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继华
(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高校课程建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与传统的“思政课程”相比,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教育观,它把立德树人融入知识教学各环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各类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效果,实现全程、全方位、全员育人。当前,许多高校都在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实施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思路,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在这一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最为丰富的思政育人内容,在发挥课程思政功能方面被赋予了新的维度。探索高校文学类课程在作家、作品、文学理论等方面蕴含的人文精神、理想信念等思政内容,以及思政元素融入的内在机理,形成对知识观和课程观的重构,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制的完善,形成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
高校文学类课程与思政教育有着更多的契合点,其实施思政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也是文学发挥社会功能之所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课程思政、人文教育等融入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实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效果,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张博[1]认为在高校教育中,文史哲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类课程能够更为行之有效地将思政内容引入专业课程之中,中国古代文学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对于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具体形式,作者总结出“取法圣贤、修明道德、完善人格、爱国爱民、追慕真情、体味诗词、暴露反思”等七条脉络,其对建构大学生完善的人格,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积极影响。王卓[2]提出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高校外国文学课程建设呈现出全新的内涵和外延,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使命。“课程思政”与价值性知识、深度教学等具有内在的同构性,从而使外国文学课程在课程体系建构、教学方法、文学研究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维度和深度。叶官谋[3]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理应以与时俱进的理念在课程思政育人方面勇于探索,走在前面,在主辅式教材选编、互融式师资调配、“主”(主体体验)“动”(感动教育)式方法以及立体式协作共育等维度扎实推进课政思政育人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重任。张晓霞[4]提出文学往往超越于时代的生活与人性,其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唤醒和激励青年学生。中国现代文学课程饱含着爱国主义、人文精神、人生思考等思想精神资源,离当代人最近,应充分挖掘这些思政资源,使之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综上所述,高校文学类课程体现人生思考和对人的生命关照,是课程思政的资源宝库,其融入思政元素具有应然性,对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精神大有裨益,因而受到研究者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同时应看到,文学类课程在思政元素融入的内在机理、实践路径研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发挥思政功能的作用机理,将“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策略明晰化,做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体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效果,这些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高校文学类课程人文精神资源丰富,具有积极的审美和教育功能,其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和运行有着内在机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深邃圆融,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在宣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存留、融合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在内的高校文学类课程容纳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是人们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方式。充分发挥文学在传播传统文化精神中的载体功能,以此承担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研究,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的应有之义。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从《诗经》《楚辞》《左传》《史记》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以生动的具象方式铸就了文艺经典,作品中所表现的文以载道、壮志报国、伤时忧世、怨刺时政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源源不断地积淀为民族文化自信的要素,熔铸为代代相传的民族灵魂,并成为学生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5]显然,依托古诗文经典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在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中感受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基因,提升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乐观、豁达、坚强、自信、冷静、承受挫折、调适情绪以及学会竞争与合作、有创造能力和进取精神等,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走向社会迈向成功的关键。文学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文学是人学,反映的对象是社会现实中活生生的人,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心理、态度和命运,揭示人性的共有内涵,倾注了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体验和理解。在中国,将文学和人的心理、情感紧密相连一直是文论的传统。《毛诗序》提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严羽《沧浪诗话》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刘熙载提出:“文,心学也。”这些都突出诗本乎人心,离人心最近,体现人的性情、意志和情感,是人的生存方式和人类的精神家园。在西方,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立普斯的“移情”说、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升华”说等也都突出文学具有的精神情怀以及非理性因素在文学中的重要作用。雅斯贝尔斯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怀有一颗崇敬之心,并且让精神内涵充斥人的想象力、思想及活力的空间,而“精神内涵通过诗歌和艺术作品所特有的把握方式,进入人的心灵之中”[6],使人达到人生的一个新境界。