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小學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学科,其在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概括能力、应用意识以及创新意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难题。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性,身心发展不成熟,认知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学学科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打造“轻负担、高效率”的新型课堂已经成为当前的教学趋势。如何将“轻负担、高效率”具体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抓住课堂要点呢?笔者结合以往教学实践经验,浅谈了基于轻负高效下如何构建一个轻量化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数学;小学生;轻负担;高效率
随着新课程教育的改革,“轻负担、高效率”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广大师生所关注和学习。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减轻负担,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呢?首先,打造“轻负、高效”课堂,重点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首在课堂效率,课堂效率决定了“轻负担、高效率”的实施情况;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自身应该认识到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不足,然后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当前课堂教学。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不断丰富当前教学方式,以多样性替代单一性,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最后,实现课堂“减负”“高效”需要师生联合互动,二者缺一不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做好小学生学习的“明灯”。
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教育的改革,教学的难度系数也逐渐递加,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更高的教学要求。尽管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做出一定的调整,而且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来看,其中仍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亟待解决。以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很多教师仍然固守“传统教学思维”不肯变通,使得“轻负担、高效率”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直接阻碍了新课改推进的节奏,导致小学课堂数学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得不到保证。在此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材内容、丰富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挖掘学科之间的共性,帮助学生建立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能够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这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又顺应了当前“轻负担、高效率”的教学趋势,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 基于轻负高效下小学数学课堂构建重要性
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曾说过:“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的重要驱动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所以教育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汲取知识。”由此可见基于轻负高效下搭建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性。通过寓教于乐,以学生为中心,搭建轻负高效数学课堂,具体表现为:第一,要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小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第二,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教学,自然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第三,因为数学学科的特性加上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弱,将学习方式简化、清洁、明确,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营造包容、开放、发散教学的氛围,让学生积极、自愿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对于提高课堂的“轻负高效”具有显而易见的效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小学数学教师已经逐渐意识到打造“轻负担、高效率”数学课堂的重要性以及其与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关联。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教学的主要工作。
构建轻负高效的数学课堂是实现课堂教学最简化、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的前提,所有教师都期望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效、轻负的数学课堂是培养小学生实践精神、创新精神以及数学素养的主战线,是保证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石,是教师推陈出新,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总抓手;第二,轻负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得学生愿意学习,喜欢上学习;第三,在打造“轻负高效”的数学课堂中,可以帮助教师巩固、简化、明确教学程序。与此同时,教师在深耕“轻负、高效”课堂的构建中,会不自觉地同以往教学做出比较,这有利于教师查漏补缺,完善自身的基本素质,切实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从而实现“学了就会,当堂达标”的理想教学目标。
三、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落后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重复、机械地让学生模仿、训练,而忽视方法论的教学,这使得小学生背着很沉重的“学习包袱”。这种教学模式既不符合教育部印发《关于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且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又导致了“轻负高效”课堂的推进进程缓慢。要做有工匠精神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练习上,教师要注重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改变以往忽视思维创新以及数学素养培育的心理。
(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仍然固守传统教学思维,广泛运用“题海战术”,让学生死记硬背各种题型,来应付应试考试。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下很容易结出“高分低能”的果子。如果教师仍然不能与时俱进,不减少不必要的“死记硬背、非黑即白”的教学模式,那么一方面会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还会让教学陷入“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以及经验主义”的困惑;其次,在练习题的布置上,仍然存在一部分教师只是“单纯为布置作业而作业”,忽视了通过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强基本法则概念的掌握程度的重要性;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忽略了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而数学学科对于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的要求比较高的特性,这导致了学习基础、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节奏,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这与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具有紧密相关的联系。
(三)小学数学教师驾驭数学教材的能力仍需提高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这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前者就是照本宣科,课本有什么,教师就讲什么,而后者是深耕教材,依托教材,走出教材,最终实现超越教材,二者有本质的区别。然而,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部分教师,没有精心备课,对于教材的理解、掌控力以及教学目标始终抓不住核心要领。这直接导致了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的问题以及创设的教学情景缺乏教育价值。不仅如此,由于这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立足于实际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及讲课内容,使得“轻负高效”课堂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距离落实到当前教育教学尚有一段距离。
四、 轻负高效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一)合理想象、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针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落后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要对以往教学模式做出调整,改变以往教学中只是按照课本走流程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灵活给学生进行教学。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开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时,教师不要一上来就“平铺直叙、开门见山”给学生直接讲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如“长方体通常是由六个长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棱的长度也完全相等”“正方体是由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其中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且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等,而是要先引领学生融入教学情景,然后逐步给学生展开讲解、渗透。在图像讲解的过程,教师必须变革以往“单一、落后”不利于学生头脑风暴的教学理念,如可以引进游戏进行教学,“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小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游戏,通过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如“生活中都有什么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件?”“从不同角度观看正方体、长方体看到的面都一样吗?”等。这不仅有利于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帮助学生降低学习负担。还能在小学生不自觉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将游戏引入数学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上保持较高的专注度,还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学习效率自然就能得以提高。通过将多种方式引入教学,丰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使构建“轻负、高效”数学课堂不单单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而是能够真正实现的“轻负高效”教学。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方便教师及时获取学生学习动态,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合理有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构建轻负高效课堂的核心环节,也是建立高效数学课堂的必然过程。评价体系的建立要注重三个方面。首先,要多鼓励学生,同学生交流互动,建立良性关系;其次,要注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营造开放型、互动型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最后,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宽容待人,让积极的评价伴随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被尊重,学生的身份将从“轻负高效”课堂的参与者转换成为“轻负高效”课堂的主体,这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礎。
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六年级《圆》的教学时,教师要遵循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原理。首先,在开展圆的认识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举例身边圆的物体,学生积极踊跃回答:篮球、足球、车轮、呼啦圈等,教师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及时做出表扬,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其次,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画出圆,看看哪位同学画出来的更圆。在学生画出几个圆之后,让学生剪下来,沿着圆的直径折叠,画一画,量一量,看看能发现什么?学生都动手操作了起来。有的同学发现了“将圆沿着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两边都可以重合。”“一个圆里的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相等,所有的直径相等。直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现,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最后,鼓励学生用圆设计出漂亮的图案,在班级里建立评分体系,教师担任裁判。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让课堂成为学习与情感得到交流的“神圣之地”,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对当前的评价体系做出修正和升级,使其一直伴随着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利萍.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6(71):107-111.
[2]魏永杰.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2016(30):56.
[3]王廷玉.依托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2016(8):99-101.
[4]张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文理导航,2017(10):15-17.
[5]杨健.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155-158.
作者简介:
蒋敏云,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留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