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疗法治疗痛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1-01-07 04:31:43杨玉萍林超岱黄子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期
关键词:腹针关元针刺

杨玉萍,林超岱,黄子恩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0 引言

腹针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和先天经络学说的指导下,按照理、法、方、穴辨证论治原则,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以调整人体脏腑、经络、病变部位,从而达到人体阴阳动态平衡状态和实现防治全身疾病的一种全新的针灸疗法[1]。腹针疗法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结合中医全息理论,认为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是一个全身缩影的全息影像,局部的疾病可在腹部找到相应的反应点,疼痛部位也可在腹部找到相应反应点,为治疗痛症提供新的切入点[2-3]。痛觉是人体伤害性刺激的反应,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慌、愤怒、烦躁等情绪[4],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而针刺在治疗痛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腹针疗法在治疗痛症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1 中西医对痛症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脏腑气血精神失衡产生难于忍受的苦楚[5],即疼痛,以“疼痛”为主症的疾病总称为“痛症”,而痛症的病因大多以外感六淫、内生七情、气滞、食积、血瘀为主,病机不外乎“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机体脏腑功能失调及各种原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或久病日久,气血无法濡养机体皆可致痛症,中医治疗痛症有使用中药、针灸、推拿以及各类中医外治方法,但中医主观辩证不同会导致疗效存在差异。

西医学认为,疼痛[4]是人体的感觉与体验,这种感受与机体存在明确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是神经末梢痛觉感受器受伤害和病理刺激后通过神经冲动传导至中枢大脑皮层而产生的;疼痛诊治又可分为炎症、水肿、血管痉挛引起的急慢性疼痛、癌性疼痛、自主神经相关性疼痛以及术后疼痛,西医常用的镇痛药物有麻醉性镇痛药、解热镇痛药、神经破坏药、糖皮质激素等,此类药物止痛效果快,但具有一定的用药局限及副作用。

2 腹针疗法治疗头痛

头痛在中医属“头风”、“首风”范畴,病因多为外感与内伤,病机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外感头痛多为风寒湿热邪侵袭经络,导致络脉不通,内伤头痛与肝脾肾功能失调相关[6]。孙海珍等[7]使用腹针治疗女性经期气血亏虚型偏头痛,取中脘、关元为主穴,佐以中脘(梅花刺)、下脘、双侧商曲、双侧滑肉门,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腹针健脾益气补肾的作用配合全息影像取穴,能缓解急性期偏头痛且有一定的远期疗效。吕善广等[8]分腹针组与针刺组治疗颈源性头痛,腹针组以引气归元穴组为主,辅以双侧商曲、滑肉门及颈部压痛点、头痛部位所对应的腹部全息点,针刺组以体针治疗为主,治疗后腹针组临床总有效率、头痛指数积分下降程度均优于针刺组,提示腹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更好。莫晓枫[9]纳入65 例紧张型头痛,腹针疗法为治疗组,取穴为中脘(深刺)、关元(深刺)、滑肉门(中刺)、外陵(中刺)、阴都(浅刺),对照组口服养血清脑胶囊,研究显示,腹针的治疗效果优于口服养血清脑胶囊。刘菁等[10]以腹针疗法为实验组治疗瘀血阻滞型偏头痛,对照组为常规针刺组,研究显示,腹针与常规针刺都能缓解偏头痛,但腹针治疗后半小时的止痛效果更佳。李伟雄等[11]运用腹针治疗无先兆偏头痛,分为腹针组与常规针刺组,两组治疗后、治疗后1 月临床疗效相当,但治疗后1 个月腹针组的MPQ 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常规针刺组,提示腹针治疗偏头痛,远期疗效比常规针刺效果好。

3 腹针疗法治疗痛经

痛经是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重时或出现痛剧晕厥、肢冷头痛等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12]。孙海珍等[13]治疗寒凝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对照组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腹针配合灸法进行治疗,腹针取穴为气海、关元、下风湿点、水道,同时灸患者的水道穴,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且腹针止痛快、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王天琳等[14]纳入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60 例,对照组予口服元胡止痛胶囊,观察组予腹针结合董氏奇穴治疗,腹针以引气归元、中极为主,配合气机升降取穴(右门金、右水曲、左火主、左木留、右大叉)、妇科、还巢穴等,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的80.0%,且痛经症状及疼痛积分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高雪晶等[15]以隔药灸脐配合腹针为观察组治疗原发性痛经,对照组予单纯腹针治疗,腹针治疗选取关元、气海、子宫、三阴交、血海,隔药灸以引气归元穴组、神阙中极、下风湿点为主,研究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机制可能是促进了前列腺素E2 (PGE2)的分泌,缓解子宫收缩情况,降低了子宫动脉PI 和RI 血流黏滞度。张花等[16]以腹针配合八髎穴隔姜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相关性疼痛,与口服加味没竭片相对比,腹针以引气归元、子宫为主穴,随症加减外陵、水道、气穴、气旁等穴,再配合八髎穴位区隔姜灸,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积分、止痛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临床总有效率、血清中CA125 下降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4 腹针疗法治疗膝关节痛

