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
龙舟运动是中国民俗传统的竞技运动,自1984年起,龙舟竞渡被国家体育委员会列为全国竞技比赛项目。1985年,在湖北宜昌成立中国龙舟协会,之后各机关及各地市县镇村政府相继成立了职业或业余的龙舟队伍。我国的龙舟竞渡一年比一年热闹,龙舟竞渡规则有序合理、公正公平、竞技科学规范、器件日益完善、技术愈加精良。从2005年到2010年的综合性大赛中,第四届东亚运动会和第十届亚运会就已经安排了龙舟竞技项目。伴随运动科学的发展,世界高水平龙舟队的竞技水平蒸蒸日上,成绩越发迫近、难分高下。然则,在技术战术全面的处境下,体能成为制胜的重中之重。龙舟体能训练有岸上训练和水上训练二种方式。其中,不管是岸上训练还是水上训练,作为龙舟运动队中最大的担忧是伤病问题。笔者有着10年之上龙舟运动训练、比赛和执教的阅历,目前依旧担任龙舟教练员职务,针对本队50 名龙舟运动员伤病状况调查研究,探究其情况,旨在为了减少运动员的伤病率,更好的引导队员学会自我保护,提出预防策略,为此后训练及比赛中采取有效措施。
研究对象:和顺乡以十二生肖命名的龙舟队伍共12 支,其中,以本人组建与培养训练的生肖属“猪”的龙舟划桨手50 人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数理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
在所跟进的人员中,全部为“猪”属相,皆是农民运动员,每个人受伤部位、受伤程度均有异同。在调查的50 名队员中发现,龙舟队员的选拔主要来自爱好者和经常健身者,占被调查对象的五分之四,分别为66%和16%,而其他的选拔则来源于体校在校学生和业余龙舟选手,占统计人数的五分之一,分别为12%和6%。可见,龙舟比赛的举办为组建龙舟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龙舟运动员多数常见损伤部位:肩、腰、臀、手掌、上方手,占受伤总比例的96%。上方手、转腰、支撑、抬肩、蹬腿,占受伤总比例的94%。以上数据中看出,龙舟运动员的损伤比例十分严重,几乎所有的队员都存在着损伤状况。在访谈中发现,龙舟运动员之所以在诸位置容易产生运动损伤,主要是岸上体能训练、水上专项训练、竞技比赛等过程中形成的。尤其是龙舟运动员在大、小强度的体能训练及水上有氧与无氧划桨时,技术动作不熟练、不规范,准备活动与整理不充分,体育文化知识理解不足等因素,皆会造成常见的伤病问题。皆出现在手掌擦伤、肩关节拉伤、腰部损伤、臀部受损等,这些部位的损伤会影响到训练和比赛的进行。所以,要结合当前有效的科学手段,进行控制、预防和治疗,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龙舟训练过程中岸上体能训练和水上长距离训练出现损伤的概率较高,为46%和36%,占受伤总数的一半以上,伤病影响很大,给训练和比赛带来较大的困扰。水上短距离训练和水上负重训练损伤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14%和4%。结果可见,被调查的队员中,岸上体能训练和水上长距离训练损伤比例较大,这些损伤的起因是技术动作不规范、发力过猛,产生过多的运动负荷,导致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故而形成伤病。其次,龙舟选手对惯于受伤的位置没有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对准备活动认识程度淡薄,各关节拉伸未到位,就进入训练阶段,在高强度持久性训练中导致运动损伤的形成。因此,龙舟运动员应完善训练和比赛之前的前期工作,落到实处,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如专项体能训练和水上耐力训练时可选择性的使用手套、护腰、护垫等,这些器件的使用能够给易伤部位起到很好的保护效用。而水上负重训练、水上短距离划桨和比赛相对受伤概率较低,应加以控制,尽量减少损伤的产生。学习和理解运动康复学、运动受伤学等体育文化知识,提高运动预防观念,从而减轻运动损伤发生。
竞技龙舟至关紧要的是体能训练这一素质。众多龙舟运动队对体能训练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也对体能训练上模式提出了更高、更强、更全面的要求。在训练和比赛中如何利用各种手段取得有用的功效,是当前龙舟训练急需解决的疑问。
