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失范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成因及控制策略研究

2021-01-08 11:26■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朋辈诚信学术

■李 玲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承担着传授知识和全面育人的社会使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屡屡发生学术不端事件,如“湖南大学研究生刘梦洁硕士论文抄袭云南财经大学教授论文”“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两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高度雷同事件”等。许多在校学生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起点就因种种原因产生了学术失信问题,进而对其科学研究生涯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关于学术失信行为的界定,中国科学院于2007年2月26日发布的《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中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阐述: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有意做出虚假的陈述;损害他人著作权;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1]。对于大学生而言,学术失信行为更多地体现在考试行为、学术报告、课程作业、论文等方面。大学生个体发展尚未成熟,可塑性强,其行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同龄人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的剖析不应局限于对个体因素的解析,从多个案例来看,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的产生与该群体所处的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研究大学生学术失信问题中需要结合个体及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综合分析。

在研究个体偏差行为的成因时,社会失范理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失范”一词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引入社会学研究中,他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指出,“我们所要揭示的失范状态,它造成了经济世界中极端悲惨的景象,各种各样的冲突和混乱频繁产生出来”[2]。涂尔干的社会失范理论认为社会结构的变动导致了失范行为的发生,而社会规范是社会结构最重要的方面。默顿对涂尔干的理论进行了发展,他认为,“失范的根源就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的张力结构”[3]。据此,社会失范在宏观层面可以理解为社会秩序发生偏差、发生社会解组的状态,在微观层面可以理解为社会成员个体行为的不受控。大学生群体发生的学术失信问题本质上与社会失范理论所阐释的问题一致,应用该理论对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的成因展开剖析,从而寻找到合理的控制策略,推动净化高校学术环境,促进大学生学术科研的良好发展具备可行性。

二、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宏观层面:学术秩序解组导致的学术控制缺失

根据涂尔干的观点,社会解组是社会失范现象产生的重要诱因。社会解组是社会规范的瓦解,在科研领域可以解读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对科研工作者约束力不足的现象,学术解组导致了学术失信行为的产生。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下,针对大学生学术规范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控制力不够,学术管理主体对大学生学术活动的制约效力欠缺是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的重要诱因。

1.学术规范制度控制力不足

当前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处于控制力弱化状态。一个规范的、良性的学术氛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学术活动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反之,将会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国家科学研究的良好生态。高校学术研究正迅速进行更新迭代,在此情况下,学术规范领域控制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强制效力不足和制度规范不全面、不及时等方面。一方面,学术领域的相关制度多以“意见”“通知”“规范”的形式向社会发布,尚未进入立法程序,其在强制力方面远不及法律的约束效力高。在社会文明程度还未达到一定高度时,人们的行为有赖于严苛的社会规范加以调适。学术领域的规范化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加以约束,就极易出现学术失控状态。另一方面,目前高校的学术规范制度对有可能产生的学术失信行为仅从宏观上予以框定,在很多细节方面规范不到位。此外,相应的学术规范制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往往是在新的学术失信行为爆发后,才会对旧的规范没有提及的方面进行补充,或者是对旧的规范实施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补充。这种情况让很多学生抱有侥幸心理,同时也给发生学术失信行为后的处罚带来难度。

2.学术管理主体制约效力欠缺

大学生学术控制的缺失还体现在高校学术管理主体的制约力不足,这里的管理主体主要是高校学术机构和授课教师。一方面,高校学术机构作用发挥不明显,相关管理机构对在校大学生学术科研行为的监督不到位。很多高校学术委员会处在被动监督的地位,针对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现更多依靠事后查处,而非主动筛查,这使得很多学生抱有侥幸心理。另一方面,授课教师在大学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方面的教育与指导不充分,对开展具体学术行为的各项规范普及不足,学生们可能对学术规范的具体要求尚未完全掌握就盲目地开展学术研究,从而发生学术失信行为。部分高校授课教师过分看重考试的分数或者学生论文的发表数,而忽视了在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不了解相关规范的情况下提交了不规范的学术报告或论文,这不仅仅对个人的学术研究生涯产生不良影响,也对学生所在学系、所在学校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急需加强大学生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

(二)微观层面:学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的矛盾

微观层面的社会失范是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不认同并出现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的情况。同样的在学术领域可以理解为科研工作者对学术规范的忽视或直接破坏。根据默顿的观点,大学生群体之所以产生学术失信行为是其获取学术收益的“文化目标”与实现学术目标的付出这一“制度化手段”之间存在矛盾。大学生的“文化目标”就是完成学业,获得学位,但是在此过程中,他们希望付出的往往达不到实现“文化目标”所要求的,因此会用超出自身能力的方式去实现学术目标,从而产生学术失信行为。

1.个人道德失范,造成对“制度化手段”的无度使用

当前正处在社会急速转型时期,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内在结构正发生巨大变化,多元价值观念正在生成,原有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对个人行为的控制力趋于减弱,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出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道德水平出现下滑,因而对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学术成果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一方面,失信行为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处在“诚信危机”之中,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下,大学生们也很容易产生失信行为;另一方面,家庭道德教育有一定缺失,很多家长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不重视,导致其思想出现偏差。另外,学校教育对学生们道德素养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但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大学阶段教育都以文化课成绩评判学生,这样的应试教育模式催生了唯分数论的学生思维模式,大学生们的诚信意识相对薄弱。

