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 常州 213147)
高职院校专业评估是以专业为对象,依据预设的标准,利用可行的评估手段,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对专业建设及其管理符合标准的程度进行判断的过程,它既是对专业教育质量的评判,也是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专业评估实践模式的研究伴随着“质量工程”的推进不断深化,成功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高校、政府和社会三个维度质量保障的有机融合,而专业评估的本质特征就是来自社会维度的质量保障[1]。2003年开始的第一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开始的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尤其是2015年开始的第三轮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统筹推进较弱,这些评估模式以质量保障和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为支撑,具有操作性,对提高高职教育的专业质量具有良好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选取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研究案例,深入调研其专业评估实施情况,总结专业评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建立符合江苏高职教育现状,具有理论支撑和可操作性的专业评估模式。
自升格以来,初步完成了从中职教育到高职办学的转型,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办学条件的明显改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教育教学改革思路明晰,“崇德尚能、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发展目标定位准确。在校区规划建设、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章程》为统领的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学校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得到全面落实,“党委领导、院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基本建立。学校绿色发展、绿色校园文化育人的理念与实践特色鲜明,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全员岗位聘任,出台了与师资队伍建设相关的教科研文件25项,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坚持以德为先,引培并举、分类培养、服务发展,构建了“五层四级”教师培养模式,与专业匹配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生师比、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双师素质教师比、兼职教师授专业课时占比等主要指标达标;青年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教师占比达到了65.41%,比规定指标高出一倍。学校拥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4人、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五届中职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获得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金牌3枚、省职业技能大赛金牌13枚;BIM、建筑产业现代化和绿色建筑3个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学校坚守“打造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定位,紧密围绕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设置和调整专业,对专业实施绿色化、现代化改造,积极引入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BIM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基本形成了紧密对接建设行业产业链的专业布局。学校现有3年制高职专业30个,建成了建筑设计与装饰、建筑设备等专业群5个。学校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成立了理事会,出台了系列校企合作工作制度,校企共建了亿造装配式建筑学院等7个合作平台,探索形成了“双证融通、双线混合、双师协同”和“1+4能力递进、校企共育”等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依托专业优势为建设及相关行业、乡村振兴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培训人才,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影响。年均培训规模近90000人/天,年均技能鉴定人数超4000人次,年培训产值稳定在1800万元左右。学校创新技术服务机制,依托江苏城建校建筑规划设计院等3家企业开展规划设计与咨询服务,年产值近4000万元。
学校坚守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教学工作的基础地位,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大力改善教学条件、持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在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教学方法与手段变革、教学内容优化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实效,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主持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获得立项;立项建设省级在线开放课程4门;获得省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奖项20项;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7项、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用人单位满意度逐年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内化为师生的文化自觉。实施了以“红色文化引领、绿色文化熏陶、蓝色文化弘扬”为支撑的“三色文化”育人工程。“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绿色文化”培养学生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特色;“蓝色文化”培养学生服务技术技能岗位的本色。制定了《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构建了“两季·九节”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创建了“阳光团队”等多个“一院一品”学生工作品牌,为学生全面、个性、自主发展提供了平台。
学校紧抓建设新校区的历史机遇,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与校园建设、文化建设、基地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运行。将绿色建筑园区、海绵技术园区、绿色文化园区“三区合一”的校园,打造成为集教学平台、科研平台、科普平台和育人平台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平台——校园大课堂。目前,学校是江苏省和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面向社区、中小学生、中外游客开放共享。
学院经过建设与改革,虽然人才培养理念得到了广泛更新,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内涵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众多挑战。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并引起高度重视。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运行不够高效。对产教深度融合缺乏系统设计,保障和调动企业发挥人才培养主体作用的措施不够有效,融合社会优质资源为教学所用的举措需要加强。
2.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业务水平不够高。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以及不同专业的教师数量均存在结构性问题,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数量较少;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及教师团队的双师结构均有待改善;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模式、运行规律等还缺乏深度的理解,教师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与高水平高职院校差距较大。
3.应对生源变化,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不够有效。面对生源结构的变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别和不同的发展需求,如何因材施教,精准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发展,重视不够,措施不多。
1.高职教育理念尚未确立。学校高职教育办学历史不长,在中职向高职转型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了校园及办学基本条件的建设与改善,部分管理人员及部分教师的人才培养理念仍处在中职阶段的水平。教师业务工作量大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其业务提升。
2.规划与实施不能同频共振。学校在推进转型发展中,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基层设计,推进了若干重大项目,但实施效果与目标差距明显。比如,“三色文化”建设、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等项目,统筹策划富有特色。但是,项目在推进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中,作用尚未显现。
3.办学经费投入相对较少,债务多。学校属于新建院校,规模不大,用于教学内涵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量较少,经费投入与建设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4.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未形成。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涉及体制机制改革等难点问题,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有合作但协同发力不足,部分教职员工对产学研合作的意义与价值认识不足,不能全身心地投入。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以高职教育理念确立为先导,以目标为导向,以改革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学校更高水平发展。
2.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探索,将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落到实处,做到方案共同制订、过程共同实施、平台共同建设、质量共同评价、成果共同分享。
3.统筹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完善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的保障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稳定的力度;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重视教师的国际化能力建设,扩大教师境外研修的数量,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师生参加国际大赛。
4.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树立多样化成才的质量观。树立人人都能出彩的质量观,积极开展弹性学制、“1+X”制度、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等服务学生发展的探索,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多样化发展创造条件。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将“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作为一级指标,并引入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的数据进行监测。但在专业与课程层面通过建立逻辑相关的系列标准来指导专业建设,仍然是当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必须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2]。实践层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关于高职专业评估的研究也是相对比较集中的,主要是构建高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探讨高职院校开展专业评估的必要性和原则以及评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在高职院校专业评估实践中,专业评估指标应该以资源(条件)指标、过程(状态)指标为主,结合绩效(成果)指标、特别呈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指标;专业评估主体应以行业企业专家、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者”为主;在评估方法和程序设计上应帮助学校形成自查、自省、自律的机制。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旨在引导学校、政府与社会相互协作,建立全方位的质量保障体系,引导高等职业院校从外延式拓展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转变,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