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财务背景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分析

2021-01-08 07:43金慧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财务会计决策

金慧娟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美国会计历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说,“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1]。经济的发展使得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同样渗透到了会计领域,智能财务的出现促使会计传统的核算与监督职能不再成为会计岗位的全部内容,基于会计数据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预测和决策提供信息依据是企业目前所看重并要求会计人员增加的职能。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数据分析的管理会计在智能财务的支撑下变得更加可行,与财务会计的融合也势在必行。

一、智能财务有利于实现管理会计目标

管理会计的目标是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体系的基础,也决定了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用的工具和方法。财政部2016年颁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中提出,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2]。孟焰[3]认为管理会计的总体目标是帮助管理层对资源的最优化使用作出决策,以实现企业目标。国内其他学者认为,管理会计应以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有用信息、通过使用信息为企业创造价值作为基本目标[4]。要实现目标则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营绩效。杨世忠(2015)则提出企业管理会计目标主要是提高组织配置资源的经济效益。贺颖奇(2020)认为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提供信息和利用信息开展管理活动(信息使用),借助专用工具与方法,遵循经济管理活动的“成本-效益”原则,辅助管理者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开展规划、决策、控制与评价等活动,为企业单位创造价值。总体说来,无论是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还是借助专用工具利用信息开展管理活动,管理会计的目标都是通过对信息的加工、使用,以有效配置企业资源,帮助企业达成预期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在实践中,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往往很难实现,主要是受到经济环境和技术水平的限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管理实践都将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管理实践,不能够信息化的管理会计系统就不是科学的管理会计体系[4]。没有信息技术之前的管理会计总是被阻隔在无法及时、全面地收集数据和不能准确地应用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赫伯特·西蒙提出的“社会人”理论正是基于此认为环境和技术使得“经济人”的决策是有限的。当决策时无法得到完全的数据和信息支撑时,管理层会结合自己的理性认知对最优化目标作出调整,变成最满意的目标以完成决策过程。

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数据的收集变得更加快捷、便利和廉价,以往不可实现的预测技术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也唾手可得。数据分析普遍应用的回归模型分析都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完成,概率论介入决策分析都使得决策的最优化成为可能。决策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操作过程,是管理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活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决策是人们思维过程和意志行动过程相互结合的产物[5]。人工智能可以完成程序化和规范化的操作,但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基于环境和数据作出决策仍需要人类智能来完成,机器无法实现决策中非理性的一面。基于财务智能的管理会计可以依靠人工智能实现最优解的可能性,并在进行最终决策时由人结合以往的经验和对环境的辨别完成“最优解”。相比较无法进行复杂运算和信息难以快速收集与传递,智能财务为背景的管理会计更能通过对信息的加工、使用,帮助企业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阻碍

即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已是必然趋势,在企业实际应用时对于管理会计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的定位经常导致“落地不稳”,管理会计工作名不正言不顺、干的是会计岗位实际做的是管理会计的工作,导致融合出现了以下阻碍。

(一)理论界限模糊,管理层认同度低

20世纪80年代,中国会计学界出现了对会计定义的争论,代表性观点有三种: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和系统控制论,结果无疾而终。也引发了财务工作是否就是财务、会计工作是否就是会计的讨论,至今仍没有定论。可见在会计界,对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界限的判定是模糊不清的。管理会计专业、管理会计学科、管理会计实践三者是截然不同的。国内相当多的本科和高职院校设置了管理会计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与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相区别的核心课程主要体现在增加了管理类的课程,如企业内部控制和企业战略管理,其余专业课程几乎一模一样,无论哪个专业都要学习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无非是课时量上有所区别。专业辨识度低导致人才培养者自身都感到困惑,学会计的也可以做管理会计工作,因为有管理类课程为支撑;学管理会计的也可以做会计工作,本身管理会计就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内涵上的界限模糊引发了企业实践中管理层对管理会计工作认同度低。笔者调查的许多企业都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岗位,部分管理层认为财务的工作就是做好账、报好税。即使部分大型企业意识到财务工作对企业管理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性,全面预算管理、成本分析预测、存货水平控制等管理会计工作都是由总账会计或财务主管兼任,并没有在整个企业形成管理会计工作氛围。

(二)财务难以共享,部门沟通不顺

会计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最宝贵的信息,人工智能使得数据的收集变得更加便利,但数据的共享在企业内部却并不一定通畅。财务共享,实质就是权利的共享[6]。财务共享建立在部门之间沟通良好的基础上,建立在企业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在实践工作中财务部门如果要对下个月的业绩做预测分析,需要销售部门提供以往销售数量和价格、生产部门提供产能数据,收集这些数据就要取得获取这些数据的“权利”,获取“权利”后能否顺利高效地拿到数据取决于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这是实现财务共享的难点之一。会计信息化并不意味着就实现了财务共享,数据背后隐藏的关联性、偶然性和必然性需要人的解读与分析,这种非理性社会人的分析可以综合当时的市场情况、行业状态帮助管理层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作出合理的非理性决策,跨部门间非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才是财务共享的真谛,也是实现财务共享的难点所在。

