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
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往来不断加深,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被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吸引,来华学习和交流的留学生迅速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共有196个国家的492185名来华留学生,其中亚洲学生占59.95%,非洲学生占16.57%,欧洲学生占14.96%,美洲学生占7.26%,大洋洲学生占1.27%;在亚洲来华留学生中,来自韩国的留学生超过5万人,来自泰国、巴基斯坦、印度的留学生均在2万人以上[1]。
来华留学生教育不仅是体现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宣传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来华留学生不断增多,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认同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提升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不仅能促进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对外宣传,也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认同的重要途径。同时,对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的深入把握,能够为提高和改进相关教学和管理服务提供依据。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4年共有来自178个国家的超过11万名留学生在我国高校或科研机构学习,是新中国成立至该年以来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绝对数量增加最多、生源国数量最多、就读学校数量最多的一年[2]。此后来华留学生数量稳步增长。正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吸引许多学者开始关注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问题,并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本研究基于CNKI(中国知网)提供的数据,对2004年至2018年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以期获得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清晰认知。
“认同”对应英文单词“identity”。在汉语中,“认同”有归属感的意思,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文化认同可分为四个层面,即对文化本体、家庭及家族血缘关系、自身文化体系、异文化的认同[3]。文化认同是长期生活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形成的对该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其核心是对该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可[4],同时也是个体对一种群体文化的尊重、理解、接纳和吸收的过程[5]。有学者认为,文化认同是指个体与某种文化中主流成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相似或一致的程度[6]。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中的身份认同问题日益凸显。有学者研究了人们在异文化中的适应过程,认为对个体作为某个群体或文化一部分的感觉即文化身份,而跨文化身份表明个体超越其原有的文化,适应新的文化并获得对两种文化的理解,在此过程中个人形成了一个超越狭隘的团体利益、理解并认同他文化观点的世界观[7]。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是教育者、管理者尤其关注的话题。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是一个繁复且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不同文化背景的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学习和接受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研究者从不同维度进行深入探讨。
本研究从CNKI数据库中使用高级检索功能,检索主题为“文化认同”并含“留学生”,时间范围为200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检索到168篇文献(包括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期刊论文、国际会议论文、学术辑刊论文)。通过剔除与本研究主题不相关的部分文献(如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我国留学生在国外的文化适应,留学归国人员的文化认同,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认同解读等),最后保留与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相关的136篇论文作为样本。
本研究主要利用CNKI提供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对论文发表量、文章类型及来源、获基金项目资助、被引频次等情况进行统计;使用Note Express软件对数据进行信息提取,获得高频关键词;最后对文献资料进行主题元分析。
发文量能直接反映研究者将文化认同这一视角引入来华留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的具体情况,以及研究者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及产出情况。从2004年至2018年的文献分布看(见图1),相关研究的前期发展较为平缓,但2011年之后发文量急剧增长, 2018年的发文量最高(近30篇)。原因在于这一时期我国明确提出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时代课题,文化发展的问题得到了高度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2011年,来华留学生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长10.38%,同时接收留学生的单位也增加了40所[8]。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对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的关注度得到明显提升。
图1 论文的年度分布
从文章类型看,期刊论文最多,其次是硕士学位论文(见表1)。从硕士学位论文的单位分布看,排前五名的高等院校如广西大学、暨南大学等(见表2),都是国内较早开展留学生教育的大学,其留学生教育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表1 论文的类型分布
表2 硕士学位论文的机构分布(前五名)
论文获得各类基金项目资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论文的学术背景和论文质量。在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研究的相关文献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有11篇,占8.1%(见表3)。说明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研究虽然已经受到了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项目资助单位的重视,但获得资助的数量偏少,相关研究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表3 基金项目资助情况
相关论文按被引频次降序排列,发现《在渝泰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等论文具有较高的被引频次(见表4)。具有较高被引频次的文献以硕士学位论文居多,说明相关研究还缺少资深学者的重视与介入。
表4 被引频次排名前十的文章
由于不同文章对于同一关键词的使用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笔者将意思相近的关键词进行合并,以确保关键词统计的准确性和数据分析的有效性。如将“中国文化”和“中华文化”合并为“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合并为“中国文化认同”等。根据文献搜索的范围进行筛选,本研究只选取研究对象为来中国学习的留学生,故将“留学生”和“来华留学生”合并为“来华留学生”。经过整理共得到368个关键词,词频范围为1~44,频次大于且等于3的关键词有26个(见表5) ,占关键词总频次的35.9%。
表5 高频关键词统计
