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君 江苏省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司美华 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
体能强度对于部分职业来说有着非常必要的作用,在现代化人才市场中,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变得越发严格,其不仅需要掌握较强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应对不同的职场变化情况,同时需要具备健康的体魄,使其能够适应繁忙的工作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职业体能训练的重视。教师应结合不同职业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制定较为科学的体能训练课程,使学生在课程的帮助下加强对体能的锻炼,从而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职业体能训练的基础上,使学生在提升体能的同时,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成长为符合人才市场要求的新一代综合发展的高级职业人才。
职业体能训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传统体育课程中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学生的训练不具有专业性,并且强度较低,无法对学生起到更强的锻炼效果。新增的职业体能训练课程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有较大的差别,课程中的专业性体能训练项目较多,整体课程的安排较为科学,能够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锻炼。同时在训练项目的设计中,不仅对学生的体能进行锻炼,同时对其意志力和自我突破能力都有一定的锻炼效果。
恰当的体能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能训练,使其在加深对职业了解的同时,提高对职业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职业基础上对自身的体能和意志力进行进一步的突破,最终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其次,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团结合作,最终完成相应的训练任务,在训练中,不仅自身体质受到锻炼,同时增加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交流能力,使学生在后续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学会与同事进行合作与交流,提高工作完成效率。再次,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往往由教师进行体能教学和讲解,学生组队进行训练,再进行成果检验。在整个过程学生的思维在不断运行,分组训练时能够使其得到更好的发挥与锻炼,实现对体能和思维的训练。最后,在训练过程中,学生消耗体能时,其大脑得到充分的放松,减少其在专业课程学习时受到的压力,在经过体能训练后,精神更加充沛,为后续的专业化学习打好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各个阶层的生活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硬件教学设备日益完善,但是仍有大部分高职缺乏开展职业体能训练课的地点和设备,没有警察、安保、空乘、工厂操作类职业体能训练场地,严重限制了职业体能训练的开展。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目前在职业院校中,负责对学生进行职业体能训练的教师相对较少,且不够专业。教师对本专业的就业方向了解不清,并且对职业中的实际体能需求了解较少,导致其无法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体能训练计划,影响实际的课程训练,使职业体能训练的落实效果不理想。
职业体能训练课程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其不是简单的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而是应该结合专业对口的职业需求,对体能训练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在体能训练时,需要针对动作的职业知识进行讲解,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技巧进行相应的体能锻炼,从而使学生真正的在体能训练中获益。但在目前的职业体能训练中,教师无法进行专业化教学,体能训练项目与职业的联系较小,难以对学生起到足够的帮助,完全无法有效达到锻炼学生身心的目的,高职职业体能训练课程的开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职业体能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教学目标与实施状态不符的情况。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较为“理想”,想要成功达成效果相对较为困难。同时,在对课程进行实施的过程中,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不少教师对课程训练内容的设置较为简单且缺乏科学性,学生的完成态度不积极,难以达到有效的锻炼,无法让其成为学生步入社会的有效助力。
在高职院校中,由于学生专业不同,对学生的体能训练课的要求不同,所采用的训练内容也要随之发生调整,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对于师范类的学生,由于其职业特性,教师在上课时需要长时间保持站立状态,其下肢静脉、腰部、颈椎等疾病,再加上教师需要管理学生、引导学生,易引起心理疾病,因此,针对此类学生要以此为出发点,全方面的促进身心健康,在对其进行职业体能训练课时,可以以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训练为主,以瑜伽、有氧操等训练为辅,以此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促进学生全身心放松,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助力;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学生,因其主要从事机床、机械等工作,对学生的肩部、躯干、脚掌力量要求较高,为保证其发展协调性、平衡性以及相应耐力,在对其开设职业体能训练课时,要根据其特性,在原有体能训练的基础上,对其脚步力量要给予重视,如爬绳、双脚交换跳、手头倒立等训练;对于高体能消耗类专业学生,因其全身活动较多,对体能要求较高,长时间工作后,全身会出现疲劳感,基于此,为提高其全身力量,要加强其耐力练习,可以设置相应的长跑、游泳、武术等训练,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另外,在调整训练内容时,基础性的训练也不可忽视,握力器、田径运动、哑铃练习以及太极拳等基础训练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医护类学生在久站后易出现静脉曲张等职业病,上述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与此同时,在针对学生的职业特点时,高校可以根据其特性,对体能训练课进行适当调整,以学生的身体机能能力为前提,在传统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如进行攀爬练习时,可以将梯子以纵放、斜放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以此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高职院校在开设职业体能训练课时,不能将重心只局限在校园内部,对于校外的体能训练活动也不可忽视,通过拓展校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使校园文化向外渗透,同时能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在高职院校中,比较常见的课外活动为晨跑、早操等,在此基础上,部分高校会设置篮球社、排球社等各种体育社团,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能达到拓展课外体能训练的目的。另外,院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职业体能训练课的开展,可以通过设置各种体育竞赛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训练平台,组织学校的师生共同参与,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在此过程中,要设置专业的体育教师进行场外指导,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训练成果,保证高职院校开设职业体能训练课的有效落实。