2.功利性的学术导向,造成对学术成就的无度追求

大学的不断扩招使得大学生的数量持续增加,大学生们初入校园就面临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一旦缺乏正向引导就很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开展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出现功利主义的趋势。基于"理性选择"的考虑,社会人会选择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收益。大学生的学术能力体现在创新能力、知识储备、科学研究等方面,目前很多大学生的学术能力与高度膨胀的欲望不相匹配,在这种逐利心理的驱动下,同时又缺乏外界控制的情况下,个体必然会选择利益最大化的行动,当每个个体都想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化的学术利益时就产生了学术失信行为。大学生们在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时会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开展学术活动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是进行学习和研究及学术能力培养过程中花费的时间、精力,间接成本主要是实施学术失信行为时受到的惩罚成本,当其认为开展学术研究付出的直接成本较高,而采取不规范学术行为付出的惩罚成本又比较低时,就极有可能出现学术失信行为。

3.朋辈群体的负面示范,造成对学术失信行为的重复与模仿

朋辈群体是非正式的首属群体或初级群体,指年龄与社会地位相近者的结合体[4]。大学生们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发展成熟的阶段,他们从踏入校园,就面对如何融入朋辈群体,并从中获得社会资源,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朋辈群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有着深刻影响,甚至超过了家庭和学校对他们的影响。个体的行为通常是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模仿习得的,大学生在学术领域的表现很多时候来源于对朋辈群体的观察和模仿。当朋辈群体中大部分人能做到学术规范并努力开展学术研究时,他们就起到了正面的示范作用。当同龄朋辈群体中屡屡出现学术失信行为,并以此获利,将会对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和学术行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从而产生错误的重复和模仿行为。因此,我们需要探究如何发挥朋辈群体的正面作用,引导大学生正确开展学术研究。

三、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的控制策略

基于前文的分析,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的成因既是宏观层面学术秩序解组的结果,也受到微观层面大学生个体的学术文化目标与其实现目标的“制度化手段”之间矛盾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探究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的控制策略时就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

(一)完善学术秩序与学术规范

完善的学术秩序体系与健全的学术规范制度是实现良好学术环境、推动学术领域创新发展的根本前提,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需要开展一系列制度建设,即在学术领域加强约束体系建设、完善学术诚信监督机制和健全学术评价体系。

第一,加强学术约束体系建设。当前学术规范制度的强制力不够,需要进一步推动学术规范立法进程,提高学术失信行为的违规成本,从而有效制约大学生学术失信行为,推动大学生们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学术道德规范。第二,完善学术诚信监督机制。一方面,在高校建立分层监管机制,高校学术管理机构充分发挥作用,开展学术成果规范性主动筛查,建立大学生学术诚信档案,完善学术失信行为惩罚机制,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学术荣誉感,通过开展“学术成人礼”等具有仪式感的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学术自律意识,实现学术诚信自我监督。第三,健全学术评价体系。全面的学术评价体系更有利于引导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大学生们开展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推动科研创新。高校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应当破除唯分数论、唯论文论,减少量化的学术评价,以更全面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学术能力开展多元评价。

(二)发挥教育的正向引导功能

1.加强个体道德教育

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根深蒂固的,因此必须重视教育的引导作用。针对目前大学生群体个人道德感下降的情况,需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强化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对个体的影响开始更早影响时间更长久,家长要重视对子女道德修养的教育和培养,学校教育作为学术道德教育的主体,各个阶段都应强调诚信道德教育,从而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另一方面,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离不开个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科学研究的过程是枯燥的也是艰苦的,大学生们应当端正治学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秉承严谨的学风,不断提高个人学术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做好学术研究。

2.加强学术规范教育

做好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要发挥高校学术管理机构、授课教师、图书馆等多方作用。首先,高校应开设专门课程,设置专门导师,做好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普及工作,将学术规范教育纳入大学生必修课程。其次,充分发挥授课教师的作用,教师应做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学术能力提升。此外,授课教师应当给学生设置合理的评价体系,学生学习效果应该有多方面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一次考试或者一篇论文决定。最后,高校图书馆既要做好学术论文写作、学术规范等方面的讲解,同时也要给大学生提供获取学术知识的正规平台。

(三)构建学术诚信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是人们在互动中形成并能够提供工具性和表达性资源的社会结构,社会网络是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可能发生连锁反应的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网络重要的社会作用在于输入和输出功能[5]。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体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辅助力量,同时个体的发展也能促进社会支持网络的完善,并进一步推动社会网络中其他个体的发展。

通过构建学术诚信的社会支持网络,建立家庭、学校、朋辈群体三者相结合的社会支持系统,发挥三者的正面引导作用,帮助大学生群体实现学术诚信、学术规范,同时推动学术诚信氛围的营造与良好学术环境的培养。第一,家庭是个体的坚强后盾,对个体的学术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第二,学校提供制度规范和教育引导,个体可以在这一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得正向的引导,习得学术规范,从而进一步规范自身的学术行为;第三,朋辈群体对大学生个体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学术互助小组,邀请高年级的学生分享经验,可以为大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提供帮助,实现个人学术能力提升,帮助大学生培养学术创新能力。大学生们在学术诚信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取资源和帮助,提升个人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实现个体对学术诚信社会支持网络的反作用,推动这一系统的有效运行,实现学术环境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学术规范、培养创新能力、养成良好学术习惯的最佳时期,大学生学术诚信的培养是不断探索与前进的过程,在社会失范理论的视角下,大学生的学术失信行为在宏观层面主要受到学术规范制度控制力不足、学术管理主体制约效力欠缺的影响,在微观层面主要受到个体道德失范、功利主义的学术取向以及朋辈群体的影响。为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学术活动和学术行为,我们需要完善学术秩序和学术规范,发挥教育的正向引导功能,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构建基于家庭、学校、朋辈群体为一体的学术诚信社会支持网络。

猜你喜欢
朋辈诚信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朋辈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探索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