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芳 南小青
陕西灿如星河的文化资源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和崛起、为党的光辉伟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给养。新的历史时期陕西要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创新为根本,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民为中心,遵循保护性、整体性、协调性、多样性、持续性原则,通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强交流互鉴等途径进一步提升陕西文化综合实力,推动陕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1]作为2035年中国共产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了未来我国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方向和重点。陕西文化资源众多,如何在世界和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世界面临新冠疫情干扰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抢抓机遇,做好文化资源的整理、保护和开发,为实现“十四五”规划既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意义重大。
陕西文化资源现状
文化资源是文化存续发展的源泉。陕西自古以来就以其广博浩瀚的文化资源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区域。陕西现有的文化资源从内容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1、历史文化资源。陕西从距今一百一十五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开始,就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六千年前,有代表母系氏族社会文明的半坡村遗址;大约五千年前华夏始祖炎黄二帝又在陕西把中华文明推向了新高度;仓颉在这里造字,后稷在这里开启农耕文明,十三个朝代先后在陕西建都,长达一千余年。
历史发展到今天,陕西留存了中国最多的文物古迹。截至目前,陕西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其中,古遗址23453处、古墓葬14367处、古建筑6702处、石窟寺及石刻106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213处、其他25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0处,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098处”。“522家国有文物收藏保管机构,收藏可移动文物7748750件”,“全省备案博物馆(纪念馆)329座。一级9座、二级16座、三级22座。文物系统165座,国有行业60座,非国有104座”。[2]陕西文物的密度、数量、等级均为中国之最。
陕西现有西安、延安、榆林、韩城、咸阳、汉中等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包括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长城(与其他省份共有)等3项9处世界遗产。在古代历史文化资源方面,陕西拥有古遗址优势、古墓葬优势、秦汉唐优势、长城优势、青铜彩陶瓦当壁画优势。
2、革命文化资源。陕西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响应辛亥革命最早的省份之一,是西北地区中共党、团组织建立最早的省份。大革命时期,陕西是中国北方国民革命运动的中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陕西及边界地区建立了中共陕西省委、川陕省委、西北工委、陕甘晋省委、陕甘省委、陕北省委、西北特支等八处省一级的中共组织,在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先后创建了渭北、陕甘边、陕北、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鄂豫陕等数块革命根据地,在陕甘边、陕北根据地基础上形成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惟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一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共中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中国革命新的出发点。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各敌后根据地战略总后方。党中央在陕北的十三年,跨越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处重要历史时期。
党在领导陕西人民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在三秦大地留下了十分丰富而珍贵的革命文物。这是历史赋予陕西的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全省共有革命遗址2025处,其他遗址129处。在2025处革命遗址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997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460处,革命领导人故居317处,烈士墓112处,纪念设施159处。国家、省、市、县四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44处,未定级别1781处。国家、省、市、县四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266处,未定级别1799处。[3]这些革命文化资源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3、生态文化资源。陕西位于中国中部、西北地区东部,地貌复杂多样。北部为海拔800-1300米的陜北高原,占全省总面积的45%;中部为海拔460-850米的关中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19%;南部为海拔1000-2000米以上的秦巴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36%。陕西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等。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从文化角度可将陕西地形地貌划分为陕北高原、河西走廊、关中平原、陕南山地等四大文化板块。各文化板块内由于地理单元的独特性和相对封闭性而具有明显的共性文化特征。陕西现有金丝猴、大熊猫、云豹、朱鹮、丹顶鹤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物种16种,现有香果树、独花兰、秦岭冷杉、太白红杉等珍稀植物17种。
4、民俗文化资源。陕西民俗文化根深叶茂、异彩纷呈,陕西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生产、商贸、居住、行旅、服饰、饮食、医药、卫生、生育、婚嫁、寿诞、丧葬、岁时、节日、宗教、信仰、巫术、禁忌、家族、亲族、村落、乡社、社交、礼仪、民间社火、民间工艺、民间文学、戏剧曲艺、民间游艺等包罗万象的风土民俗画卷。关中地区的秦腔、华县皮影、唐三彩、面花、眉户老腔、户县农民画、凤翔彩绘泥塑及木板年画闻名全国。陕北地区的民歌、秧歌、道情、说书、绥德及米脂的唢呐、安塞、横山、宜川、洛川等地的大鼓、靖边跑驴、府谷二人台、陕北说书、榆林小曲、安塞剪纸、黄陵面花等特色鲜明。民歌是陕南民间文化的瑰宝,尤其是紫阳民歌与镇巴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渗透在大众血脉中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塑造着陕西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
5、宗教文化资源。陕西的宗教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安及周边地区,其中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大兴善寺、青龙寺、兴教寺、大小清真寺、北堂(天主教堂)、八仙庵、楼观台、法门寺等宗教人文景观,以其等级高、历史悠久而享誉海内外。建于唐代的大慈恩寺、荐福寺,以玄奘大师和义净大师的译经场所而闻名中外;法门寺是唐代的皇家寺庙,内藏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香积寺是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为中国佛教八宗之一的净土宗祖庭;大兴善寺是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是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草堂寺是中国三论宗、华严宗、成实宗发源地,日本日莲宗以其为祖庭,至今存有“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和“定慧禅师传法碑”;青龙寺被日本真言宗奉为祖庭,对日本佛教颇有影响;净业寺是中国佛教律宗的祖庭;兴教寺为唐三藏法师玄奘墓塔之地;水陆庵为佛教壁塑宝库,有“中国第二敦煌”之称;佛教道场卧龙寺、黑河明珠仙游寺、终南神秀南五台及西五台等也颇负盛名。化觉巷清真大寺是西北历史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楼观台相传是道教之祖老子讲经之处;八仙庵今日已成为西安市内规模最大的道教庙观;广仁寺是西安惟一的西藏密宗黄教寺院。这些古老的、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及寺院、殿堂,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的奇珍异宝,也是全人类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6、现实文化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兴盛、从内陆腹地到改革开放高地、从温饱不足到决胜全面小康、从黄土飞扬到满目葱茏的巨大变化,也创造出了众多大众化的饱含时代特色的文化形态与文化样式,包括艺术创作资源、新闻媒体资源、文化设施资源、文化节会资源等。这些已经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的资源,蕴含着巨大潜力。陕西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活动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心目中具有广泛影响和感召力的盛典;革命文化资源得到有序开发(2019年延安、照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待干部群众分别达到901.8万人次和89.7万人次);[4]“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西戏曲”等品牌深入人心,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旅游博览会等正从国内走向国外,从陕西了解中国成为越来越多海外朋友的共识。陕西已全面建成省、地、县、乡四级文化网络,为各种文化资源的共享提供了较为充裕的空间;文化节庆活动也不断强化文化的辐射力。
