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学校(天津一中分校)齐 珣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制定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引发了全国教育理论研究者与一线教师的关注与讨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基于语文课程性质将其概括为:“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和建构的语言能力和素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思维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采用了这一表述,此后成为众多研究者讨论的理论起点。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语言能力、个人审美、文化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更加具体而广泛的要求。课文《回延安》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师通过精读文本和巧妙设计,力求打造“共生、开放、高效”的课堂生态,实现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回延安》的文本特点突出,是一首带有陕北“信天游”风格的现代诗。
首先,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陕北的地方风物尽收眼底,“宝塔山”“红窗花”“黄米饭”“羊羔羔”等民俗文化符号建构了一个完整的诗境。学生由此可以了解地方民俗魅力,感受革命情怀。其次,“信天游”的语言形式生动直接,是一篇适合展开朗诵教学的诵读型文本。最后,就诗篇本身而言,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结构上层次鲜明,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意识。
在充分进行文本细读后,笔者设计了“小组合作式朗读”环节,五个小组的代表抽取对应编号,决定小组的朗诵段落,并回到组内进行这一段落的排练设计。设计这一环节有三个优势:一是各组学生有了合作的明确任务;二是在设计重读、停顿、语速的时候,势必会关注到语言本身,如动词的巧妙使用(搂、抓、贴、扑……)等;三是“合作式朗诵”克服了单人朗诵的单调、尴尬,同时文本洋溢出的热情喜悦也与合作展示相契合。
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中,“审美鉴赏与创造”层面显然是语文教学的深层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对《回延安》的初步理解和讨论,展开“合作式朗诵”,让他们在其中感受诗歌的美,并创造排练出美的朗诵,可以说达到了审美层面的提升。生生互评环节也让学生置身于鉴赏美、追求美的课堂,生成更有操作性的朗读意见,品味语言之趣。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就《回延安》而言,概括作品的内容对“有心人”而言绝非难事,甚至主题情感也可以一步到位地概括为“对延安及百姓的爱,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爱”。但关于“形式的奥秘”则需要有意识地关注和讨论,这也是深入探究文本的重要入口。
在课堂上,笔者首先提出了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作者用到了哪些出彩的写作手法?接下来又提出:大家关注作者在词语的使用上有什么特殊之处吗?学生关注到叠词的出现,如羊羔羔、树根根、几回回。找到这些叠词则可以归纳出“信天游”的用词特点。同时借助上一环节的朗读,学生能读出一种亲切质朴的口吻。
最后,让学生思考“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前后两句之间的关联。为什么写完“羊羔”就写“我”呢?学生由此能看出延安对“我”的养育之恩,犹如母亲一样。这也引出了全文的知识点——比兴手法的运用。比兴的“比”即比喻。回到例句来看,用“小羊羔吃奶”比喻“我”在延安的成长。而比兴的“兴”,引自朱熹的观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前一个句子担当着引出后一个句子的作用。这一传统上溯至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今天,它依然是民间小调中常见的表达形式。比如“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这里稍作停顿,由学生填出“山”字,意在关注到前后的比兴关系,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一手法的写作规律。
在练笔环节,为了避免课堂气氛凝滞尴尬,笔者采取做好诗就主动展示的方式。采取展示可为小组加分的机制,既避免了时间上的统一限定,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桌课件课程表,早睡早起学习好。”“千呼万唤起床慢,争先恐后把题算,狼吞虎咽吃午饭。”率先写好的学生就以题诗的形式书写在黑板上。就上面两句而言,笔者肯定了押韵、句式整齐的优点,并提出优化的方向,比如第一句用到了“兴”,但“比”的关系不明显。同辈的现有成果会给他们自信,这种交流方式让现场的创作热情逐渐高涨,写作质量也有所提高。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首要内容,也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素质要求。《回延安》“俗、巧、真”的创作特点为学生动笔操练写诗降低了门槛,激励学生去参与一场诗歌语言的游戏。在这一层面进行听、说、读、写的多重训练,能够让学生提升语言运用的敏感度,将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写作中,在规定情境中有效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在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学生从美国记者斯诺的视角认识了延安。根据这一认知背景,笔者借助课件准备了诗歌中提到的相关图片,如宝塔山、白羊肚手巾、窑洞窗花、窑洞土炕等。此外,班上有两个学生来自山西和陕西,在朗读环节,他们分别用方言朗读了作品,还原了原汁原味的陕北风韵。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诗作的细节,这两个学生也做了意料之外的补充。他们指出,叠词在他们的家乡是常用的表达方式,可以看出作者对延安地域文化的真实还原。方言里含有很多关于汉语特点的知识,对他们二人来说,用方言朗诵的过程,既是地方文化的输出,又是批判思维的训练。在此之前,这两个学生对用方言朗诵有些抵触,觉得很“土”,大家“听不懂”,但当大家投以羡慕的眼神和热烈的掌声时,他们内心对家乡方言是充满自豪感的,大家都实现了审美能力的提升。显然,班级同学的肯定也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理解。
为进一步营造有陕北地域文化特色的课堂氛围,笔者选取了“陕北歌王”王向荣老师的一段《白马调》,向学生播放了这段演唱视频。在授课的主体探究环节,我们已经明确诗作中的比兴、夸张、押韵、字数规律等陕北特有的“信天游”元素。在这里通过一首真正的“信天游”让学生对照阅读,进一步认识到作者贺敬之借鉴了什么,又进行了哪些创作。我们熟知的《东方红》旋律本叫“白马调”,只因为歌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广为传诵,才改名为《东方红》。在战时,曾有“骑白马,跨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的填词被流传收录。由此可见,学生的大胆创作正与“信天游”的创作本质不谋而合,在这节课上,每个动笔创作的学生都是对“信天游”文化的一种感受与传承。
2017年的“新课标”中指出了“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重素养,强化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素养要求。
那么,如何在《回延安》的教学中强化思维的训练呢?在欣赏唱段之外,笔者将歌词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找出学过的写作手法在“白马调”中的体现。“白马调”的歌词被视为一个新的文本,学生唯有阅读新材料,与《回延安》作比较,通过知识的迁移才能获得探究成果。“东方红,太阳升”比喻毛主席的领导像红太阳,又用自然界的太阳引出人民领袖毛泽东,这是较为标准的比兴手法。将两则材料对比阅读,推导出自己的结论,可以有效地检验他们对比兴手法的理解,进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回延安》这堂课上,笔者欣慰地感受到学生自信的朗读、认真的聆听、大胆的写作和有条理的发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包括了四个方面,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深切体会到这四点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也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要有更加开放的视野和行之有效的方案,把学生个人的全面成长放在首位,在课堂中教会学生准确自如地运用好语言工具,在比较、推理、概括中强化思维在言语层面的运用,建构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的鉴赏空间,投入到对地域文化、对大自然和对生活的热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