综合性职业训练活动中,不针对某一职业进行相关职业性训练,其内容相对较为丰富,但由于针对性较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训练效果难以在短时间内凸显出来。因此,为使综合性训练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应结合多样化活动来对综合性职业训练进行优化,提高其实际的训练效果。在构建相关活动时,应将校内的社团与专业进行结合,同时与体育运动项目进行紧密融合,形成具有实际体验感的训练方式。在实际的体验训练中,完成职业体能训练目标,同时加深对专业内相关事实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得到综合提升。此外,在组织活动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使学生利用更多的有效时间,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综合训练效果。
在组织设置职业体能训练课程时,需要学生提供专门的训练场地以及基础训练设施,因此,职业学校应加强对体能训练课程的经费投入。不少职业学校受到基础设施的制约,无法顺利开展相关的体能训练课程,只能进行简单且枯燥的锻炼,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不高。在增加经费投入后,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专业的技术训练设施,如滑雪场地、巨人梯等项目,或者增加室外实践练习场地,如职业模拟场地等,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使训练的效果得到加强。同时,在增加经费投入后,能够为学生聘请更加专业的职业体能训练教师,或邀请专业人员为学生制定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从而使整体的训练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运动设施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磨损或者损坏的情况,影响学生的职业体能训练情况,因此应加大对硬件设施的维护力度,避免损坏设施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影响。如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损坏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若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作出禁用标志,并上报维修处理,保障设备的安全使用效果。此外,改善教学环境也有利于创新职业体能训练体系,硬件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学生的职业体能训练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上面已经谈论过加大基础设备的投入,而如何利用校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高效的职业体能训练也成为体育教学的首要问题,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调查和了解,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相关设备的使用方式,提高运动的效率。
想要提升学生对职业体能训练的积极性,需要激发其对体能训练的兴趣,通过兴趣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更加投入。在高职院校中,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课认知存在偏差,认为其只是一种娱乐性课程,而对于其真正的目的认识不足,对职业体能训练缺少相应的兴趣,影响职业体能训练课程的落实,无法保证其发挥应有的价值。所以,高职体育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应充分调查学生的实际兴趣,并将兴趣与职业体能训练进行有机结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其进行积极的体能训练,使学生的训练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兴趣的引导方式能够使学生愿意主动进行相应的训练,提高运行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高校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际工作场地进行考察,结合实际情况,使学生明确职业体能训练对日后工作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保证工作的有效落实。校方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培训教育工作或以开展讲座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明确身体素质与知识技能同样重要,二者不可或缺,以此推动体能训练课程的顺利开展。
体育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学生职业体能训练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为提高教师的引导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应对教师进行恰当的专业化培训,使教师加深对职业体能训练的了解,以便后续教学过程中能够在专业的角度上进行项目调整,提高训练效果。在培训过程中,首先,应鼓励教师亲自参与到职业体能训练活动中来,通过亲身体验体会活动中的优缺点,使其能够对后续活动组织效果进行更好的优化。其次,教师要积极参加各个级别的专业培训,尽最大限度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教学培训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每一位教师都要适应新时代高职体育改革的需求。最后,加强对教师的考核管理。每一个学期都要对教师的职业体能教学情况进行综合考核,构建出一支高素质的职业体能训练教师队伍,为实现职业体能训练课程的开设奠基。另外,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结合学生专业的特点,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劳动特点,加入适量的体能训练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体能训练的可行性。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职业体能考核后,应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使整体的考评体系更加完整。教师应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合理评价,以便学生进行查漏补缺,不断优化自身的体能训练效果。同时教师在考评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建议,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不断完善职业体能训练质量。
在高职院校中,部分学校领导及相关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认识不足,仍然将其作为基础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训练技巧,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主,对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阻碍,不符合高校的发展需求,必须对其进行革新[6]。高职院校体育课开设体能训练,是对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一次创新,将发展目标以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体育精神为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体育训练课程和训练计划,不仅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还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职业体能训练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体魄,同时能够增强其心理素质,使其保持更强的意志力去面对职业生活。通过恰当的训练,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职业体能训练课程是一个综合教学平台,高职体育教师要意识到职业体能训练课程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