雅斯贝尔斯强调文学艺术对人的精神和心灵的功用。可以说,古今中外的理论家们往往倾向于从心理学视角阐释文学活动,将文学活动视为人类心灵活动的产物。这就为文学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道德完善,发挥价值导向和引领的思政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学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原则、标准和方法,对现实生活中杂乱无章的现象进行加工、改造、提炼,并通过有血有肉、富于特征的典型形象,以艺术的、审美的手段反映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作为概括和再现现实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形象不同于模型、挂图、宗教宣传形象。别林斯基认为“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也就是说,文学创作不脱离形象思维,其形象具有假定性、间接性、模糊性、概括性,富于感染性、意蕴性。同时,文学通过情感与形象意蕴的力量,以诗艺的真实讴歌真善美,揭露假丑恶,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情美,表达人的生命情怀,促进社会情感交流,虽不以功利为目的,但又发挥着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总之,由于文学塑造的外在形象具体、生动,反映的内在意蕴深刻丰富,在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及其对社会生活的艺术创造方面比实际生活更集中、更典型,因而呈现独有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情怀。对高校文学类课程来说,无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还是外国文学,其作品莫不以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体现对人的生命的关照,体现特有的人文情怀。这些正是发挥文学类课程思政功能意义之所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感悟和探究语言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能力,包括较强的文学读写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体现出较高的文学修养。显然,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课程思政资源,理应在课程思政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育教学当中。具体来说,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应立足课程特点和课程内容,从文学类课程改革入手,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文学类课程发挥思政效应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感知和分析。传统文学类课程教学往往注重文学史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的讲解,忽略文学作品的细读。事实上,文学作品的意蕴和内涵只有通过阅读、体验和赏析,才能发掘作品所呈现的价值追求,作品也才能在读者中获得影响,产生意义,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人文素质,了解社会人生,理解人性人情。因此,在文学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学生对作品的精读和细读,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解读、感知、领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鉴赏水平。例如,通过对《论语》《离骚》《史记》《出师表》《满江红》《过零丁洋》等经典篇目以及曹操、杜甫、苏轼、柳永、辛弃疾、陆游、顾炎武、龚自珍等名家作品的细读,领略其中散发的道德精神、爱国情思、旷达情怀,感受仁人志士的处事态度及其人格魅力。通过解读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如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双城记》、果戈理《死魂灵》、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认识作家们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对下层人们的深切同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重要作品《阿Q正传》《女神》《子夜》《骆驼祥子》《家》《雷雨》等名家作品的精读和人物形象的感知,引导学生认识到作家们将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领悟作品所蕴含的生命意识、对时代的感知体验及其传递的价值理念和批判精神,由此将文学鉴赏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
中国古代诗歌、现当代诗歌以及外国名著中的经典独白、对话等都是朗读的好素材。在诗文教学中,应通过多形式的朗读,领略文本魅力,品味书香雅韵,陶冶个体情操,使情感教育如春风化雨,“理之在诗,如水中盐”,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例如在诗文诵读活动中,指导学生声情并茂朗读舒婷的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使学生体会舒婷在其中抒发的热爱祖国之情;通过朗读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感受作者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抒发的留恋之情和惜别之情。又如分角色朗读《简爱》中罗切斯特和简爱在花园里的经典对白,引导学生体会简爱自尊自爱的个性以及对纯洁爱情的大胆追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以此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以思政教育为主线的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文学类课程教学中,通过中西文学作品(横向)以及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作品(纵向)比较,将不同主题作品分门别类,形成脉络清晰的思政体系。例如,围绕家国情思、人与自然、经典爱情、拜金主义等,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或中西文学作品予以分门别类教学,进行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教育,在开阔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和人生方向,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学的情感认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当然,这种比较也包括针对同一理论问题的比较。如在讲解“文学概论”课程中文学体裁的分类时,针对中国移动与国内著名的人文刊物《天涯》杂志及著名的网络“天涯社区”联合举办手机文学创作活动,笔者给出“手机短信是文学”和“手机短信不是文学”命题,让学生进行对比,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很感兴趣,思维活跃,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切合文学实际的正确理论观念,树立了正确的文艺观。
文学具有审美、认识、教育和娱乐功能。如何使思政内容巧妙融入文学课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增强思政的吸引力和针对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深入思考的问题。在这方面,课堂剧表演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着重要的功能。课堂剧是把课本知识、课文内容搬到舞台上,是学生自编自演课文中的经典故事、历史片段,它集创作、表演、道具、动作于一体,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再现课文的经典魅力。例如《史记》《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等都可以用来课堂剧展演,让学生带着感受和体验去表演,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以课堂剧表演体验文学故事,有助于体验“思政”力量,展现“思政”魅力,强化人文底蕴,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把课堂教学打造成德育融合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