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斯“符号三分法”视域下看《八佰》

2021-01-07 10:58:22蔡璐瑶
视听 2021年1期
关键词:赵子龙八佰三分法

□ 蔡璐瑶

一、引言

作为意义的载体,符号十分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电影这种综合运用了图像与声音的综合性质媒介产品也是一种符号。它不仅是大众休闲娱乐时的消遣,更是某种情感意义的表达。电影《八佰》是我国经历疫情、开放影院后各大院线上映的第一部电影。自2020年8月21日到9月20日这整整一个月里,该片累计票房28.83亿元,代表华语电影首度问鼎全球票房冠军。在国庆档电影上映之后,虽然该片的排片量有所下降,但是口碑一直不错,并且总票房突破了30亿元大关。不少观看《八佰》的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足以说明它成功地让观众理解了其中蕴含的意义。这样的卓越成绩得益于影片制作团队以及演员的辛苦付出。本文将从皮尔斯“符号三分法”的角度分析《八佰》背后的意义。

二、皮尔斯符号“三分法”

索绪尔与皮尔斯同为符号学的奠基人。与索绪尔的“二分法”不同,皮尔斯提出了符号的三类“三分法”,并对后来的学者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类“三分法”分别站在了三个不同的角度:第一类是站在符号本身的角度,可以分为质符、单符和型符;第二类是站在符号与其所指对象的关系角度,可以分为像似符、指示符和象征符;第三类是站在符号与解释项关系的角度,可以分为呈符、申符和论符。然而,第一种分类只注重于本身,第三种分类又只涉及对解释者的效果,只有第二种分类方法包含了符号本身、符号所指对象以及与解释者之间的关系,同时电影这种符号只有通过符号所指与解释者(即观众)的互动才能传递意义。所以,本文对电影《八佰》的分析运用的是皮尔斯对符号分类中的第二类“三分法”。

(一)像似符

皮尔斯是这样定义像似符的:“它仅仅借助自己的品格去指称它的对象,并且无论这种对象事实上存在还是不存在,它都照样拥有这种相同的品格。当然,除非实在地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对象,否则,像似符就不能充当一个符号,但这与它作为符号的品质无关。”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像似符是其所指对象的相似,就电影来说,可以认为像似符是约等于现实世界存在的人或者事物。

《八佰》根据历史事实改编,以我国1937年的淞沪会战作背景,呈现了此次会战的最后一役——四行仓库保卫战。当时,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在上海四行仓库留守,为了迷惑敌人,壮大声势,该团仅剩的400人对外号称800人,史称“八百壮士”。影片的基本事实与现实相符,管虎作为编剧与导演,曾经说拍摄《八佰》对自己是一次挑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历史,要还原这次惨烈的保卫战,让观众都了解将士们曾经的浴血奋战、殊死抵抗,知道先人们为了换取和平所付出的代价。同时,整部电影最让人印象深刻,也是最让人唏嘘的当属苏州河两岸的不同景象:一边是灯红酒绿的租界生活,而另一边则是笼罩着死亡阴影的战争场面。这样强烈对比的场面在历史上亦是真实存在的。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剧组耗费一年半的时间搭建、布置场景,做到了1∶1还原当年的苏州河两岸。在真实场地拍摄与在摄影棚中模拟,带给演员与观众的感觉是云泥之别。真实更能带给演员沉浸感,使其切身地体会所扮演人物的感情,挖掘表演的潜力,将最饱满的形象呈现出来。影视观众的情绪向来是由演员的情绪来带动的,演员真情实感的流露,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观众的共情效应。电影中的历史真实不胜枚举,大到影片的整个故事,小到影片中的基本人物与场景,导演与编剧在商业片与历史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满足了观众对战争片的期待视野,使得作为解释者的观众明白了《八佰》这一电影作为像似符的意义。

(二)指示符

如果说像似符与其所指对象之间具有直接的关联性,那么指示符与其所指对象之间则是一种间接的关联性。符号具有的某种特征可以代表其所指的事物,这种符号即为指示符。受众看到这样的符号就能联想到它的所指,也可以说二者之间具有某种因果关系。在电影中往往表现为背景符号的使用,这样的符号还具有直接与间接之分。例如,在电影中出现的某件器物,可以让观众联想到事件发生的背景,当时的历史文化,通过这样的大背景让观众去体会人物的内心,这是电影中的直接指示符。在电影中引经据典,通过历史上发生的一件代表性事件,表现电影中人物的情感,这是电影中的间接指示符。

在《八佰》这部电影中,直接指示符与间接指示符是并存的。首先,影片复刻了处于激战中的四行仓库的一面墙,墙上有十分鲜明的广告语:“请饮,可口可乐,屈臣氏汽水。”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电影植入广告的一种方式,其实不然。无论是可口可乐还是屈臣氏汽水,皆是那个时代的反映。早在1927年,可口可乐就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在上海建厂生产,由屈臣氏汽水公司负责装瓶工作。当时,可口可乐公司还邀请阮玲玉拍摄了海报。阮玲玉坐在酒吧一角,手里握着可口可乐,她头顶的广告语就是上边提到的广告语。另外,在淞沪会战期间留下的老照片中,确实也可以看到侵华日军在可口可乐广告牌下设立阵地。导演将广告复刻到四行仓库的一面墙上,它就是作为一种直接指示符出现的,使得作为解释者的观众想到老上海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家园。而此时子弹在广告上射穿的洞,传递的是战争给家园造成的伤害,这样的场景比直接用语言讲述战争的残酷更能带给受众切身的感受。