从高频关键词的统计情况看,相关研究的研究对象包括来华留学生以及华裔留学生、东盟留学生等,研究内容包括认同、语言和文化等方面。关于认同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认同、身份认同、自我认同;关于语言方面的研究包括汉语学习、对外汉语教学、学习动机;关于文化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跨文化适应、跨文化传播、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文化融入等。统计结果表明,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研究的重点突出,但还有待进一步检视该领域的具体研究内容,因此,需要依据高频关键词统计分析提供的线索,进一步对相关文献进行主题元分析。
对相关文献的主题元进行梳理,笔者发现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具有多面性、融合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导致相关研究具有多维视角[9-10]。文献调研表明,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在微观层面,学者们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对留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韦歆从留学生对管理的认同度证实,留学生的文化认同与其对管理的满意度呈显著相关,进而对高校在管理理念、制度、教学以及住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和改进的对策[11]。高一虹从语言、娱乐、价值观和行为四个维度开展了留学生文化认同的问卷调查[12]。肖耀科等从学业、心理、环境、人际交往和文化认同等方面对东南亚来华留学生进行分析,发现他们存在双文化和多文化认同现象,这一现象有利于提高留学生的文化适应水平[13]。冯丽萍等从中国人、中国文化、认同行为等方面对来华的美国华裔学生进行了研究[14]。石彤喆基于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不同政治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对中国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评估中国文化的传播过程和效果,发现留学生的身份、观念和文化背景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影响,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都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15]。
在宏观层面,有学者认为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附加在他们本国的文化传统中,学习者根据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随意切换需要的那种文化观念。来自同质文化(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留学生更容易接受中国文化,形成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而来自异质文化(与中国文化差异比较大)的留学生,在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与日俱增的时代背景下,开始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对中国价值观念的认同[16]。陈世联从文化多元的视角研究文化认同的取向问题,倡导“他者原则”“互动原则”“文化多元”,反对“普适性原则”“文化霸权”“文化中心”[17]。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韩震认为,认同问题与社会问题甚至社会冲突有着密切联系,华人和华侨所处的环境能够让他们深刻感受到认同问题的重要性。他提出,研究该类人群的文化认同应该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讨其“多重文化认同”,包括族群身份认同、社区和国家身份认同、生活方式认同、价值观和文化取向认同[18]。焦丽萍认为,文化认同不仅体现为个体融入目的语文化环境,还包括对异质文化的认可和接受[19]。
学术界一致认为,关注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不仅有利于在国际上推广汉语教育,而且还对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作为一门新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探索中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具有多学科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其理论体系包括传统的语言学习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语言教学法等,还融合了一些跨学科的理论,如建构主义、传播学和心理学等。近年来,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
1.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研究。中国文化渗透在汉语教学过程、学习效果和授课方式中,学者们针对近50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如教学绩效、汉语师资、教学大纲、教材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把握好中国文化的教学问题,对不同教学方式的探讨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朱昱晟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应遵循四种模式,即听说读写、专门课程、生活实践和角色扮演[20]。周旎阐述并分析了传统、现代、单一和多元四种文化教学方法,认为教学法要与时俱进,方法的使用不仅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还要发挥其整体作用,建议结合多种文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21]。谢静在对外汉语文化专题教学中巧妙地融合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22],其实证研究得到了良好反馈,为拓展文化专题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2.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认同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东南亚学生和华裔学生的汉语学习及比较研究。华裔学生与非华裔学生对汉语的认同存在差异。王爱平从学习动机着手研究,发现华裔学生学习汉字与汉字文化的动机较强,对他们而言,学习汉字不仅仅是为了跨文化交际,更重要的是对出于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兴趣[23]。单韵鸣等从认知角度进行研究,发现华裔学生在汉字习得中表现出很强的字感意识,他们保留着一些汉族人具有的认知和思维特点,在汉语学习中讲究从整体到个体、从大到小的顺序[24]。戴萍萍的研究表明,东南亚华裔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来自对自身华人身份的认同,他们学习汉语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选择与他们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相关的元素[25]。高维认为,中国文化认同感能够正面强化汉语学习效果[26]。申莉提出,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来华留学生文化教育教学之纲,以中国文化内容为准则,对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建构语言和文化的统一体[27]。
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机制,文化适应的过程与文化认同在动态变化中互相影响。对于留学生文化适应问题,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从不同角度探讨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徐筱等以Lysgaard的 U曲线模型和 Berry关于文化适应的四个维度为基础,从学习动机、语言水平、生活习惯、文化认同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研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28]。魏崇新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和文化适应理论,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文化适应的四个维度(语言、生活、心理和文化)对来华留学生的适应情况进行了考察[29]。王冬燕等用建立分类回归树的方法,对来华留学生的社会适应、心理适应和学习适应进行探讨,提出影响适应的重要因素为社会服务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同时,他们认为来华留学生的适应水平受到学校软硬件条件的影响[30]。