运动损伤知识了解不全面的队员有18 人,占总调查队员数36%,龙舟选手对损伤知识了解存在欠缺,运动康复学和运动受伤学知识学习不全面,导致肌肉僵硬、身体不灵活,是形成伤病的首要问题点。热身运动与恢复理念淡薄的队员有12 人,占总调查队员数24%,训练与比赛时热身不足,手段不合理,轻视热身运动和拉伸的重要性,因而没有准备活动或减少准备活动时间就进入训练和比赛阶段。此外,部分选手对训练与赛后的认识不够,选择静坐休息一下就完事了,甚至有部分队员直接不做放松运动,单纯依靠洗澡、休息、睡眠来代替整理运动。源于没有充分和正确的认识理念,又因训练和比赛后而产生的肌肉酸痛和疲劳因素,没能足够的恢复,渐渐堆积而发展成肌肉挫伤,这是致使运动伤病的一个重要致命问题。麻痹大意的队员有10 人,占总调查队员数20%,队员技术方面不熟练,在高强度和大运动量刺激时,出现疲劳,导致精力不够集中、麻痹大意,动作不规范、不到位等造成部位损伤。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队员有6 人,占总调查队员数12%,选手心理状况不佳存在问题。在训练和比赛中队员面对很大的压力,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队员的训练期间不仅是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也要不断提高和完善心理素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比赛取得好成绩,比赛对心理上的要求也较高。队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是运动员调理心理状况的有效手段,以便能够保持训练与比赛中身体素质发挥和技战术水平的超常发挥。场地器材不合格造成损伤的队员有5 人,占总调查队员数10%,例如场所设施、保护器具、装备不合格、自然环境因素等。运动员应避免用即将要淘汰的杠铃杆,在如此状况下进行训练,运动员发生伤病的概率极大。
可见,体能训练在龙舟训练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和顺乡龙舟队多半以上体能训练方式用于器材训练,把重量不同的器材无数次的提起,提铃受力的核心部位是腰背肌。但长期大强度过度训练,腰椎间盘突出已成为常病。队员们受伤后最初反应是:腰下部部分稍痛,其次大腿前外侧及小腿前侧出现麻木。龙舟运动腰支撑发力关键,肩关节也很关键。肩关节负重力来源于举杠铃一刹那,这个负重力是不言而喻的。源于屡次反复对肩部施压,再加上划桨时的上方手上提、下压发力,因而受损伤的部位比较严重。从损伤情况可知,以上损伤是普遍存在的。对于各部位损伤的复原和康复我们普遍采用静态伸展、人工按摩、物理疗法及封闭康复等手段。有时候也采取心理康复法,积极的言语鼓励运动员战胜心理疾病。因此,在训练和比赛中预防和控制损伤的发生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中医康复手段胜于西医康复手段,中医康复手段主要以人工康复法和药品为首,分别占比例为30%和20%,而西医康复手段重点以药品和物理治疗为首,分别占比例为22%和14%。由此可见,中医疗法在运动队中经常使用,加强龙舟运动员对冷敷、热敷、针灸、按摩等的学习和实践认知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休息的队员有16 人,占总调查队员数32%,选择进行康复的队员有16 人,占总调查队员数32%,营养恢复的队员有13 人,占总调查队员数26%,其他的队员有5 人,占总调查队员数10%。可知,休息、康复和营养是运动员关键的恢复方法。其他方面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因此,休息、康复手段使身体机能在运动完成后得到充分的调节,减缓疲劳程度,能量贮存;营养手段则对人体所消耗的能源物质进行补充,促使身体机体的恢复和发展。
通过对和顺乡龙舟运动员伤病的调查分析,不难发现运动员对损伤运动知识掌握、准备活动、康复手段、场地器材等认知观念存在淡薄,以上因素是形成运动伤病过多的缘由之一。其次,龙舟运动员在心理状况不佳时造成的运动伤病,多于龙舟运动员在正常的心理状况下产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因而运动员心理状况不好时投入训练和比赛,也是运动损伤容易发生的关键缘由。
(1)加强龙舟运动员体育文化知识学习,提高龙舟运动员的认知程度。增强龙舟运动员学习和解析体育运动知识的能力,如营养学、保健学、心理学、训练学、医学等相关知识。
(2)全面发展龙舟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基础之上,提升基本技术和专项技术水平的正确要领,改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变能力。如在日常的训练中有意识的增强协调性、平衡能力、柔韧性、灵活性等层面练习比重,确保对运动伤病起到保护措施。
(3)落实龙舟运动员在训练与赛前做好充分热身,保证运动的质量,以至于达到训练和比赛的良好效果。其次,重视训练和比赛后的康复运动,康复运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身体状况的恢复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应加大对康复训练认识力度,落实到实践中,在科学中良好的恢复。
(4)龙舟运动员应该在心理处境有差别的情形下接受区别的负荷训练。心理处境良好时,依据教练员的训练安排,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训练计划;心理状况不佳时,教练员要和队员及时沟通,多了解、多鼓励,要让队员减轻压力,学会放松心态,适当调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