其次,电影中反复出现一匹白马,它的颜色与整部电影采用的灰暗色调背道而驰。灰暗是战争带来的,而白色就是深处战争中的人们想看到的颜色,那代表着希望。影片中,小湖北两次将端午想象成赵子龙的模样:第一次,赵子龙骑着白马却踌躇不敢向前;第二次,赵子龙骑着白马,长枪在手,策马闯阵,这发生在端午持枪射击飞机之后。赵子龙的两次变化对应着端午的成长,也暗示了保家卫国的希望。因为我国人民对赵子龙是非常熟悉的,他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是护国英雄,“忠义能臣,浑身是胆”是他最明显的特征。白马与赵子龙在这里就是作为间接指示符出现的,将赵子龙的品质指示到端午身上,也映射着和端午一样保家卫国的“八百”将士。

(三)象征符

象征符号与其所指对象之间是一种抽象的关联性,是三种符号当中最为复杂的一类,指的是运用具体的事物作为符号去表达抽象的理念,这种具体的事物即为象征符。电影的最终目的就是传递信息和理念,因此,电影中出现的一个人物、一个情节、一个物品都是为其主题服务的,电影中的象征符对解释者(观众)理解电影的意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电影《八佰》中,要说高潮的部分当属将士们拼命护旗。在作战激烈的时候升起一面国旗,对战况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因为,原来隐蔽在仓库中作战,在日军眼里他们只不过是一些溃不成军的人在负隅顽抗,而升起国旗则意味着他们是成建制的正规军队,这对日军无疑是一种刺激,甚至是一种羞辱,升旗只会让敌人加重对四行仓库的攻击。但是,谢晋元团长说,升旗是为了激发苏州河对岸那些生活在租界的中国人的热情。在电影当中,国旗象征了中国抗战的必胜信念,使得对岸的人肃然起敬。跳出影片之外,国旗也是一个国家的代表,在这里它就是一种象征符,看到这个片段多少观众骨子里热血沸腾,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期盼国旗不要倒下。影片还有另一个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情节:陈树生跳楼。这一幕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像似符,然而,其中传达出来的精神让他更应该被称为象征符。10月26日晚,谢晋元问战士们想给自己的家人留下什么话,陈树生就用自己的鲜血在贴身衣物上留下了“舍生取义,儿所愿也”。两天后,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组织了一个小分队挖四行仓库的墙,并企图埋入炸药使仓库坍塌。眼看着日军就要得逞,陈树生作为敢死队的一员,在自己的身上绑了四五颗手榴弹,大喊着:“给我妈!”然后拉了引线,纵身一跃,牺牲了自己,但也为击退日军打开了一个突破口。陈树生那满腔的卫国热情、义无反顾的背影让谢晋元流下了眼泪,接着,他的几名战友也以同样的方式殉国。这一幕让多少观众动容。此刻的战士们就是一种象征符,向符号的解释者展现了抗日军人的大无畏精神,传递出“丈夫许国,实乃幸事”这一信念,这也是中华的民族气节。

三、结语

虽然近几年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层出不穷,但是精品少之又少,许多夸张的情节给观众带去了刻板印象。观众称之为“抗日神剧”,提到抗战题材的影片都是嗤之以鼻。另外,将抗战事迹搬上大银幕的情况更加少见,《八佰》在这种情况下上映却收获了大批好评,许多因疫情没有电影上映无奈选择这部片子的人从影院出来之后亦被感动。这与电影巧妙地使用像似符、指示符和象征符来展开叙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观众常说:“最怕的是令你感动的事件来自于真实改编。”细细品味,这句话当中就包含了本文论述当中皮尔斯所定义的三类符号。《八佰》让这三类符号巧妙融合,使得观看电影的人能够置身其中,也能解释其中的符号,领悟电影的内涵,不仅振兴了疫情之后的中国电影市场,也扛起了中国战争类电影的大旗。

猜你喜欢
赵子龙八佰三分法
《八佰》壮士英雄归来
环球人物(2020年16期)2020-09-03 04:33:23
管虎谈《八佰》:最重要的不是战争,是人
南方周末(2020-08-20)2020-08-20 07:47:14
人物志
中国公路(2020年9期)2020-05-26 08:17:12
《八佰》发布“大制作”预告
综艺报(2019年10期)2019-06-11 03:00:41
管虎执导战争片《八佰》杀青
综艺报(2018年9期)2018-05-15 07:34:00
赵子龙的猫
少年文艺(2017年10期)2017-10-20 18:22:18
职业学校物流专业的“三分法”教学浅析
社会结构三分法及其音乐观: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
艺术评鉴(2016年15期)2016-11-29 10:10:05
试析高职物流教学中“三分法”教学模式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19期)2016-06-06 05:16:08
林更新:对赵子龙太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