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语态的创新与警察形象的塑造
——以《守护解放西》为例

2021-01-07 10:58邹沂呈
视听 2021年1期
关键词:语态警务民警

□ 邹沂呈

警务观察类真人秀《守护解放西》以长沙市坡子街派出所民警们的日常工作为题材,融合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和真人秀的表现形式,全景式呈现了人民警察的真实形象。节目在B站播出以来,在广大青年群体中获得了巨大的传播声量,民警们以可爱、幽默、严肃、温情、负责等个性鲜明的形象圈粉无数。《守护解放西》的成功主要在于传播语态的创新和警察形象的塑造。节目以年轻化的语态、平民化的视角和个体化的叙事代替了以往主流话语宣传自上而下的说教,打破了人们的刻板印象,让有血有肉的人民警察形象自然而然地深入人心。

一、传播语态的创新

《守护解放西》的传播平台是B站。B站的用户群以追求个性、趣味、互动表达方式的年轻“网生代”为主。基于此,《守护解放西》在传播语态上进行调整与创新,将严肃的警务题材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创作上更加接地气,拉近了节目与年轻观众的距离,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趣味化的呈现

《守护解放西》采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同时又运用了真人秀的表现形式,使节目融真实性、趣味性和戏剧性于一体,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听享受。在保证真实记录的前提下,节目进行了综艺化包装。节目的主题曲选用的是长沙方言说唱《策长沙》,再配以长沙市中心大街小巷的镜头,彰显了长沙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而采用动漫形式介绍民警出场,则更加契合B站用户群体的喜好。同时,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网络视听节目的互动性,灵活运用形式多样的综艺花字来介绍案情发展和普及法律知识,尤其是只进行简要评论的情绪类花字常常会引起弹幕区热烈的讨论与互动,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激发了观众对节目内容的思考与深挖。在剪辑方面,节目巧用变速、分屏的手法,节奏把控得当,同时采用倒叙和交叉叙事的方法设置悬念,使得纪实性的内容有了引人入胜的情节。用综艺化的视听形式来呈现严肃的警务内容,不仅为节目增添了趣味性,而且收获了年轻观众的正向反馈,节目的最后一集出现了大量“辛苦了”“一口气看完十集”“期待下一季”等弹幕。

(二)平民化的视角

基层民警的日常工作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他们既要处理各类违法犯罪案件,也要帮助老百姓解决各种生活琐事和社会纠纷。《守护解放西》以平民化的视角来记录民警们对这些事件的处理,更能够打动观众,获得观众的情感共鸣。例如在处理快递员死亡的案件时,死者的父亲由于情绪失控,推打了快递公司来进行调解的代表。为了安抚这位老父亲的情绪,刘毅昇警长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这位老父亲进行了一次以心换心的单独交流。当刘警长讲述自己家里有一位患尿毒症换了肾的父亲时,死者父亲深受打动,对刘警长的经历感同身受,并且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其实,基层民警是平凡的英雄,他们既有无私奉献的伟大一面,也有饱尝人间冷暖的普通一面。在工作中他们要执法为民、维护社会稳定,在生活中他们同样也是父母,是儿女,是丈夫或是妻子,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体验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因此,当警务节目以这种平民化的视角来展现基层民警的日常工作时,会进一步拉近警察和人民群众的距离,拉近节目与观众的距离,使得节目更加亲民、接地气。

(三)个体化的微观叙事

传统的警务节目在叙事上大多追求宏大的表达方式,缺少对个体的细节刻画,造成了千遍一律的单调形象,不利于传播入脑入心。而相对于宏大叙事而言,微观叙事更加聚焦于普通的个体,让“个体不再是政治化的话语表征和传播符号,而成为作品关照的主要对象”①。《守护解放西》一改传统警务节目的宏大叙事,从细节出发,通过微观叙事来刻画普通个体。节目中的每一个基层民警都是展现人民警察形象的鲜活代表,每一个案件当事人都是反映社会问题、进行普法教育的生动实例。例如,被网友称为“一点点”的易点警长操着一口长沙普通话,他在处理警情时表现出的机智、幽默和体贴的形象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处理一对中老年男女的情感纠纷时,易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100块钱都不给我”“我想站在你这一边,但是法律不允许”等幽默睿智的语言引发了弹幕刷屏。节目的第8集《青春别迷茫》记录的都是青少年犯罪的案件,这些犯罪的青少年要么是因为年少冲动、意气用事,要么是因为产生了错误的价值观,最终误入歧途,让人感到不胜惋惜。对这些个案的呈现有助于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法律,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二、警察形象的塑造

