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三年级学生课堂朗读能力的思考

2021-01-07 11:55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英才小学王真真
天津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感情课文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英才小学 王真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三年级作为小学的中间过渡阶段,在朗读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不少学生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一、问题表现

第一,基础薄弱型。这类学生主要表现在字音字形掌握不扎实,导致读错词语和读破句子。生字词是语言的组成单位,学生能否扎实地掌握这些生字的发音,对朗读的正确和流利与否影响非常明显。这类学生一般生字词掌握不扎实,朗读时会出现明显的不当停顿、发音错误、重复朗读等错误。例如,在朗读部编版三年级课文《肥皂泡》时,有的学生这样读:“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明显停顿不当,导致句子读得七零八落。

第二,夸张表演型。这类学生主要表现为朗读时动作和语言过度夸张,不是为了完善朗读而夸张,而是为吸引注意而表演。这类学生往往不够细心,对文章的理解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这就导致他们对文章主旨把握不准,难以在朗读中正确充分地展现文章情感。

第三,不愿开口型。这类学生通常上课时不愿意主动朗读,很少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而且朗读时声音很低,读书时经常断断续续,读错、填字、漏字等情况比较常见。

第四,机械朗读型。这类学生可以细分成两类。一类学生表现为朗读死板,没有起伏变化,通常只会用加大音量的方式来表现文章情感。还有一类学生表现在唱读明显,朗读时拖音严重,所有的句子都套到一样的语调模板里。

二、原因分析

第一,教师层面的原因。一是朗读指导时间不足。教学任务和时间是既定的,三年级语文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段落、默读、习作等都占用了大量时间,分在朗读上的时间有限。这有限的时间要分散在每个40分钟的课堂里,要想面面俱到地指导每个学生,难度非常大。二是朗读指导方法模糊。就笔者的实践和观察而言,大部分教师对朗读的指导,相对来说方法比较模糊,指向性不明显。例如在朗读课文《燕子》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于怎样才是有感情地朗读呢,教师并没有告诉学生。再如在读《陶罐和铁罐》中:“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很多教师要求学生“生气地读,再生气一点”,那么学生如何表现生气呢,怎样才能在朗读时表现出更生气呢,教师并没有告诉学生。大部分教师缺少具体的方法,更多的是这种宽泛的指导。三是朗读难以量化评价。如果是写字和背诵,学生哪里错了,哪个不会写不会背,我们一检查就立刻明白了。但是朗读不像生字和背诵那样对错明显,尤其是对于有感情地朗读,教师有时难以给出客观量化的评价。另外教师多样化的评价语言,有时候也很难让学生百分百接收到。

第二,学生层面的原因。一是缺少兴趣。学生本身对读书不感兴趣,课堂上需要朗读时,他们往往应付式地完成读书任务。这也和他们语言基础比较薄弱、表词达意的能力不强有关。二是缺少自信。也有一部分学生朗读不尽如人意,原因是不相信自己能做到,更不相信自己能做好。这部分学生的不自信,有的是因为自身的性格,他们在朗读前头脑里已经想象了千万种困难的可能,因此畏缩不前。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平时在学习中积累的成功经验较少,他们在朗读前,已经先在头脑里设定了自己不会读好。三是缺少思考。要想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需要建立在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上。而现实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对文章往往缺少自己的思考认识。这就导致他们对文章的情感基调把握不准确,不能把自己带入文章的人物角色中。

三、方法对策

第一,引起学生兴趣。挑选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文章以及绘本等,利用这些文章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把课文和绘画或者音乐联系起来也是一种方法。我们可以绘制课文思维导图,制作介绍课文的读书卡片,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画手抄报等。我们也可以把课文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还可以让学生边打拍子边朗读等。引入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例如在班里定期举行朗读比拼,为学生颁发荣誉称号,发给他们小奖状,用手机记录学生的高光时刻。学生在参与中往往能产生非常高涨的兴趣。

第二,建立自信。即时评价对于学生检查自己的朗读是否到位、是否需要改进非常重要。即时评价不应该泛泛地说,最好落实到具体的方面,例如“你读得很流畅,停顿也非常棒,同学们都听入迷了!”主动引导和支持学生的朗读,要善于发现学生朗读时的闪光之处,不仅要在学生之间横向比较,还要注意学生个体不同时间的纵向比较,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

第三,引导思考。不同的文章表达了不同的感情,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种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设身处地地进入人物内心,相信学生的朗读就会更加“走心”。例如课文《鹿角和鹿腿》中的句子:“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我们可以让该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会鹿的高兴与自豪,再来读句子。

第四,重在范读。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朗读指导中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范读是文本理解的一个重要导航,教师在朗读时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学生能够模仿得非常快。在这种模仿中学生会渐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能潜移默化地学到很多朗读方法。例如学习重音时,我们可以通过范读,让学生体会重读不光可以声音加重或音量增大,有时候轻读也是一种方法,在正常的语速中加快或减慢也可以起到强调作用。

第五,利用软件。我们可以通过软件让学生发语音进行朗读,不仅可以听到学生读得是否正确流利等,也可以注意到学生的停顿、语速、语调、轻重等。例如我们班用钉钉检查朗读,软件会自动把语音转成文字,这个过程其实也间接检查了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

第六,创造机会。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朗读机会,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朗读中,例如充分利用每天课前晨诵时间。学生入校后到晨诵的时间,也要争分夺秒地利用,假期里对朗读也不能放松。古人云:“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长时间没有进行朗读练习,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会下降。

成功贵在坚持,要想练好朗读,一定要在平时多下功夫,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掌握方法不断练习,一定会有进步。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感情课文
把“朗读课文”落到实处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青铜葵花》选段
带着感情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背课文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