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
最近,兴起于豆瓣小组的“糊弄学”博得了不少人的关注,据悉,该小组已经汇聚了16 万成员,小组成员自称“弄弄子”。这些“弄弄子”热衷于用看起来不敷衍的方式,敷衍生活中难以推脱之事。比如,面对别人的提议,可以用“先肯定再否定”这样的句型礼貌敷衍;当对方向你吐槽时,灵活运用“感叹词+ 评价事情+ 感受”的句型回复,等等。并不积极的“糊弄”一词,为何会受到众多网友的追捧?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糊弄学”的走红呢?
“糊弄”二字,表面听起来有些负面,其实未尝不是年轻人洞悉生活智慧、用幽默对抗紧绷的自嘲说法。在过度社交、人情难却、工作繁重的快节奏生活状态下,年轻人不时有分身乏术之感,也难以真正面面俱到。对于无伤大雅的琐事,“弄弄子”们选择了一种耗费精力较少又相对得体的做法,既照顾了对方的诉说情绪,又给自己留下“放空”的轻松时刻。
从与他人的交往而言,“糊弄学”本质上是免除社交尴尬、回避正面冲突的“太极”话术。有时,深入、真诚的讨论需要相通的认知“原点”,即便是关系再好的朋友,也可能囿于经历的差异而难以共情。比如,笔者一位准备法考的朋友,时常会给我分享一些他们“圈内”的笑话。对于没有相关体会又为写稿焦虑的我来说,对这些笑话就难免“消化不良”,而为了照顾对方情绪,便不得不用上各类表情包和语气词。但这样糊弄并非不真诚,而是在为我们的社交设置“快捷键”。
“糊弄学”应运而生,也是应对一些人不顾社交界限、提出无理要求的无奈之举。当长辈动不动就发来砍价信息、健康谣言,一见面就开启“怎么还不结婚”的长篇大论模式,与他们理性平等地论辩几乎不可能。这时,一些简单的糊弄技巧就能派上用場。
个人生活中,偶尔开启糊弄“快捷键”、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废柴”生活,也并无不可。在消费主义和励志理念的描绘下,人们往往容易产生一种迷思,仿佛每个人都要向绝对健康、自律、有仪式感的生活进发。但现实中,没有人能活成精准的机器,在不想做饭时点一个高热量的外卖,状态不佳时放慢工作节奏,不愿在假期景区里拥挤而选择“宅家一日游”,这些看起来像是自我糊弄,其实是践行张弛有度的朴素道理,让人在“小确幸”中放松下来,继而更好地面对生活。
年轻人的一些糊弄行为,并不等同于对它的滥用,正如“糊弄组”组规中所说:“糊弄组奉行的是清楚自己可以糊弄的范畴,而有选择地糊弄。”(文/任冠青,摘自2020年11月5日《中国青年报》,本刊有删节)
在很多人看来,糊弄是维持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有时候是出于保护对方感受,有时候则是为了隐藏自己真正的想法,毕竟有些时候有些话,不说比说更显得冷漠,糊弄学在这两者之间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省去不少麻烦。
然而,刊登在2017年《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上的一篇文章显示,大部分人对待糊弄学都带着“双标”的态度,即“我糊弄你可以,你糊弄我不行”。
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场景的实验,要求测试对象在糊弄和说谎中做出选择,选择说谎的人,有机会获得更多利益收入。结果更多的测试对象选择了糊弄,他们认为糊弄比说谎要好得多。而当实验场景转换到多人共同参与,人们眼看同伴选择糊弄的时候,却认为这很不道德,比起说谎好不到哪里去。
这种双重标准态度的根源在于,人们被行为影响的方式,决定了他们对此采取的道德评估标准。糊弄的人认为,重点在于自己说的是实话,而被糊弄的人会认为,敷衍态度本身才是最不可取的,真话假话倒是次要。
所以从短期来看,糊弄确实可以如你所愿,节省时间,减少精力,营造虚假的社交繁荣效果。但是长此以往的糊弄,或者糊弄被识破了之后,则可能会大大降低你说话的可信度,交流热情降到冰点,甚至在心里暗暗把你拉进黑名单。
豆瓣的“糊弄学”小组里面,也已经出现了“反糊弄学”的预言贴,“弄弄子”们纷纷猜测,糊弄句式的流行和使用,势必会引发大家对这个群体的过分关注,从而开始对聊天对象的真诚度产生怀疑。
于是,“弄弄子”们总结出来的对策包括但不限于:减少使用万能糊弄语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发制人成立“反糊弄组”,还有,等待精英弄弄子研发更高级的糊弄语句……
这就告诉我们,有时候你觉得“糊弄糊弄就行了”,反而会让你陷入更多麻烦。(文/小落,摘自南周知道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
从用称病不出的借口逃避朝廷的任命、用绠短汲深的谦虚婉拒他人的请求,再到“难得糊涂”的生活哲学、“差不多先生”的调侃戏谑……古往今来,含蓄内敛又重视他人感受的中国人,找到过不少“糊弄”一下的话术。但无论是弦歌不辍、璀璨辉煌的古代中国,还是从一穷二白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当代社会,无一不是靠踏实、稳健的奋斗一步步干出来的。真的“糊弄”,从不是社会的主流。
那为什么“糊弄学”在今天能打破次元壁,进入公众讨论的视野?从更深层次看,“糊弄学”的走红,与当今碎片化的信息流有关。“糊弄学”的本质问题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怎样分配?
在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自传体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里,他写道:“不要再窃取我的时间了,大家都来占用我的时间,没有意识到每时每刻都是我个人的财富,它就这样消失了。”虽然他写得有点夸张,但这可能是“弄弄子”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从前车马慢、邮件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节奏的不断提速,处在社会空间的个体独自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不断被压缩。“弄弄子”们在社交媒体中的行动实践,折射出他们面对社会焦虑的时候如何情绪布局、最大化地保留自己的个人时间与空间。
看待“糊弄学”,与看待“打工人”等网络现象一样,是年轻人跨越年龄、职业的身份认同,它体现着互联网发展中社交群像中的一个小小剖面。其实糊弄群体的出现也折射着当代年轻人对于社会结构的思考。看似是生活快捷键的“糊弄学”,更像是一个“暂停键”,它是在多任务并行的现实之下,分配精力优先级的个体实践。
然而,持续的被动回应并没有直面社交问题的内核,“糊弄学”只是暂时的缓解,并没有锚定生活焦虑的核心痛点。如此重复循环,只会让自己离生活的主导权越来越远。其实,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着转圜的空间,不妨试试带着积极的心理暗示主动出发,回避潜意识里的糊弄惯性,也许,努力的快乐就会暗藏在另一种选择中。毕竟面对变动不居的现实、芜杂纷繁的信息,真诚把握初心、有策略地坚持自我,找到工作、社交、家庭等的平衡点,才能最终不被生活糊弄。(文/常莹,摘自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