“传递价值与唤醒情感是媒介形象建构的核心要义”②,但很多警务类纪实节目的创作形式过于严肃、呆板,导致警察形象“脸谱化”,在受众脑海中产生了刻板印象,不利于价值的传递和情感的沟通。《守护解放西》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将镜头对准一群普通的基层民警,近距离、多角度地展现了他们敬业爱民的形象。民警们因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打破了警察形象的“脸谱化”,获得了年轻观众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一)个性人物构筑警察立体形象

警察是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我们对这一群体的认知不应该停留在概念化、模糊化的阶段,这一群体背后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个人。《守护解放西》从个体出发,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构筑起警察的立体形象。坡子街派出所民警加辅警一共有80多位,节目组在前期拍摄的时候和每一位警员都聊过天,最终选择把镜头对准其中的8位。这8位警员性格各异,特色鲜明,在年轻观众心中形成了IP效应,过去“脸谱化”的警察形象也因此具化为多元化、立体化、人格化的警察形象。

例如被网友称为“坡子街王祖贤”的梁慧警官,在节目中一出场就自带偶像气质。她在生活中阳光活泼、爱好音乐,在工作中严肃干练、英姿飒爽,对案件具有精准的研判能力,兼具实力与美貌,圈粉了大量观众。“走到哪里,快乐就到哪里”的易点警长机智、幽默,在处理纠纷时总是能够巧妙地化解尴尬的局面。还有为了执法规范努力练习普通话的任罡、既严肃又温柔体贴的“老大哥”张鹏、勤奋向上的杨光、颜值和专业技能皆爆表的刘曦均,他们展现的是我们新时代警察形象的一个缩影。

(二)具体案件展现警察真实工作

很多年轻人不了解警察这个职业,主要是因为不了解警察的日常工作。在节目正式制作之前,节目组针对95后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大部分都是使用B站3年以上的深度用户。约90%的受访者基本没有与警察打交道的经历,对警察的日常工作充满了好奇,希望能通过趣味化的方式看到民警的职业面貌和社会的真实底色。

在了解目标用户群体的诉求之后,40余人的摄制团队在派出所内外进行多机位、多场景布点,通过跟拍等方式记录了民警日常处理警情的全过程,历时4个多月,拍摄了海量素材。对这些案件进行主题化编排整理,使得复杂繁琐的基层警务工作能够分类集中呈现在观众面前,丰富了观众对基层警务工作的认知。节目共有10集,每一集集中呈现一个主题。例如,节目第2集《星城奇事多》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奇葩的人和事,第5集《雷霆扫毒》关注的是缉毒案件,第6集《铁汉也柔情》主要是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第8集《青春别迷茫》聚焦的是青少年犯罪的案件,第9集《全力追缉》涉及刑事案件的侦破。只有通过对这些具体案件的展现,才能让年轻观众了解到真实的警察工作不仅仅是处理刑侦、缉毒这样的大案要案,也要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琐事,调解生活中的纠纷。年轻观众正是通过节目了解了警察的日常工作之后,才进一步产生了对人民警察的热爱与崇敬之情,并在弹幕中感谢他们对平安社会的守护。

(三)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下警察形象的破圈传播

警察形象塑造的落脚点是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传递法治观念,弘扬社会正能量。因此,如果节目过度娱乐化,就会偏离正确的价值导向;而如果节目过于严肃,则很难吸引观众,不利于法治观念和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守护解放西》的节目创新,便在于平衡了严肃性与趣味性的关系,强化了网络节目的互动属性,用极具网感的方式吸引“网生代”的年轻观众在弹幕中进行讨论与互动,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实现了警察形象的破圈传播。什么是网感?“具体来说,网感往往被看作网络社会中的一套流行话语(文化/图片/影像等)”③。网感帮助节目打开了直抵年轻观众的沟通渠道,年轻观众的喜爱使得这些普通的民警、辅警迅速火爆网络,成为“网红”。节目利用网感将警察塑造成正能量的偶像,在年轻人心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坐标。年轻群体对这些“网红”警察的认可,不仅提升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的新形象,而且潜移默化地传播了主流价值观,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三、结语

作为一档网络警务节目,《守护解放西》摈弃了传统警务节目严肃刻板的主流表达方式,以趣味化、平民化和个体化的传播新语态,开创了互联网语境下警务节目的新形态。在警察形象的塑造上,节目通过近距离、多角度展现基层民警的日常工作,让观众对警察职业有了新的理解,认识到人民警察既是平安正义的守护者,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

注释:

①刘蒙之.从宏大叙事到微末叙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创作理念创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9):109-111.

②蔡骐.对十八洞村媒介形象建构的解析与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02):139-146.

③齐伟,王笑.寄生性、伪网感与点击欲——当前网络大电影的产业与文化探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05):9-14.

猜你喜欢
语态警务民警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动词的时态与语态题这样得高分
环球警务专访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动词的时态、语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