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镇南台小学 康彩英
接受教育是我们每一个公民所享有的权利,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这其中不仅包括有我们所熟悉的素质教育和全面教育,还有一些针对特殊儿童所开展的特殊教育,对此提供了送教上门服务。特殊教育开展的时间较短,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等不够成熟,要想落实送教上门,将特殊教育送到每一个特殊儿童的家中,让孩子能够接受知识,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就必须要结合特殊教育开展的现状,发现送教上门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使特殊儿童能够接受正规的教育,实现特殊教育的有效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特殊教育事业的关注度相较于以往有着很大的提升,特殊儿童的入学率呈现出了一种逐年增长的趋势。现阶段,仍然有大量的特殊儿童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进入到学校之中学习,送教上门实践的开展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当前的“送教上门”处于探索阶段,各个省市在送教上门的对象、形式、实践、内容等方面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差异很大,内容也不够具体,具体的实践过程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特殊儿童无法享受国家正常的义务教育,他们由于自身或者是家庭等因素的影响,难以进入学校之中学习,送教上门的开展能够提升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入学率。送教上门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更多地体现出了对于特殊儿童救济性的义务教育,这一教育形式,通过教师为特殊儿童以及家庭提供所需的教育服务来改善特殊儿童的情况,缓解家庭的压力。
1.送教对象选择流程不合理。我国送教上门特殊教育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当地性残疾情况较为严重的儿童,但是却有一部分原本可以进入到学校之中学习的学生家长也在申请送教上门的资格。由于相关部门在筛选送教对象的时候未能将家长提交的信息和资质审查有效地结合,使得一些送教上门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办理,在此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家长行贿教育人员的行为,进行有偿的送教上门服务。送教上门对象的界限不够清晰,只是说“障碍程度较重”对此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只是按照自己的规定选择送教对象,再加上审核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使得送教上门难以发挥本身的价值。
2.缺少对于特殊儿童家长的教育。“送教上门”针对的是特殊儿童,由于“送教上门”的时间十分有限,带给学生的教育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特殊儿童和家长接触的时间最长,家长对于他们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当前针对特殊儿童家长的教育和帮助十分欠缺,难以利用家长的力量去巩固送教上门的成果。而且家长的言行举止以及价值观念等对儿童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随意,而送教上门后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长是辅助特殊儿童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因此针对特殊儿童家长的教育应有所增加。
1.送教教师队伍建设不够规范。送教教师队伍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送教上门的质量,我国在送教上门过程中对于送教教师队伍的建设缺少统一的标准,我国尚且处于送教上门的摸索阶段,没有一个可以效仿和学习的对象,当前的送教教师基本上都是以特殊教育的教师为主,只有极少数的地方有一些普通教师参与进来。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正确的指导模式来规范送教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送教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够发挥送教上门的真正意义。
2.教师对送教工作和学生了解程度不足。当前的“送教上门”主要是由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发起,有一些一线的教师参与进来,教师对于送教工作的了解十分欠缺,还有一部分送教教师对他们所要送教的特殊儿童了解也是少之又少。一些特殊教育学校的送教教师对于特殊儿童的了解来源于实际生活,对于送教工作的理解来自文件的理解。他们很难做到在开展送教上门服务之前就十分了解送教工作的内涵和特殊儿童的需求。
3.送教教师专业能力欠缺
普通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特殊儿童讲解文化知识,特殊教育教师对于特殊儿童教育的经验较为丰富,但是,作为送教上门对象的特殊儿童,相较于就读于特殊学校的儿童而言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这些儿童在理解能力、认知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教师要利用专业技能为特殊儿童和家庭提供帮助,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够确保送教上门的有效性。
4.送教内容过于混乱。“送教上门”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对特殊儿童的生活带来帮助。由于特殊儿童自身所存在的特殊性以及差异性,这就要求在送教内容的选择上也需要立足儿童实际,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1.规范送教对象的选定程序。送教上门活动对象的选择是确保送教上门质量的关键,现阶段需要广开权限,让家长都能够参与进来,有申请送教上门的机会,在筛选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家长网络申请、实地集中申请等多种方式。在此过程中需要了解当地特殊儿童的真实情况,可以主动的送教上门,相关部门需要帮助符合条件的家长填写资料,对于符合要求的特殊儿童制定送教计划,通知家长是否通过审核,让家长做好相关的准备。
2.制定“送教上门”的长效执行机制。送教上门活动并非一种偶然性的送教服务,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指标,这就要求在送教之前就需要深入到特殊儿童中,了解特殊儿童的基本信息,例如年龄、性格、喜好等,基于这些制定个性化的送教方案,突破固定化的送教模式,在每次送教上门结束之后需要收集家长的反馈,可以从孩子的动作行为等方面分析他们的接受程度等,不断地调整送教内容和方案,可以选择以一个学期为期限,考察孩子送教前后的变化,还需要对参与到送教活动中的人员进行评价,规范送教上门活动,形成一种系统化的长效执行机制。
1.完善送教教师队伍建设。现阶段我国送教教师队伍的组成十分单一,送教教师队伍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送教工作的质量。送教工作的参与者不能局限在特殊教师以及普通教师身上,还可以适当地加入医疗工作者、评估专家、社会爱心人士等,这就要求在送教过程中需要明确各个人员的分工,只有明确指责,分清主次,才能够实现高效的送教成果。要想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送教队伍,就必须要对让评估人员对特殊儿童进行评估,然后再由普通教师为儿童讲解文化知识、医疗人员提供康复计划、社会爱心人员送去温暖,特殊教师进行专业化的指导,这样才能够实现送教上门的有效性。
2.提升送教教师专业化水平。送教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高低决定了送教上门的质量,参与到送教活动中的教师需要有超前的意识,不能歧视特殊儿童,教师要将儿童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起来,制定完整的送教计划,让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爱与温暖,而不是将送教上门当作一种任务,只需要机械化的完成。送教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医疗认知、常识认知等,可以做到言传身教。送教组织可以对于教师进行相关的评价,可以采取集体互评、家长反馈等形式,进而了解送教教师的表现,还可以发挥社会力量,让一些当地的志愿者参与进来,通过这样的形式提升送教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利用科技手段,扩宽送教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科技与教育相融合的趋势越发的明显,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在送教上门活动中,引入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送教质量。在送教上门过程中一些孩子的情况不太乐观,他们不愿意身边出现陌生人,对于教师的存在十分排斥,送教的情况与预期不符,但是送教时间十分紧迫,一部分教师会感到十分疲惫。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开展网络化的送教服务,通过在线视频进行实时沟通,这样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向教师请教,家长在遇到难点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在线咨询,这样的直观接触与网络沟通相结合的形式,对送教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进行农村小学送教上门问题和对策的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特殊教育需要立足特殊儿童的实际,开展个性化的送教上门活动,这样才能够让特殊儿童感受到温暖,确保特殊儿童享有教育的权利,为儿童枯燥黑暗的生活带来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