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简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自贸区研究院,浙江 义乌 322000)
外贸人才是对外经济贸易的纽带,也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浙江自贸区自2017年成立以来,对接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在各类外贸人才赋能之下,打造成了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示范区。2019年,浙江自贸区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699.55亿元,仅油品进出口总额便达到451.75亿元,成为中国东部地区油品贸易的重要门户。2020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正式将宁波片区、杭州片区、金义片区纳入到浙江自贸区内,覆盖范围与辐射面积进一步扩大,也为浙江自贸区外贸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2017年,浙江自贸区正式挂牌,自贸区占地119.95平方公里,主要涵盖舟山市离岛片区与舟山岛部分片区,仅占舟山市总面积的0.54%,资源与人口体量相对较小。2020年浙江自贸区扩区后,将宁波片区、杭州片区与金义片区的119.5平方公里的面积纳入进来,人口与资源增长了一倍。与此同时,浙江自贸区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也从2018年的50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800亿元,三年间扩大了9.6倍,近三年浙江自贸区主要指标发展数据如表1所示。
浙江自贸区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的同时,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提升,尤其是自贸区注册企业的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为各种外贸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与此同时,自贸区是国与国之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的产物,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与各个国家的各种货物贸易打交道,这就需要更多可胜任国际贸易相关岗位的人才。随着中国与自由贸易伙伴国签订的外贸协议增多,浙江自贸区来往的国家数量以及外资企业将持续增加,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自贸区新增外商投资企业59家,合同外资9.1亿美元,外资利用年均增长99%。随着浙江自贸区规模的扩大,外贸岗位与外资企业不断增加,为外贸人才培养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浙江省相对发达的教育水平也为外贸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提供了机遇。截至2020年底,浙江省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09所,其中大学18所、学院20所,在校博士生4032人、硕士生27739人、本科生63.62万人,庞大的在校生规模为浙江自贸区各类型的外贸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根据浙江省委公布的《关于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浙江省正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省内高校空间布局,全力打造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等高等教育重点区域,围绕自贸区建设的人才需要提升高校人才存量,优化外贸人才增量,并提出要全面强化高层次外贸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设立“丝路学院”,提升“留学浙江”的质量和水平。尤其是浙江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等相关本科硕士专业的建设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也是浙江自贸区外贸人才培养端的重要支柱。此外,浙江省位于长江经济带中心,与上海、南京等国际都市相邻,依托强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这些城市外贸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吸附力。
随着浙江自贸区外贸人才培养端的优化与需求端的增长,外贸人才供给链得到进一步完善[1]。一方面,浙江省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与市场人才需求相契合,本专科专业的增设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部分行业实施“联合开班”与“定向培养”,尤其是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外贸人才定向培养提供了有利借鉴;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不断推进高教园区转型升级,统筹高校办学与经济园区的协同发展,这种产学合作方式,使外贸人才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得到同步提升,成为外贸人才供给链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意见》也指出,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推动高教园区创新创业水平、产教融合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将高教园区建设与产业园发展结合起来,推进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创新孵化器。完善的高等人才培育机制,形成了外贸人才“在校培养-在企培训-入企就职”的供应链,为浙江自贸区外贸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当前,浙江省加快构建“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生态圈[2],为外贸人才培养提供了外部助力。同时,浙江省人才补助条例与人才引进细则等宏观政策的实施,为浙江自贸区外贸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浙江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的“创新长期项目”,便是针对经济金融领域的人才引进与任用项目,入选人才除授予“浙江省特聘专家”称号以外,政府还给予100万元科学技术奖励与生活待遇。从客观上来看,在浙江省范围内社会普遍尊重人才,并能够提供足够有吸引力的待遇,人才的培养、引进与留用的良性生态圈已经初步成形,从宏观环境上为浙江自贸区外贸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同时,随着当前国际经济竞争的日渐激烈,外贸企业也更加注重人才的聘请与留用,科学的晋升路径、完善的奖励机制、合理的薪酬体系等成为外贸企业外贸人才的标配。良好的就业预期与良性的人才生态圈塑造,为浙江自贸区外贸企业的人才能力培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外贸人才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如何把控外贸人才培养的高水平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挑战。2020年,浙江自贸区扩区纳入杭州等三大片区,面积与经济体量大幅增加,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并使得高校、培训机构以及人才中心纷纷入局,外贸人才培养规模扩大,进而面临培养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在高校外贸人才的培养中,随着自贸区来往国家的增多,小语种人才培养成为香饽饽。例如2019年浙江外国语学院便增设了捷克语专业与波兰语专业。但是这种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体系以及考评标准往往照搬或参照其他外部的培养模式[3],不成熟的教育机制下所培养的外贸人才的整体质量受到严峻考验。而在以社会机构以及人才中心为主体的外贸人才培养中,培训对象多为当前外贸企业的员工,其本身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加之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进行盲目扩张,超出了机构外贸人才的培养负荷,也会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下降。
