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全科医学概论》教学改革初探

2021-01-08 11:55庞雪蕊刘峰李乐刘婷陈克侠高琴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全科价值观思政

庞雪蕊,刘峰,李乐,刘婷,陈克侠,高琴

(1.蚌埠医学院全科医学系,安徽 蚌埠 233030;2.蚌埠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3.蚌埠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安徽 蚌埠 233030)

“课程思政”理念是将育人中的“立德”“求知”相统一,现已成为当今高等院校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引领,多所院校积极运用该理念并付诸于教学实践[1-3]。特别是为社会培育“救人性命,仁心仁术”医学生的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理应具备高于他人的思想政治素养[4]。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合理融入思政元素,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政课程同行协同育人,形成新的课程教学方案。全科医学是国家为了扭转基层医疗骨干人才缺乏局面,加强基层医疗建设而新兴的重点发展学科,但现状是培养的医学人才屡屡出现违约的现象、服务基层的思想觉悟不高[5]。《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是医学生认识全科医学和奠定全科医疗思维的首门基础课程,亟需在授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如爱国主义精神、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育具备扎实的全科医疗知识、坚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崇高职业道德的基层服务骨干医学人才,极具现实意义[6-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级预防医学专业1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班7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班70名作为观察组。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教师沿用原先的教学大纲,予以对照组学生常规教学,以课程专业知识讲授和实践教学为主。

1.2.2 观察组 ①组建“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和重新确立教学大纲。由全科医学教研室教师与思政课专家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充分挖掘《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原先制定的教学大纲上,设置“课程思政”目标,重新确立教学大纲。“课程思政”总目标:树立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包括爱国主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和修养等。然后,针对各章节具体的课程内容,专家共同打磨制定适合本章节的“课程思政”目标[8]。②确定教学方案。每教学单元围绕教学章节的具体课程内容、“课程思政”目标、蕴含的思政元素这几方面,确定教学方案。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讲授法、课外实践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将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制定适合本章节的教学方案。例如,第九章全科医生的临床诊疗思维是《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单元,需要学生掌握如何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灵活运用全科诊疗思维方法。教师应用举例讲授、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等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和学生进行互动,将思政元素渗透、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共同完成一次“课程思政”教学,见表1。

表1 全科医生的临床诊疗思维“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1.3 “课程思政”教学考核指标

1.3.1 两组学生课程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以考试形式对两组学生课程知识的掌握进行测试,包括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两方面的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知识考核满分均为100分。

1.3.2 两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培育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两组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培育满意度进行对比,包括爱岗、敬业、诚信、友善4个方面,总共8个项目,分别为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职业目标,关注身心健康,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团队协作精神,正确评价新生事物的思想和方法,理解病人、学会沟通、解决问题。每个项目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选项。依次赋予5-1分,分数越高,代表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培育满意度越高,反之越低[5]。问卷调查回收率为100%,统计并计算各个项目满意度得分,满意度得分=(选择“非常满意”频数×5+选择“满意”频数×4+选择“一般满意”频数×3+选择“不满意”频数×2+选择“非常不满意”频数×1)/各组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基本情况比较 两组学生在性别比(男/女)、年龄、入学成绩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基本情况比较

2.2 两组学生课程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上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课程考试成绩比较 单位:分

2.3 两组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培育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培育满意度高,在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职业目标,关注身心健康,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团队协作精神,正确评价新生事物的思想和方法,理解病人、学会沟通、解决问题这8个项目上,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课程思政”理念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思想政治中的“大道理”,通过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和亲和力的融入课程教学中[9]。经过我国高等院校专家学者不断努力探索,开展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如安雷雷等[10]在《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中合理引入思政元素,孙建平等[11]思考如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有效途径,上海健康医学院的专家学者们亦在积极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上付诸思考和努力等[12],这些教学改革均取得初步成果。

表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满意度得分比较

本研究结果示观察组学生的课程知识掌握程度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满意度高,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分析原因如下:本科阶段学生学习特点为求知欲强,情绪和情感体验丰富且发展迅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课程思政”理念顾及学生学习特点,避免以往思政课堂上单一、灌输式教育[13],教师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思政元素渗透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接受思政教育,从而提高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满意度,达到“立德”目的。此外,在思政元素引入下学生学习行为得以规范,此举有效激发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度和钻研动力,同时,强化了实践学习中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主动为社区居民解决健康问题,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践行,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得以提升,达到“树人”目的。由此可见,“课程思政”独具优势的表现在于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渗透蕴含于其中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时感受思政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制度保障是重中之重,这需要各院校设计出一套跟得上时代发展和符合院校特点的制度规范,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持续良好运行;其次,师资队伍处于核心地位,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第一线,丰富教师思政内涵十分重要,应确保教师自身思政素养的正确性、丰富性和灵活运用能力[14];再次,仍需继续完善评价考核机制,例如加入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等,除评价考核近期教学效果之外,考虑长期追踪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的专业表现和思想素养[15]。总之,“课程思政”值得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继续总结、丰富内涵和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全科价值观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