(三)管理意识薄弱,岗位职责不清

会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实质重于形式、可理解性、及时性、相关性、可比性、谨慎性和重要性等八项原则。其中,谨慎性原则对会计工作者的影响最大,这也导致会计工作者立足做好本职工作,对不属于会计业务的事项不多说一句话,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逐渐造成社会对会计工作者的普遍认知是“账房先生”。会计工作者对自身的要求也局限于“不做假账”,只对账本和税务局负责,较少参与到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经营决策中,管理意识薄弱。实际上,自古以来会计工作都是要结合企业的具体业务来开展的,于玉林[7]就提出了“大会计学”的概念。他认为,“大会计学”的提出,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是会计环境变迁的结果,会计环境决定着会计的发展和变化。其原因在于:一是会计所处的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的管理环境;二是客观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大会计学的发展,会计工作的内容在扩大,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内容在扩大;三是会计范围不仅表面形式扩大了其内在分析的质量也提高了,对外联系和作用在扩大,对内的监督职能也在不断强化。作为会计工作者如果不能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一直局限于如果对相关业务发表意见就是在“指手画脚”的小思维中,不仅个人职业能力发展受到限制,“做账”的本职工作也很难让信息使用者满意。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路径

(一)理清管理会计内涵,提升管理层认同度

管理会计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进行数据分析,为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运用提供帮助,本身难以创造价值,但是可以辅助管理层创造价值。作为学科层面的管理会计,哪里有管理,哪里就应该有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为管理服务的会计[6]。管理会计学科的框架主要包括长短期经营决策、成本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和责任会计、绩效评价,即决策、预测和评价。实践层面的管理会计在执行时就涉及到了“非完全理性社会人”因素的影响,只有管理层认同了管理会计在企业制定战略和决策时的作用,管理会计才有可能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是创业计划还是企业的投资、筹资决策都需要人力、物力、资金的保证,以财务分析为基础的可行性分析是一切决策的前提,也是战略能够创造价值的判断依据。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必须与管理层做出战略决策相关,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先导,当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决策相关时,管理会计就能帮助管理者创造价值。企业在实践管理会计时,更应关注如何借助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如筹资、投资决策,树立管理会计意识,不必要一定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严格区分开,能解决问题是验证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是否有用的标准。

(二)构建信息共享系统,有效实施业财融合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更加便捷,企业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中不仅包括结构化信息还包括各种非结构化信息以及一些“非会计化”信息。管理会计以财务会计为基础,结合企业具体经济业务和经济环境进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这种财务共享和业财融合就更需要打破部门之间的权限控制,建立企业信息共享系统。许多企业已经建立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但并不意味着就已经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尤其是财务信息的共享。共享意味着权利的划分,意味着使用信息各方有着共同的目标体系和良好有效的沟通方式。管理会计应用时所需的信息除了管理控制中的成本控制需要较多地依赖财务信息外,长短期决策要了解企业远期和近期发展战略,全面预算建立在销售部门对未来市场准确分析和生产部门对成本的精准把控之上,实现信息的共享能有效地完成管理会计工作,帮助管理层更快更高效地做出决策。“业财融合”已经不是新鲜话题,财务会计的工作就是业财融合,以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进行会计账务处理。但管理会计的业财融合则是要求财务人员在事前和事中从管理的视角对企业的业务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如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及时进行存货最佳持有量分析,提醒生产部门调整产能和生产组织方式,降低存货的积压;根据生产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找到影响成本上升或下降的关键因素,为生产部门优化生产方式决策提供支持。

(三)形成会计管理意识,合理运用管理会计方法

作为会计从业人员,自身应该树立会计为管理服务的意识,对企业经济业务的了解不局限于各种票据,主动认知企业产品组成、市场行情状态和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一个合格的财务会计人员不一定能胜任管理会计工作,但一个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一定可以做好会计工作。管理会计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每个企业在应用时不一定是大而全的“拿来主义”,一定是结合企业自身实际选择部分管理会计的方法。如企业可以应用变动成本法对成本进行形态分析,在一定产能范围内将生产成本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以分析产量变化对成本的影响;根据月报对成本费用结构、期间费用进行分析,对应收应付款进行分析,根据仓储部门的数据对存货进行库存比分析;应用本量利分析法每个月或每个季度对下个期间的收入、利润、成本进行预测;年末协调各部门编制企业全年预算。财务工作者从事的管理会计工作一般是逐渐从财务会计工作中分离出来的,且自身具备较为扎实的会计基础,能从企业全局出发考虑会计为管理服务,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

管理会计本身就是从会计分支而来的,不能脱离财务会计而单独存在,强调管理会计工作对企业价值实现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财务会计没有存在的必要。财务会计的核算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资产、人力物力等的使用效率,提供成本控制的相关数据,提供管理会计活动顺利进行的支撑[8]。智能财务的发展改变了会计工作的方式,但并没有改变会计对经济业务进行计量、记录、核算的本质,对数据信息化的获取方式使得管理会计工作在应用分析方法时更加得心应手。管理会计从理论上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只能辅助管理层进行决策,但是管理会计工作实际上可以创造价值,这取决于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深度以及管理会计工作者自身对管理会计工作的正确认识。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财务会计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诸葛亮隆中决策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会计工作在网购浪潮下迎来的挑战与策略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