膝关节痛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痹症多由于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经络、关节、肌肉,而导致的肢体关节或肌肉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17]。国郑[18]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将患者分为温针灸组与结合组(腹针结合温针灸),温针灸取内外膝眼、血海、阴陵泉、足三里和鹤顶,腹针取患侧滑肉门、外陵、下风湿点、中脘、关元,治疗后结合组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疼痛评分优于温针灸组。张脉青等[19]以传统针刺为对照组、腹针结合传统针刺为观察组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传统针刺选用内外膝眼、膝周阿是穴、梁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腹针选用引气归元穴组配合大横(双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患侧),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效果更佳,腹针疗法能调节肝脾肾的脏腑功能,从而增强传统针刺行气活血通络效果。王晶[20]以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合腹针疗法为观察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为对照组,腹针穴位以外陵、气旁、滑肉门、大横、下风湿点、天地针为主,配合腹针行针手法,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5 腹针疗法治疗肩痛

肩痛是以肩部疼痛、活动障碍为主的疾病,又名“冻结肩”、“肩凝症”范畴,多因人体气血亏虚,感受风寒湿热邪及外伤所致[21],临床上以肩关节周围炎最为常见。雷慧姝[22]等纳入60 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腹针埋线配合肩部运动法为治疗组,传统针刺为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6.7%,提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 个月肩关节活动功能、肩关节疼痛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王丽平等[23]认为不同直径针具补虚泻实的效果不同,遂取直径0.22mm×40mm 的针灸针为治疗组,直径0.30mm×40mm 的针灸针为对照组,以腹针疗法为主,均取中脘、健侧商曲、患侧滑肉门等穴,辩证加减关元、气穴,治疗组结果显示细针组的疗效优于粗针组,说明不同规格的针具达到的临床效果不同,应根据疾病性质选择合适的针具。

6 腹针疗法治疗腰痛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的疾病,病机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治疗多以通畅气血经络为主。尹婷等[24]以常规康复治疗为对照组,腹针联合MTT 技术为治疗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疗法以包括牵引治疗和低周波疗法为主,腹针取穴以水分、气海、关元、双侧气穴为主,配合麦肯基力学疗法。结果显示,治疗2 个疗程后、治疗后1 个月、3 个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患者腰椎疼痛、功能活动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关晓芳等[25]使用腹针联合体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对照组予体针治疗,治疗组予体针结合腹针治疗,体针以足太阳膀胱经配合局部取穴为主,腹针取穴以水分、气海、关元为主,辩证加减水沟、印堂、气穴(双)、滑肉门(双)、外陵(双)、四满(双)、下风湿点(患侧)等穴,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更好。

7 腹针疗法治疗颈项痛

颈项痛属于中医学“项痹”范畴,是以头颈部疼痛、活动障碍甚至肩背疼痛为主的疾病,临床常见疾病为颈椎病。薄聪雁等[26]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电针合颈3-7 夹脊穴为对照组,腹针疗法为治疗组,取穴以中脘、关元、商曲、滑肉门、石关为主,辩证加减滑肉门三角、上外风湿点,结果表明腹针“补中有泻”的施治特点,能健脾补肾又能疏通经络,因此腹针的临床效果优于电针夹脊穴。童翔等[27]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传统推拿手法为对照组,观察组为传统推拿手法合腹针疗法,腹针以引气归元穴组为主,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9%优于对照组的73.8%,且血流动力学指标PASV、BMFV 值、RI、PI 值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疗效比对照组好。廖集海等[28]治疗颈型颈椎病,中医骨伤疗法为对照组,观察组是中医骨伤疗法和腹针治疗,腹针穴位以天地针、双商曲、双滑肉门为主,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疼痛评分、血清中IL-6、TNF-α、IL-1β 下降程度比对照组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骨伤手法合腹针疗法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少释放炎症因子,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8 小结

通过上述文献可以发现,腹针疗法治疗痛症取穴以“引气归元”或“天地针”为主,再结合具有经络规律的神龟图,寻找不同类型痛症所对应的反应点进行针刺,因此腹针取穴操作上规范化、标准化;且腹针取穴具有调补脾肾脏腑功能、行气活血之效,补虚与泻实相辅相成,再结合其他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能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痛苦。目前的腹针疗法治疗痛症也存在不足之处,所选的文献多以临床观察为主,缺乏实验室研究,且样本量较少,缺乏作用机制、机理的研究,所选的文献以腹针配合其他疗法为主,缺乏单纯腹针治疗痛症的疗效对比。因此,今后应扩大样本量、加强作用机制机理的研究。综上所述,腹针疗法治疗痛症具有无痛、安全、高效、快捷的优点,患者乐于接受,腹针取穴标准化、规范化的特点,有利于中西医师快速学习掌握,重复验证保证疗效,有临床研究及运用价值。

猜你喜欢
腹针关元针刺
《针灸大成》关元穴应用规律探析
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
腹针结合浮针治疗颈源性耳鸣病案1则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
腹针配合神阙灸治疗慢性盆腔炎验案1则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独灸关元穴效应探析
艾灸三阴交和关元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3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