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 张劲楠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唯有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方能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交汇的时代背景下,在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调动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三全育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向教育提出的必然且迫切的要求。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活动上多次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有待增强。2020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所谓课程思政,直观含义可概括为,在所有课程中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所有课程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其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思政为核心、其他各类课程“隐性”思政为补充、显隐共融的“大思政”课程观。这种课程观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突破,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思政课教学师资力量的扩充,内容资源的丰富和方式方法的创新,不仅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外延,而且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课程思政中的“课程”,广义上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全部课程,狭义上则特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其他课程(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教育课)。无论针对哪门课程,课程思政要求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到“价值引领”的提升,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穿,在教学方法上强化对学生的引导,通过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实现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下文所提到的课程思政,皆指其狭义内涵。
1.课程思政因课程的广泛性而具有深远的思政育人功能。相对于高校特定的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课程的数量众多,种类丰富,通常伴随学生高等教育学习的始终。如若能激发其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思政育人作用,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发力,就能为学生成长提供肥沃土壤、筑起坚强后盾,在精神上充分滋养、支持我们的年轻人。即使学生已经结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也能通过其他课程在广度和深度上获得绵延不绝的思想政治教育。
2.课程思政因课程的隐教性而具有潜在强大的思政育人效果。这里的“隐教性”是指其他课程发挥思政育人功能时所具有的隐性教育特性。最有效的教育应当以生活的变化和人的需要为中心,学生往往因兴趣爱好选择通识选修课,因全面成才需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因专业学习要求而投身专业教育课,课程思政恰恰是要求要将思政元素与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固有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将价值塑造的思政育人功能渗透和埋藏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引领。
1.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并非“陌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配合、并肩作战,共同发挥思政育人的功能,增强思政育人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借鉴其他课程的专业思维以增强教育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而其他课程在专业中融入思政元素则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的感染力和价值意蕴。当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合力日渐显现时,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会帮助学生真正成长成才,也势必会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各自获得相应的完善,而这是所有为人师者的共同追求。
2.课程“思政”不等于“政治说教”。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并不是狭隘地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增加领袖名言、唱高调颂赞歌、“为赋新词强说愁”。这里的“思政”更强调“育人元素”。强调课程思政,目的是要解决当前高校育人工作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偏重于学生的本领培养,忽略对学生的价值引领,立德与树人存在断层;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升;学风学纪和师德师风建设不够深入等。推动高校、教师和学生一起走出旧有的观念桎梏,逐步消解对“思政”的困惑与抵触,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实效才能更好达成。
1.在回顾历史、分析当下和展望未来中挖掘思政元素。思政元素融入其他课程的前提是挖掘。如何挖掘其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不妨从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一是在回顾历史中挖掘。任何一门学科或课程的知识体系都有一个形成过程,而这一过程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能是杰出人物作出卓越贡献的故事,也可能是凝聚民族智慧文化传承的典故,更可能是折射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事件,从中加以归纳、提炼和整理,便能使之成为“思政元素”。例如:在一堂通信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中,教师为刚接触专业学习的学生讲述我国微波学奠基人之一林为干院士的事迹。以林为干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冲破阻力回国效力,为中国微波理论研究做出巨大成就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求实严谨的学术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决心。二是在分析当下和展望未来中挖掘。这里的“当下”和“未来”,既包括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又包括各类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学生学习反馈。成果数据、政策文件、时事新闻和典型案例等有关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发展现状和趋势的一系列素材,不仅能反映特定领域的发展水平、前沿问题和矛盾焦点,背后更彰显了世情、国情、党情,挖掘其中所体现的国内外形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可作为“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国家认同、认清使命担当。学生的学习体会、建议、各种考核结果以及关于学业、职业和未来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学习反馈,是评价教育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直接依据,能够说明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是否有所收获、有所共鸣、有所满足。从另一个侧面看,学习反馈也是学生自我认知水平、思想状况乃至道德情操的真实写照,从中进行挖掘,能够促使教师体察学生精神层面的需求与困惑,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梳理和指导,这同样是课程思政的表现。
2.在问题导向、破立并举中诠释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只是课程思政的第一步,如何诠释则关系到思政元素能否真正融入其他课程,最大程度发挥育人功能。融入意味着突出隐性教育润物无声的特点,使挖掘出的思政元素以最恰当自然的方式回归课堂,避免生搬硬套、刻意灌输。首先,要注重问题导向。如果教育内容过分超出或完全偏离受教育者头脑中既有的知识、经验,一般很难被接受。因而,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以其关心的问题为导向展开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思路。其次,要争取破立并举。以启发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诠释思政元素,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使学生基于问题意识和切身感受进行独立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扫清困扰价值观的迷茫。然而从独立思考到扫清困扰价值观的迷茫,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最行之有效的引导方式之一便是破立并举。在古今对比、中西对比等一系列比较视野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看到相通之处,理解不同之处;看到优势,找到差距;看到真相,更揭穿谎言。在破立并举的过程中,旗帜鲜明地完成思政元素的融入,释放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当前中西方在抗击疫情中的行动对比,就是最好的例子。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融合的教育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共同努力,这正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