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贺军,涂义亮,徐建强,李海平
(1.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 400067; 2.山区道路工程与防灾减灾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 400067)
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桥头跳车是常见病害之一。据有关调查,路桥过渡段的维修费用占总费用的70%以上[1]。
桥头跳车现象主要是因外部车辆荷载长期、反复的作用,使得桥台与道路间产生过大的差异沉降[2],常在软土地区公路中出现。目前,对于桥头跳车处治方法,主要有桥头搭板法、土工格栅法、加铺法和轻质材料置换法等[3-5]。加铺法和桥头搭板法只能起到一定的减缓作用,后续可能耗费更多的财力、物力去维护。土工格栅法及轻质材料置换法需要开挖路面,这对运营期高速公路不太适用,且轻质材料置换法适合软土较薄路基,有较大的局限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顶管渐变置换法,该法在不干扰路面正常交通的情况下,采用管道对路堤土进行置换,使得路堤自重降低,实现处治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目的。Yang S等[6]通过太原火车站隧道穿越工程,对密排顶管进行研究,得到管道过于密集,管道之间的土体会被紧密压缩,形成管-土拱效应;Yang X等[7]对膨胀土顶管施工中的水溶性泥浆进行改进,使得顶进力显著减小,并提出一种较为简便的顶管顶力计算方法;江正潭[8]在后屠中桥桥头跳车处治中对顶管减载处理方案的施工方案、工艺、控制标准等进行了介绍;包龙生等[9]采用预埋管涵方式对桥头跳车进行处治。但上述研究都未研究间距对处治效果的影响,忽略了沿路线方向控制沉降平缓过渡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对顶管渐变置换法的参数设计和实施效果进行研究。
本文依托直上河桥路段工程,提出顶管渐变置换非开挖处治方法;通过三维数值模拟首先分析10 m范围内不同处治间距对沉降控制的影响规律,为渐变间距提供设计参考;然后对提出的渐变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研究成果可为今后运营期的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处治提供借鉴。
直上河桥宽度约为19.3 m,地层分布为黏土、淤泥Ⅰ、淤泥Ⅱ、淤泥质黏土Ⅰ及淤泥质黏土Ⅱ。该桥运营以来,一直以路面加铺的方式处治桥头跳车现象,历次加铺下来,极大增加了路堤的自重,加剧了不均匀沉降,如图1所示。
考虑到路基的对称性,取一半对其进行建模分析,原始路基模型如图2所示,并在路面中心、路肩及路堤坡脚各设置1个位移监测点。
软土地层采用修正剑桥模型模拟,因修正剑桥[10]适合正常固结土和超弱固结土的弹塑性模型,适用于模拟固结压力对材料特性有重要影响的软黏土,路堤填土采用M-C模型模拟,其粘聚力为25.6 kPa,内摩擦角29.8°,土层参数如表1所示。固结沉降分为主固结和次固结,主固结为粘弹性沉降,采用FLAC3D流固耦合分析;次固结为粘弹性和粘塑性沉降,采用Burgers模型模拟,固结计算参数如表2所示。交通荷载取14 kN/m2的均布应力施加于路面上。
图1 桥头跳车
图2 原始路基模型
对数值模型计算19年,即2000—2019年,其数值模拟结果曲线与现场监测数据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数值模拟曲线与实际现场监测数据拟合较好,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行性。继续对模型进行运算至2039年,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20年后,路面最大沉降量达到0.539 m,如果不进行处治将会产生严重的桥头跳车问题。
图3 2000—2039年不作处治预测沉降曲线
表1 土层参数
表2 直上河桥桥段路基固结沉降参数
为处治直上河桥段的差异沉降,提出顶管渐变置换方法。通过沿道路方向改变顶管间距使得总体沉降处于可控范围。因此,有必要分析顶管间距对沉降控制的影响。
建立不同间距的顶管数值模型,模型长58 m,高55.5 m,沿道路方向厚度为10 m,如图4所示。顶管尺寸参照非开挖处治协会有关规范[11]取直径为0.6 m,厚度为10 mm,采用壳单元模拟顶管,壳单元参数取值为:弹性模量E=206 GPa,泊松比ν=0.3。
先模拟未处治时的路基状态,对模型运算19年,即2000—2019年,再将壳单元施加在模型中,并将其内部土体删除,对模型继续运算20年,得到监测点沉降与时间关系曲线,如图5所示。
