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镇中心小学汪家墩教学点 蒋永龙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社会各界广泛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本着“育人先育德”的教育理念,小学学校教育的教育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上,而是适当地向德育工作以及相关社会实践转移,以更多地培养出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兼具的少年,使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接班人。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排头兵、先锋军,其产生的实际效果对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想实现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必须重视德育。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其观念、道德素养、认知能力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此时开展德育能够助力小学生身心方面健康成长,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不断持续推进小学德育是为了更好地深化素质教育,充实教育内容。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以及根基所在,学生在小学养成的习惯极有可能跟随其一辈子,做好小学的德育工作能产生强大的惯性力量,推动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涯甚至未来生活中遵循良好的行为标准、正确的道德认识以及理性的思维观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需要教师明确的方法策略,提升和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进入学校开始学生生涯以后,学习生活就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小学的学习方式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为,推行德育也就必然绕不开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尝试将德育与各学科的教育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
如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通过对课内文章的教学,教会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生活中的美,提升其文学鉴赏能力以及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向学生展示一个充满秩序的世界,给予学生打开探索大门的钥匙,帮助他们形成旺盛的求知欲望;在英语课堂,我们要让语言成为文化的载体,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外国的风情文化,拓宽其知识面,促使学生在中外文化交融中健康成长。
当然小学德育不应该也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之中,教师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也应注意德育的渗透,从身边小事做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如培养学生节约意识,离开屋子时做到人走灯灭,不浪费笔墨纸张;培养其礼貌态度,遵守公共规则,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嬉疯打闹,不大声喧哗;培养其诚信意识,不抄袭作弊、不撒谎欺骗等。虽然这些都是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但“勿以善小而不为”,往往就是这些身边的小事才有撼动人心的力量,也能更好地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所以推进德育工作高效展开的同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好事不论大小,只要去做就是美德的体现,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也让他们从小就对自己严格要求,在学习的同时注重德行操守,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他们日后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教师必须认识到德育教学并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其与实际生活联合紧密,体现于生活中切实存在的好人好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选取恰当的教学案例,在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进行德育教学,提高德育教学效果。为了将生活中的案例用好,教师要在班级内赞扬好人好事。
学校可以设立好人好事反馈信箱,每个班级设立专人专职负责资料的整理及上报,从而将身边的好人好事集中到教师的手里,这样在进行德育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用实实在在的,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让学生潜意识里产生对同龄人的模仿心,促进全校德育水平的提高。
校园文化包含校风、校训,也包括教师和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带来的精神收获以及文化风潮,由于校园文化往往与学生本身有关,其对学生也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好的校园文化具备强大的号召力及引导力,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正向积极的感染,也能有效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因此,学校以及教师有责任参与到校园文化的构建中来,与学生一起开创有人性关怀、具备开放民主、能合作共享的优质文化环境,以让学生能够在良好氛围中主动发展。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可以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带领学生了解校训、装扮班级,如在教室内放置正能量的箴言警句,也可依照学生实际情况设立图书角、学习工具角等,以人文共享的理念让学生感觉到来自学校、教师以及同学间的温暖,并从多样化的校园文化展示中收获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使德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阶段实行德育,一方面是素质教育推进的必然举措,另一方面也能有效促进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无论立足哪一角度,小学德育都需要得到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视和支持。教师应通过一点一滴的引导、对好人好事的宣传及创设文化氛围等,科学合理地开展小学德育工作,进而培养出高素质的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