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力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2021-01-07 16:06:04江苏省泗阳县众兴小学姚晓莉
天津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园子课外阅读生活化

■江苏省泗阳县众兴小学 姚晓莉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迁移生命体验

创设生活情境是促使学生参与阅读探究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引导学生从文本资源中提炼人生智慧的媒介与桥梁。良好的生活情境可以切实引导学生迁移个人生命体验经历,使其带着情感、带着思考去探究文本内涵,是实现生活化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步骤。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有效引导学生代入个人思考,使其能够在有感情地阅读与思考中获得生活力。

如在《祖父的园子》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展现了一些园林的照片,让学生从美学角度去观赏这些园林,初步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用本班学生家中的园子的图片作比较,让学生及时进入生活回忆状态,使其产生亲切感、熟悉感,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园子的故事,促使学生及时进入阅读情境。比如,有的学生表示园子就是自己快乐的小天地,自己会在园子中玩玩具,与小伙伴做游戏,尤其是在下雨天,会举着伞在园子中淋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有的学生则表示自己对园子并没有深刻的印象,从小并不经常在园子里玩耍,习惯在屋子里玩游戏;有的学生则表示自己家中没有园子,只能在放假的时候回到爷爷奶奶的家,而爷爷奶奶的家中有很大的园子,种了许多蔬菜,还养了宠物,让自己感到十分放松,所以学生很期待放假……通过生活分享,本班学生对园子的兴趣渐渐变高,每个学生都进入到阅读情境之中,认为园子是快乐的天堂。在此基础上,笔者乘势而上,引导学生阅读《祖父的园子》,使其通过文字阅读去分析祖父的园子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探寻作者的童年生活,客观分析对于作者来说,祖父的园子意味着什么,由此促使学生进入阅读探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小学生便可切实积累有效的阅读经验,有利于改善学生的阅读思维,且可让学生产生珍惜童年的正确意识。

二、关联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迁移生活认知

客观来讲,每一篇文本基本上都记录了作者的真实经历,反映着作者的人生阅历。尽管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但是我们也能在作者的描述中找寻到自己的影子,而这种相似点便能够促使小学生对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对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活化改革进程中,教师应该要切实关联现实生活,客观分析学生的人生阅历,引导学生积极迁移生活认知,由此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学生带着个人思考去阅读、去表达,使其切实实现深度阅读,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活力。

如在《四季之美》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引导本班学生回想了自己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美景的看法,让学生自主表达,使其及时回忆起生活经历,由此改善学生的生活认识。比如,有的学生表示自己最喜欢夏天,认为夏天比春天更有生机,比如夏天出行的动物会更多、植物的成长会更加快速,而且学生也很喜欢出汗的感觉;有的学生则表示自己最喜欢冬天,因为冬天会下雪,整个世界都会变成雪白的颜色,看起来干净、纯洁,自己也可以与小伙伴一起打雪仗、堆雪人,在大自然中获得快乐、幸福的感受;有的学生则表示自己最喜欢秋天,因为自己最喜欢的植物是枫树,秋天则是赏枫的绝佳时机,整个枫林都会变得红彤彤的,连天空都能印上红色。面对学生的真情流露,笔者就引导学生阅读了课文,让学生进一步去探寻四季美景,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善于感悟生活的品质。

三、丰富阅读生活,开阔学生的成长视野

阅读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还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组织拓展阅读教学活动将对学生的一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因为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便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学修养,在语文学习中实现长足进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组织丰富的课外拓展阅读活动,进一步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渐渐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水平,进一步落实生活化阅读教学改革任务。

为了全面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探究活动,笔者就综合整理了课外读物,包括国学经典文学作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推荐的课外读物,以及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旨在让学生在课后自主选择文本资源进行阅读思考。在此过程中,笔者会选择一些优质图书制定统一的整本书阅读计划。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笔者就设计了为期一个月的整本书阅读计划,监督学生设计了每日、每周的课外阅读任务量,使其自主制定课外阅读进度表,记录每一天的课外阅读情况,据此监督学生,让学生顺利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如此,学生则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展开课外阅读活动,而这就可切实激发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可渐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并充分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使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四、整合言语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启发

在现代语文教学理念中,听、说、读、写活动被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教师所设计的每一轮言语实践活动都有特定的教学任务,会侧重某一个方向的实践教学任务,但是这四个语言系统本身便是相辅相成的,可以彼此促进。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便可尝试组织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比如围绕文本主旨组织主题辩论活动,也可单纯组织图书推荐与讲书活动,抑或者是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写读后感、续写故事、改写文本等等,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生活,促使学生实现深度阅读。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了考古学家根据文字记录所还原的圆明园照片,也呈现了被摧毁之后的圆明园,通过图片对比使学生切实产生了遗憾、可惜与痛恨之情。此外,笔者以“《圆明园的毁灭》让你知道了?”这个论点组织了主题演讲活动,及时组织了口语交际锻炼,让学生自主整理口语材料,阐述自己所产生的阅读感悟。比如,有的学生重点对侵略者表达了痛恨之情,有的学生则为当时统治者的软弱无能感到悲凉、无助,有的学生则表达了无法亲眼见证圆明园辉煌历史的遗憾之情等等。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因为这种力是面向生活的力,是知识转化成行动的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全面构建阅读教学生活化的模式,要切实关注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自主表达欲望与生命体验过程,要让学生及时表达个人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活力,这也是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猜你喜欢
园子课外阅读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快乐的园子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树的野园子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我和祖母的园子
园子匠
吐鲁番(2015年3期)2015-12-07 13: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