从图5中可得,在2019—2039年间,路桥过渡段经顶管置换法处治后沉降量明显减小,且随着顶管间距的减小,沉降控制效果呈上升趋势。在同一时期,间距为1.06 m时,处治效果最好,其最终沉降量减少了0.172 m,位移云图如图6所示。从图6中可以看出,经处治后,沉降主要发生在路堤处,且越接近路面中心,沉降量越大,是由车辆荷载作用引起的,距离荷载作用位置越近,影响越大。
不同顶管间距对沉降处治的影响如图7、图8所示。 从图7、图8可以得出,随着间距的减小,路堤减载越大,路基沉降量逐渐减小,沉降量变化百分比也逐渐增大,沉降控制效果逐渐增强。间距为1.06 m时,沉降量变化最为明显,最大沉降减少量百分比达到29.30%,且在顶管施工过程中,管道周围地层就会发生形变而产生应力释放, 这是管道周边应力向四围传递的结果,即土拱效应[12],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土层损失、收敛位移所造成的地表沉降。综合考虑路桥过渡段不同区域对沉降要求,对顶管间距进行渐变设计,使得路桥过渡段沉降呈平缓过渡。
(a) 顶管间距1.06 m
(b) 顶管间距1.60 m
(c) 顶管间距2.39 m
(d) 顶管间距3.41 m
图5 2000—2039年各区域沉降曲线
图6 处治间距为1.06 m的沉降位移云图
图7 不同间距处治下20年后的沉降量
图8 不同间距处治下20年后的沉降量变化百分比
根据上述结果,对路桥过渡段进行顶管渐变置换处治。将路桥过渡段分为A、B、C、D四个分区,各分区范围分别为11.32 m、10.97 m、7 m和10.28 m,各分区顶管间距分别为1.06 m、1.60 m、2.39 m、3.41 m,顶管直径均为0.6 m,如图9所示。
建立148 m×60 m×48.4 m验证数值模型,路面宽28 m,路堤坡率为1∶1.5,如图10所示。在路桥连接处设置2块长8 m、厚0.6 m的搭板。
图9 各分区顶管布置
图10 验证计算模型
对不处治模型进行运算至2039年,得到模拟沉降云图,如图11所示。由图11可得到在20年后,路面、路肩及路堤坡脚持续沉降至3.385 m、2.913 m、2.459 m,沉降量变化量分别为0.555 m、0.389 m、0.269 m。如不对其进行处治,将来会产生严重的桥头跳车问题。
图11 2000—2039年不作处治下的沉降云图
采用FLAC3D建立顶管置换渐变处治模型,如图12所示。
图12 顶管渐变置换处治数值模型
先模拟不处治状态下的路基沉降至2019年,然后将壳单元施加在模型中,模拟处治后20年内的路桥过渡段沉降情况。
1) 不同处治区域沉降控制效果
模拟运算得到处治20年后各分域的最终沉降,如表3所示。从表3可得,在2019年开始顶管置换处治后,各区域沉降量明显减小,其中A处治区域控制沉降效果最好,相对沉降量降低百分比达到27.76,B、C、D处治区域沉降控制效果随着顶管间距增大逐渐减弱。处治20年后顶管的沉降位移云图如图13所示。从图13可以看出,沉降主要发生在路面中心位置,顶管间距越小,沉降量越小,说明顶管越密集,路基减载越大,同时,顶管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下穿路堤后,形成类似梁结构,很好地承担了上部荷载,变相提高了路基的刚度,进而有效控制了沉降。
2) 变刚度处治区变形协调特征
处治后路面中心沉降与桥头距离的关系曲线如图14所示,路面沉降云图如图15所示。从图14中可以看出,路面中心沉降值随着时间及桥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路堤沉降沿线路方向呈现较平缓的渐变效果,验证了顶管渐变置换处治方案能有效处治桥头跳车问题。
表3 处治20年后不同区域最终沉降对比
图13 处治20年后顶管沉降位移云图
图14 处治后路面中心沿线路方向沉降值
图15 2039年路面沉降云图
1) 顶管渐变置换法随着顶管间距的减小,处治效果逐渐增强,当间距为1.06 m时,沉降控制效果最好,且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存在土拱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和降低了地表沉降。
2) 顶管渐变置换法在处治桥头跳车问题上,一方面,顶管置换出来土体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路堤自重,且随着间距的减小,路堤自重荷载降低越大,沉降量也随之减小;另一方面,顶管下穿路堤形成类似梁结构,很好地承担了上部路堤自重和交通荷载,变相提高了路基的刚度。
3) 通过对桥头跳车段进行分区渐变处治,顶管间距沿线路方向逐渐增大,路面沉降也随之呈现平缓的渐变效果,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桥头跳车问题得到较好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