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者突发意外事件的防范与管理

2021-01-07 20:09甘炜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5期
关键词:意外事件生理突发事件

甘炜炜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0 引言

医疗改革相关措施的实施使得全民医保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在医院的患者接诊中,有着接诊量大、人口流动性强、环境复杂的区域特性。在有限的空间内,门诊患者因自身病情、外界因素引起的突发意外事件对患者的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就诊环节,患者易出现的意外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晕厥、出血、休克等不良事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存质量均有着显著的影响。近些年来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我国中老年人群占比增多,这使得心脑血管、肢体损伤等方面疾病的发生率进一步提升,基于预防、控制门诊患者突发意外事件的目的,医院规章制度方面,增加突发意外事件的应对与干预措施,从而使得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降价降低,加强医院门诊风险管理的相,更好地促进医院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本文综述中,以医院门诊患者突发意外事件为主要论点,探讨医院门诊服务中心相关医疗服务的措施的质量改进与优化。

1 门诊干预期间的分诊措施临床应用价值

医院门诊是医院第一个直接接触到患者的岗位,通常基于更好改善患者生命体征的前提,在医院门诊科室需要更加专业的检查以及急救干预指导,同时联合门诊接诊、病情预检分诊、缴费、拿药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完成病情的预检分诊与临床干预。

实际情况下,受限于患者群体人数多且临床病种表现不同,病情因个人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表现,在门诊干预中患者的病理表现方面,需要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进行进一步的加强,通过职业能力培训与优化,使得护理人员在临床干预中, 需要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对患者的主诉能够准确的完成重要信息提取,详细了解到患者病症表现、疼痛体感、异常感受以及心理状态等,结合患者既往病史与当前病症,通过询问与查询相关姿势,更好地促进患者病情的预检分诊,从而以更好地效率完成患者的科室转运[1]。

基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原则,在门诊工作的实施中,要严格禁止医务人员在癌未接触患者,仅通过患者家属口述或者既往病史进行分诊。这主要是由于患者家属的医学专业性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充分且准确的表述患者的病理状态,会导致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发展状态产生误判,故而在临床干预中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影响到患者的生理状态或者生存质量。在门诊预检分诊中,需要坚持落实:“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的工作流程,询问患者生理状态与病情主诉;观察生理表现、临床症状表现、病理外在表现;检测患者生命体征与病理表现,对病情发展进行更进一步的确定,最后基于预检分诊检查结果,将患者转运至对应病情科室,接受更加专业、高质量的医疗干预,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2]。

在门诊接诊与医疗干预中,普通病情患者接受常规的就诊流程,危急重症患者则需要通过绿色通道来加快临床病情诊断与医疗干预,以抢救生命为前提,优先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对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行分析,同时在门诊干预期间,需要规范现场秩序,减少引起患者突发意外事件的影响因素,更好地保证门诊干预期间,突发意外情况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3]。

2 门诊干预期间的预防措施临床应用价值

在医院的就诊高峰期,门诊区域由于患者人数较多,环境嘈杂、候诊时间较长等多项因素的影响,患者在心理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情绪表现,而出心理情绪的表现对患者的病情影响较大,容易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故基于提升医院医疗干预质量、促进患者门诊就诊效率提升,在就诊高峰期或者流行病高发期,应当对门诊就诊大厅进行规划,规范患者就诊过程中的空间与先后顺序,提升门诊医疗干预效率,防止患者因门诊干预期间等待时间过长而造成患者负性心理情绪地滋生,影响到患者生理状态[4]。

门诊就诊干预期间,医院应当准备好门诊期间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在门诊就诊期间,出现意外时间以后及时开展急救措施,根据患者病情情况,采取红色或者黄色预警警报,采取急救干预措施,最大限度上改善其生理状态。在启动应急预案以后,通知应急预案小组第一时间回归岗位,基于患者病情展开病情研讨,并调用相关科室的应急抢救设备,配给急救箱、除颤仪、呼吸器、小型氧气瓶、常用急救药物等,最大限度上将患者的病情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有效保障患者的生理状态评价[5-6]。

在门诊就诊患者的突发事件预防干预中,可以根据常见的突发事件类型将其归纳为突发事件种类,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将其并入应急预案中,更好地实现突发事件的应急干预。基于临床中常见的门诊就诊突发事件,可以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类突发事件:

(1)心跳骤停:出现心跳骤停突发事件的患者大多存在或者患有心脏有关的疾病,在就诊过程中受到环境、心理情绪、病理的影响,导致心脏的有效收缩与泵血功能停止,机体血液循环消失,患者生存质量受到威胁。基于该类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干预,在发现患者因心跳骤停倒地昏迷以后,医务人员在第一时间上前查看,并按照标准心肺复苏流程实施抢救,并呼叫同事增援,疏散人群,避免过度拥挤;在增援医护人员到场以后,除了辅助心肺复苏的工作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帮助患者完成转运,送往急诊科室,建立静脉通路,机械供氧,必要时进行除颤,帮助心脏恢复跳动,重续血液循环[7]。

(2)机体抽搐:机体抽搐是一种肌群生理状态异常表现,发作时伴有精神异常状态表现的功能性障碍反应。部分患者出现机体抽搐突发事件大多存在癫痫病史,故患者病情较为紧急,在出现该类突发事件后,第一时间检查患者意识、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状态,并立即呼救增援,解开患者上衣衣扣,保证其呼吸道通畅,使用开口器固定患者口部,避免因机体抽搐引起舌咬伤事件,做好固定以后转运患者至急救室,借助相关仪器探查引起机体抽搐的病因,并基于原发病症实施医疗干预,接触机体抽搐状态[8]。

(3)神志不清:神志不清是一种因脑部缺氧缺血引起的患者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的突发事件,部分患者在发病后短时间内会苏醒。发现出现神志不清导致晕厥的患者,首先确定患者意识障碍长度,心脏跳动情况,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保持气道畅通,掐人中、背会、合谷穴位,通过相关生理刺激缓解突发症状,实施补液、补水、供氧等干预措施,待患者神志清醒以后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紧张心态,休息30~40 min,基于生理状态进行病情干预[9]。

(4)平衡失衡:平衡失衡是指患者身体部位以非正常状态下与意外接触地面,大部分跌倒患者在跌倒以后,经过几分钟的自我调整与恢复,能够恢复平衡能力,自行起身;少部分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跌倒后无法自行起身,在发现意外跌倒患者以后,医护人员上前查看患者生理状态,并询问碰撞部位疼痛程度,确定无骨折病情后帮助患者起身至休息区静坐,检查有无软组织损伤,皮肤破损现象,并使用碘伏涂抹皮肤破损部位,若存在肿胀现象,基于冰袋冷敷,帮忙联系患者家属,由家属陪同参与接下来的就诊[10]。

3 结论

门诊就诊患者在出现突发事件以后,第一时间的应急预案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降低不良事件对患者生理状态的影响,在门诊工作中,急诊救治与应急处理能力也是衡量医院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良好的应急预案储备与医务人员职业能力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故在门诊突发事件的急救措施实施与病情干预方面,需要合理配置医护人员,保证在门诊急救过程中,有充足的医务人员在场,更好地实施医疗干预手段,并通过有效的职业能力培训,更好地促进医院门诊急救中医疗能力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意外事件生理突发事件
脑筋急转弯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在住院患者外出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过失犯罪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