深耕陕西文化资源的指导思想、原则和路径
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创新为根本,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民为中心,科学合理有序深耕文化资源,推动建立陕西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增强文化活力,提升陕西文化软实力,打造全国文化强省。
(一)深耕陕西文化资源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在思想文化领域确立共同思想的基础、凝心聚力的压舱石,是抵制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锐利武器,是统领文化发展繁荣的旗帜。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偏向、制度不动摇、理论不糊涂、文化不迷失。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陕西文化资源挖掘、利用及保护中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动摇,坚持不懈地用这一思想贯穿陕西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坚持创新与守正相统一。
(二)深耕陕西文化资源的原则
要想文化资源既有利于当代又能福及子孙,就应深度关注文化资源的整理挖掘、保护和开发,本着保护性、整体性、协调性、多样性、持续性的原则精耕细作文化资源。保护性就是全面保护各种文化资源,加强冷门文化资源的抢救、挖掘与整理,有效保护、科学研究、合理利用,防止、限制和禁止干扰破坏文化资源的现象。整体性就是整体规划、全局把握、综合平衡各区域、各种类文化资源,又兼顾区域文化资源个性化塑造与培育,既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又因地制宜探索最适合本区域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及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力求实现文化资源价值的最优化和最大化。协调性就是精耕细作文化资源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不盲目开发也不故步自封。多样性需充分考虑各种文化资源禀赋,不盲目跟风一刀切。持续性强调文化资源的耕作需眼光长远,不急于求成,保持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持续开发与循环发展。
(三)深耕陕西文化资源的路径
1、挖掘凝练文化资源。全面整理各类文化资源,尤其加强对冷门文化资源的抢救、挖掘与整理,“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5]通过对遗存、遗址、实物、典籍的研究,深入提炼文化资源内涵,总结阐释文化资源的当代意义,提升文化资源的文化精神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推动不同内涵文化资源与新文化新时代相融合,努力推出富含生命的文化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成果,把陕西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理念弘扬起来。
2、推进文化创新。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动力始终是创新,要全面激发陕西各区域各行业各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积极推动跨文化跨领域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的融合发展,全面落实《陕西省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精神,深入文化产业科技化、数字化战略,突破行业限制,积极打造文化科技产业集群;借助互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文化平台建设,推动产业内和产业间融合。推动创意文化发展,培育和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积极探索包括遗址、民间艺术、文化镇村、遗址公园在内的陕西文化资源创新发展的思路,将文化资源通过舞台、文学、影视,通过一个故事、一种形象、一件艺术品、一次展览焕发时代生机。
3、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牢固树立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依托文化资源全面繁荣陕西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切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文化产业发展首位,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提升文艺作品质量,引导并加强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生产,推出更多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时代新精神的精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效率,补齐公共文化设施短板,创新文化惠民工程、落实文化精品工程,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及模式,促进公共文化供给多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避免文化产业寡头化。
4、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服务手段,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健全地方性文化法规及政策,完善文化市场运行机制,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资源的产品化、产业化设计,在保护和继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多角度、宽领域、深层次加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头部文化企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实现文化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文化产业结构的制度性解放。优化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布局及项目,持续深化国家级文创实验区建设,推动设立文化发展基金、文创银行,用好文创平台,做好重大文化精品、重点文艺创作项目、重要文化发展经验的推广和扶持资助工作。让更多人知晓、了解、认同并喜爱陕西,让陕西人开阔眼界、提高修养,让陕西整体文化品质再上新台阶。
5、加强交流互鉴。积极开展省内外、海内外文化交流,以讲好极富内涵极具陕西特色的中国故事为着力点,积极推进并创新文化传播的理念方式方法;在有效传播上下大功夫做好文章,不断增进理解、扩大认同,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彼此欣赏和借鉴,提高陕西文化在全国地域文化中的认可度和知名度,提高陕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20-10-30,第1版.
[2]陕西省文物基本数据(2021版)陕西省文物局 http://wwj.shaanxi.gov.cn/zfxxgk/fdzdgknr/tjxx/202106/t20210621_2180042.html.
[3]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撰.“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项目《陕西省革命遗址通览》[M].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
[4]七十年,陕西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N].中国文化报,2019-8-30.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4,第1版.
作者簡介
周春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复旦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文化研究
南小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