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泽县五三小学 张之福
随着我国社会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为了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小学生的放学时间提前,给小学生留出了更多可以自己支配的课后时间。但是,这给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上下学的接送时间和家长的工作时间相冲突,放学后家长不能给予孩子必要的学习辅导,使得本来自控能力就弱的小学生对学习产生懈怠,不利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此,各小学需要进一步推动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落实,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丰富课后服务形式,创新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增强课后服务实效。
课程是课后服务的核心,也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课后服务不仅是对小学生的保护和看管,更是对小学生课堂教育的延伸和拓展,通过教育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学校要高度重视课后服务,充分发挥其效力,带给小学生不一样的体验。首先进行全面调查和深入的了解,明确小学生的课后需求,设计他们感兴趣、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后服务内容;其次学校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优势,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让小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培养他们爱校、爱家、爱祖国的情感,陶冶道德情操。开展课后服务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设计具有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利用生活类的课程普及生活常识,引导小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和劳动的意义;利用文化类的课程让小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涵养,树立起文化自信;利用科技类的课程向小学生传递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学校还要积极开发实践类的课程,鼓励小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学校应根据学生的需求作出科学的规划和调整,使不同的课后服务课程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学校是课后服务的实施者,教师是课后服务的直接参与者,学生是课后服务的受益者,家长和社会是课后服务的监督者。所以,课后服务不是学校的单独行为,而是需要家长、社会的共同参与。要想提升小学课后服务质量,学校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使课后服务评价更加的客观、真实,便于学校及时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促使课后服务质量不断优化。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家长、教师和相关的社会人员按照班级、年级、校级等层次,对学校的课后服务进行评价,学校管理人员要对评价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找到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提升工作效率的方向,切实改善小学课后服务。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也应做出科学的评价,可以从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开展课后活动的次数、学生参与课后服务表现出来的热情、家长的反馈等多方面对教师的课后服务质量进行评价,通过多元评价促进教师课后服务水平的提高。对于小学生的课后服务评价,不能以笔试成绩为标准,而应该以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依据。如果通过课后服务能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这样的课后服务就达到了真正的目的。学校要鼓励学生、家长、教师都参与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是改善课后服务策略的有效途径,只有小学生感兴趣、家长满意,课后服务才会越来越有意义。
为丰富小学生的课后生活,促进小学生的多元发展,学校可以在课后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并结合本校实际和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将社团活动与课后服务进行有效的整合,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课后服务从“有人看护”向“看护得好”进行转变,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尽量做到让家长、学生、社会都满意。校内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场地,学校要对校园内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体育场馆等在课后时间向小学生免费开放,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同时要充分挖掘本校教师资源,利用教师的专业特长组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对于缺乏专业教师指导的社团,学校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邀请或聘请专业人士来到校园内,给小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社团活动不是强制的,学校要秉承学生自愿的原则,采用选修课的形式,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并采用分层走班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社团内容上要坚持“百花齐放”,组建科技类社团、体育类社团、艺术类社团、学科类社团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后服务中有所学、有所悟,感受到课后服务的快乐。
小学课后服务的有效实施需要切实可行的制度作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的保障和约束,校园课后服务就会使一盘散沙。完善的课后服务体系,能保证课后服务人员的职责和行为习惯的规范和标准,从而促进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学校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优化课后服务制度的设计,明确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基本职责,强调课后服务的组织纪律。对于未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教师要做好登记工作,了解学生的去向,确保学生安全。学校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凡是进出校园的人员都要进行登记,严禁小学生私自外出,也不允许无关的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同时还要制定必要的应急制度,以应对课后服务中出现的突发情况,确保学校课后服务安全、有效地开展,为小学生提供健全的安全保障。
课后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各方面还不成熟,在实施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学校要积极转变思维方式,知难而进,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后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课后服务氛围,吸引小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