随着外贸人才培养端的不断优化,差异化外贸人才培养得到了充分体现,跨国金融、远洋航运、全球保险、多国外语、跨境电商等领域成为热门专业,但在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端上,依旧面临高精尖的人才培养压力。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一体化趋势加强,各个国家对外贸事业极为重视,由此提升了新时期外贸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浙江自贸区运行中,需要应对复杂的多国交叉贸易、外贸政策、产业发展、文化风俗等,对外贸人才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尤其是高水平的外贸业务能力,精细化的外事应对能力以及尖端化的商贸洽谈能力[4]。另一方面,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外贸型人才作为一种人力资源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即需求量增加且存量不足时,外贸型人才培养会存在滥竽充数的现象。外贸人才涵盖了经济、语言、文化与交通等各个领域,匆促之下进行的人才专项培养都会存在“质”与“量”的矛盾,由此使得差异化培养面临高精尖的挑战。
当前在外贸人才供应链不断完善的前提下,人才多渠道供给下的同步性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同步性。就浙江自贸区而言,扩区前省内外贸型人才的储备量相对缺乏,例如捷克语、波兰语等小语种外贸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自贸区的发展需要,从而造成小语种外贸人才供给与浙江自贸区运行需求不同步的现象。二是当前中国外贸人才的培养途径来源于高校教育、机构培训与企业培养三个方面,保持高校、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同步性成为最大的挑战。具体而言,一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同步性挑战。外贸政策与市场行情瞬息万变,由于外贸人才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理论知识与业务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做到高校理论培养与企业实际操作之间的同步发展是关键。二是培训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同步性挑战。外贸企业对员工的培养多借助于企业自身的实操机会与培训机构的精细化培训,由于培训机构掌握到的企业信息有限,其培训内容无法与企业外贸业务形成高度契合,造成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要求存在差异。
虽然浙江自贸区外贸人才生态圈已然成形,但却面临人才全维度培养下的创新力挑战。人才创新力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浙江自贸区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思维的外贸人才。因此,在生态圈内,还需要正确认知人才创新力的培养挑战。一方面,当前浙江省在宏观层面上为了吸引高端人才,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但对于人才的创新力指标考核并不全面;另一方面,在外贸企业中,着重加强了人才的晋升、激励与薪酬机制建设,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掉了人才的创新力提升。综合这两点因素来看,虽然外贸人才在全维度的发展与作用上日渐成熟,但是过分强调对外贸人才的业务能力考核,忽略了创新力诱发机制的深耕,使得外贸人才培养面临创新力不足的挑战。
浙江自贸区背景下外贸人才培养要做到“质”与“量”的统一,必须要在尊重市场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将提质与增量结合起来。一方面,高校的外贸专业设置要立足于院校实际情况进行增设与撤销。在外贸专业的设置上综合考虑专业师资条件与教学资源,并从浙江自贸区发展的角度,突出专业特色与内涵建设,在学科建设协调性与可持续发展上增设相关外贸专业,使外贸人才培养在立足高校实力的基础上适应社会需求。此外,还需要增强外贸人才的培养质量,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操守、综合能力上给予外贸人才重点关注[5]。另一方面,培训机构与人才中心的外贸人才培养要遵循人力资源的市场规律,从供给与需求上把握外贸人才的质量。因此,浙江省可以加强多元主体的合作来扩充外贸人才的数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例如在培养内容选择上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在场地选择上深化与公共场馆的合作,在人才共育上强化与外贸企业的合作等。
应对外贸人才差异化培养下的高精尖挑战,强化精英教育是主要途径。具体而言,一是在当前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趋势下,实现外贸人才的精英化与层次化教育,即注重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区别,制定外贸人才培养的不同目标,将精英人才与普通人才的培养区别开来,实现浙江自贸区内不同层次的外贸企业有才可用。二是增强对人力资源机构的监管,促进社会对外贸人才培养的精英化发展。通过市场规律与政府调控,利用经济手段与财政手段,促进专业的人才培训机构发展,使其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实现外贸人才操作技能的一对一培训,为跨国金融、远洋航运、全球保险、多国外语、跨境电商等领域输送更具实践能力的人才。三是加强高等教育的改革,实现外贸人才的知行合一。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等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外贸人才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可以当成是向精英教育的过渡,所以,要进一步增强高校对外贸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更加高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浙江自贸区背景下外贸人才多渠道供给下的同步性挑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化“联合开班”与“定向培养”,加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同步性。浙江自贸区的扩区,不仅会增进自贸区与更多国家的经济往来,也会增加自贸区外贸人才的聚集,从这一角度入手,根据自贸区发展实际,加强高校与涉外企业的对接,针对性地培养企业亟需人才,如小语种外贸人才等。二是促进高校、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强强联合,实现外贸人才的协同培养。每一主体在外贸人才培养中所掌握的信息与资源都存在差异,通过合作的方式,弥补信息差异,优化资源配置,可以通过涉外专题讲座,以及人才培养体验等方式对自贸区伙伴国的外贸政策、投资策略、金融发展以及远洋运输等信息进行讨论与学习,从而实现外贸人才的协同培养。三是实现培训机构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无缝对接。通过固定合作、一对一服务等方式,提高培训机构与企业外贸人才培养的契合性,实现培训内容、业务技能、企业文化的高度融合。
外贸人才全维度生态下的创新力提升需要从国际形势上入手,立足各国贸易人才的现状,增进国内外贸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一是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中强调人才创新能力的考核,以自贸区伙伴国人才创新的标准,深化本国外贸人才的创新力培养。二是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通过与这些国家的教育合作,为国内外贸人才培养注入创新力元素。例如,通过“一带一路”大学生创新大赛,将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经济、外贸等纳入到创新大赛中,实现外贸人才的创新力培养。三是鼓励外贸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提升创新力要求。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着手点,鼓励外贸人才在自贸区工作中大胆创新,优化对外业务与自由贸易,促进自贸区平稳健康运行与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