子有七德:“一寿,二多阴,三无鸟窠,四无虫蛀,五霜叶窠玩,六嘉实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古人门前种植柿子树寓意为:事事如意、万事如意。柿子蕴含的吉祥含义,被人传承。不少婚宴上,新人通常都会吃柿饼以求事事顺利。在富平县,柿饼加工是一项传统的手艺。
富平栽植柿子历史悠久,汉初就有栽植习惯。明代,富平柿饼的制作工艺已十分成熟。相传,当年朱元璋为生活所迫,靠乞讨度日,流落到富平北部金瓮山下,因食当地鲜美的大柿子才得以活命。朱元璋当皇帝后,便下令将那棵有救命之恩的大柿子树封为“凌霜侯”,并建庙永为纪念。万历年间,太子太保孙丕阳就曾以富平柿饼作为贡品进献神宗皇帝。明、清两代,富平柿饼曾充贡品。
富平大尖柿最宜制作柿饼,经过削皮、脱涩、软化、晒晾、整形等十几道工序精细制作而成,其感官指标优势强,口感好,品质极佳。
酸里带甜的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在有些地区又称糖墩儿、糖球。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起源于南宋,它将山楂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吃起来又酸又甜,还有些冰。
在宋朝年间便开始了古式的做法,《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冰糖葫芦品种众多,有山楂、白海棠、荸荠、山药、橘子以及加入豆沙、瓜子仁、芝麻馅的各种糖葫芦。咬一口,外皮脆脆糖壳包裹着里面多汁的鲜果,简单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冰糖葫芦的制作方法:
用料:白砂糖250g、水100ml、山楂、小番茄、蓝莓、山药豆
做法:
1.山楂洗净去核,小番茄、蓝莓洗净,山药豆上锅蒸熟;
2.将原料用竹签穿起来,可以山楂、小番茄混在一起串;
3.锅中放入白砂糖,倒入水,水刚刚没过白砂糖,搅拌至融化,转小火熬至糖稀起泡;
4.将糖葫芦串放入糖稀中转动一圈,均匀裹上糖稀,放入盘中晾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