2.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范祖奎等从文化适应和文化冲突的角度,对中亚留学生的语言、学业、生活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如努力学习汉语突破语言障碍,开设师生交互式学习平台,以老带新,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加强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等[31]。研究东南亚来华留学生及华裔来华留学生的文章比较多,这是因为来自东南亚地区的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开展相关研究的需要更迫切,样本获取更便利。而华裔学生与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很深,这一群体的汉语学习动机和文化认同程度比非华裔来华留学生更为强烈。亓华等分析了来自越南的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情况[32]。李贵苍分析了来自美国的华裔留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的多重性[33]。冯丽萍等对来自美国的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问题进行了探讨,发现这部分留学生的性别差异和汉语水平差异对文化认同具有显著影响[14]。袁素华等分析了来自欧美国家的华裔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的“淡漠”现象及其原因[34]。
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和主题元分析,发现2011年之后,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相关研究发展较快,在文章类型和来源上以期刊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居多,留学生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的高校开展的相关研究居多。同时,相关研究颇受青年学者(如硕士研究生)的青睐,一般采用研究周期更长的实证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心理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研究,很多学者借鉴跨文化交际理论对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进行剖析。文化认同、国际汉语传播和跨文化适应是相关研究的主要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研究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开展。
1.对相关研究的重视不够。2004年至2018年,关于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的论文仅136篇,相关研究成果不多。获得基金项目资助的情况也表明,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学术界,对这类研究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2.相关研究缺乏对研究对象的动态性和系统性把握。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随着他们对中国文化的频繁接触而加深,是一种动态的认知、接纳过程。同时,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目前对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进行的连贯、系统的深入探讨非常少,研究的延续性和整体性缺失,对于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动态性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发掘。
3.研究视野狭窄。在研究视角上,大多数文献局限于传统的语言学、二语习得、教育学、跨文化交际视角,从传播学、跨文化传播、建构主义等视角开展的探讨较少。随着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和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彰显,相关研究不能固步自封,受限于西方现成的几个理论参照,需要积极适应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发展与新变化,拓宽研究视野,进行深度挖掘。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上,大多数文章局限于微观层面的教学方法探讨,宏观层面的研究开展得较少,如对外汉语语言政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中国文化教材编写、中国文化教学大纲制订等方面,少有人涉猎。来华留学生文化认同和对外汉语教学相辅相成,相关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需要进一步拓展。
4.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相关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定量研究,深度访谈等定性研究较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更是少见,同时定量研究中缺乏有大样本验证假设模型的深入探讨。由于大多数高校的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来自同一国家或地区的留学生数量不集中,加上留学生掌握汉语的层次差异,导致取样难度大,样本量普遍偏小。此外,目前学术界对留学生文化认同的内容结构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涉及的问题维度各不相同,不同研究话语如何对接成为问题。
5.需要加强对国外相关研究的借鉴。目前的研究大多是通过孔子学院和汉语教学等方式探讨如何加强文化传播,对于如何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运用于国内的探讨匮乏。需要借鉴国外文化传播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传播方式,创新中国文化传播的方法和手段,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体系。
1.关于文化认同的地域性研究将取得新进展。在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播,是推动和加强中国文化国际化传播的重要方面。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对社会文化的差异性、艺术性和地域性的价值考量,对外汉语课堂只是机械、单一和刻板地讲授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和沉淀,包罗万象,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于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各个方面。重视对地域文化的推广将更加有效地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内涵的认同,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发展方向。
2.体验式的文化认同研究将获得新突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学习。过去利用视听材料进行单向传输的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学习需要,各种互动式教学场景的投入使用,使得信息内容的单一输入模式进化为人机交互的在场体验模式,更能帮助留学生学习、理解、接受和认可中国文化。如以现代仿真技术构建中国历史文化场景,将形象生动、身临其境般的生活场景展现在留学生面前,通过使人沉浸于高度仿真的场景获得在场体验,信息获取从平面、单一变得多维、立体,从而有效实现受众对目标内容的“悦纳”,这将极大地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技术性革命和创新。
3.来华留学生的管理与服务研究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多数来华留学生缺少中国文化知识和适应中国社会环境的社交技巧,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应重视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问题,加强管理与服务,帮助他们克服社会交往和生活适应方面的困难,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增进对中国校园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应本着对不同文化兼容并包的原则,开展精细化管理与服务,将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开放包容的服务理念和精细化的管理策略将会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