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鹏
(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14000)
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或一般本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形成了人的各种属人的本性,是人类特有的基本实践活动[1]。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层面看,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劳动、才能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是其他一切方面发展的基础,其次是人的劳动的全面发展,劳动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发挥和使用,使人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自由地交替从事各种类型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由此可以看出,劳动是人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以全面的教育作为实现途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成长成才中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支撑,良好的劳动精神面貌、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和精湛的劳动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目的的实现。因此,高校要准确研判目前劳动教育形势,科学认识劳动教育的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推动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向,积极探索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着力点。
把握思想性特征。思想性是劳动教育的灵魂,它注重强调劳动是一切财富、价值的源泉,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3]。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充分肯定了劳动对于整个人类和人类历史的重要作用。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有了人类的劳动,有了满足人类生存必需的前提,才产生了生活和历史”[4]。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思想性特征体现在目的性和统一性。从目的性角度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共同组成全面发展教育体系,在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价值,它是实现其他“四育”任务的主要途径,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统一性角度看,劳动教育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社会劳动发展规律,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过程中具有思想引领作用。劳动教育深刻辨析了“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的真正内涵,站在社会发展视角科学地回答了劳动教育的定位取向、劳动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和劳动教育过程中应该抓住的关键环节等问题。
体现社会性特征。劳动教育的社会性渗透在基本内涵、培养目标、实践路向等各环节,劳动教育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到社会中参加劳动,强调社会责任感与担当[3]。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5]劳动教育的社会性特征体现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能够彰显价值和力量,并且能够在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和完成自律,把社会外部影响内化为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通过开展服务性劳动,强化创造性劳动教育,加强生产劳动与教育技术相结合,提升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在劳动中教育自我、改变自我、提升自我,做到与时代同步伐。
凸出实践性特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从实践性的本源特征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性重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真正有用的实际本领,从而形成良好的实践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强化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广大青少年在投身实践、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在增长才干和磨练意志中感受劳动所带来的收获和乐趣,进而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劳动教育不仅包含自尊、自信、自爱等内容,更涵盖了劳动的实践性、道德性、教育性等特征,其中实践性占主要地位。实践性劳动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锻炼大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在体味辛劳、挥洒汗水中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在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从而获得受益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形成积极向上的就业创业观,在国家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实现、专业学习与人职匹配等方面找到平衡。
构建“劳动光荣”劳动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题中之义,也是从根源上有效开展高校劳动教育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就要努力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如果劳动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没有按着科学的方法来加强,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培养接班人的战略目标必定缺乏有力支撑。”[7]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对劳动教育的关注略显不足,存在劳动教育的本真意蕴被遮蔽、劳动功能价值被矮化、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异化等问题。因此,高校要从战略高度全面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劳动信念培育、正确劳动价值观树立、劳动责任感提升、劳动伦理品德培养等方面加大培育力度,引领大学生感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社会、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中去。
落实“崇尚劳动”劳动教育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将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劳动、才能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全面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由此可知,要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就必须实施全面的教育。长期以来,高校劳动教育一直存在“窄”“空”“软”“虚”的现象,导致“淡化劳动理想”“拒绝崇尚劳动”“劳动告别主义”等思潮盛行,给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究其原因,一是高校“五育并举”的大体系还是一副空架子,是一种“摆拍”,劳动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二是高校未意识到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劳动教育道路越走越狭窄。重提劳动教育,是因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离不开劳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劳动教育、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更离不开劳动教育。
践行“实干兴邦”劳动实践观。“一勤则天下无难事”“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秉承的劳动实践信念,这是我们拥有今天辉煌历史成就的钥匙密码。在大力振兴制造业、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需要大力培养具有爱岗、敬业、专注、创新、拼搏等可贵劳动品质的“匠人”,更需要一批有干劲、有闯劲、有钻劲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大军。高校作为高水平、高素质劳动大军的主要培养阵地,要科学研判新形势下劳动教育的定位与取向,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高校立德树人的需要、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看到加强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可以说,重视劳动教育是破解高素质劳动人才制约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重视劳动教育,有利于发挥大学生身上所具有的热情、开放,充满活力、敢于创新、渴望创新的特点,引导大学生投身于先进制造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行业;有利于大学生感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精髓,增强大学生的行动力和执行力,以实际行动参与社会、奉献社会,引导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真正成长为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树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劳动幸福观。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是增强劳动认同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由于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劳动教育始终没有充分彰显其正向作用和育人功能,一方面由于西方国家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社会上流行的错误的、片面的言论与观点,让很多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感到迷茫,堕落风、浮躁风盛行,期望幸福会从天而降,形成坐享其成的不良心态;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的优化使得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受到蔑视,使一些大学生不再相信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导致大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给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对大学生进行劳动幸福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理解劳动是一切财富和幸福的源泉;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劳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和懂得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锻炼大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在体味辛劳、挥洒汗水中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从而获得受益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构建科学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科学劳动教育体系关键在于找准高校劳动教育的着力点。首先,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做好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工作,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宣传部、后勤处、学工处、教务处、科研处、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为组员的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校劳动教育整体规划,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协同育人格局。其次,强化条件保障。组织保障层面,结合学校学科发展特色,制定符合劳动教育发展的学科、科研、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时间保障层面,高校要从课程安排和课程设计上与其他专业课同向同行,搭建线上和线下交流平台,开展多样化劳动实践教学活动。再次,推进课程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是提升劳动教育目的性和方向感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将劳动教育纳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开设劳动教育学、劳动社会学等一系列“劳动+”课程,规划相应课时与学分。最后,发挥“主渠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藏性和渗透性特征,这两个特征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两者互相渗透,充分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个主渠道,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内化于信念,外化于行动。
建立劳动教育长效机制。制度是保障劳动教育稳步推进的引擎和发动机,劳动教育若与“德智体美”并驾齐驱,就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形成制度化管理。一要健全目标制度。强化劳动教育目标制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互补,促进大学生劳动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探索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工作,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劳动能力的意见反馈,形成“倒逼”机制,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校外实践活动;制定《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办法》,实施校园、公寓、图书馆卫生包干制,开展“最美教室”“最美宿舍”“最美劳动人”评选工作,设立劳动活动奖励金,不断提升劳动积极性。二要建立评价制度。坚持日常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教师与个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情感培育与习惯养成相结合,将劳动教育活动纳入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并记入档案,作为评奖、评优、推荐免试研究生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三要抓好项目式研究。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和理论研究优势,加大劳动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作指导的力度,从学理上提供支撑,在经验上集成;成立辅导员劳动教育工作室,以工作室为牵引,开展基于教育实际问题的行动落实;科学探索省市级劳动模范担任大学生“校外辅导员”导师制,通过一名劳动模范对接一个班级的模式,在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四要构建多维度宣传格局。切实用好用活新媒体,依托学校和二级学院公众号推出系列劳动教育新媒体产品,开展“我身边的劳动者”“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时代新青年、劳动最美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
打造“新劳动教育”载体。劳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项综合的实践性活动。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要能够确保人获得一种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需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由“劳”转向“动”,重“实质”轻“形式”,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一要坚持劳动教育关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思想,以“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原则进一步推进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二要直面劳动教育本质,通过定向教育引导,将劳动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站在“传统劳动”与“现代劳动”相结合的立场上重新审视劳动教育,及时关注劳动教育形态的发展与变化,并及时调整劳动教育内容。三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将不同的劳动形态进行科学整合,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劳动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紧密结合,做到在教育上引导学生,在情感上感染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从而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