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与策略
——以四川达州市图书馆为例

2021-01-07 04:32
图书馆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爱国主义青少年

肖 兰

(达州市图书馆,四川 达州635000)

随着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作为肩负社会教育职能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特别是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全社会都要关心帮助支持青少年成长发展,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形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对此,图书馆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把当下深入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多措并举,促进图书馆服务取得更大的社会绩效,进一步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 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实践

1.1 服务下沉,送少儿视频进校园

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麓的达州市,属欠发达地区和川陕革命老区。近年来,达州市图书馆(以下简称“该馆”)结合区位优势与本馆特点,开展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以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为特色的少儿专题服务。一是把精心为少儿打造的“经典国学”“思想品德建设”“科普知识”等系列专题少儿讲座视频资源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少儿类视频资源进行分类融合,并按年度计划将整合后的视频资源送到市区20余所中、小学校园,开展少儿阅读服务。二是与各中、小学衔接活动时间和落实服务场地,遴选优秀经典儿童故事片,送到各中、小学巡回播放。统计资料显示,该馆近三年针对辖区各中、小学开展专题视频服务计68场,服务中、小学生逾3.5万人次。

1.2 以史为鉴,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2017年6月,该馆将一批精心遴选的记录红军将士在达州浴血奋战、可歌可泣事迹的图书和利用馆藏珍贵历史图片制作的“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幸福达州”专题展板送到辖区各中、小学巡回展出。不少中、小学生观展后激动地表示:“通过图书馆的展览,使我们认识到中国革命来之不易,我们一定不忘革命先烈,传承红军精神,做祖国合格的接班人”。2018年12月,该馆在图书馆广场举办“永远的怀念——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5 周年”图书、图片展,以翔实的书刊文献、图书图片并辅以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展示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功绩和深远影响。该馆有计划地重点组织辖区中、小学生观展,使孩子们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1.3 心灵驿站,助力少儿健康成长

该馆狠抓少儿思想道德建设的落地工作。一是与辖区各中、小学校签署“馆校共建协议书”,畅通优秀少儿读物的提供渠道并保障其有效利用。二是馆校联袂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少儿喜闻乐见的系列阅读活动。三是在少儿图书馆设置“少儿之家”,重点关注城市贫困家庭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留守儿童以及残障儿童。该馆在当地民政部门和社区工作站调查衔接的基础上,在“少儿之家”建立“贫困儿童成长卡”电子档案,配置供残障儿童使用的电脑12台、盲文版图书(少儿类)、盲文有声读物(少儿版)1600 册(盘/件)以及智能玩具100 余套。这部分困难儿童在“少儿之家”可通过网络在线上与其父母进行亲情对话、沟通交流,还可通过专门网站接受专家心理辅导和连线市内教育机构的老师,辅助他们完成作业跟上学习进度。“少儿之家”真正成为了贫困儿童的心灵驿站,助力少儿健康成长。

1.4 社会参与,少儿活动蓬勃开展

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加速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进程。例如,参与2018年9-11月和2019年9月,四川省图书馆先后主办的“回眸40周年,拥抱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四川省诗歌诵读大赛”与“为共和国点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演讲活动”,均由达州市委、市政府牵头,市少工委、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青少年宫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协作协调、联合举办。上述活动由于得到了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达州赛区个人参赛选手和团体组织工作成绩显著,均获得了多项荣誉。这些阅读活动的开展,吸引了全区数十万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掀起了一个中、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新高潮。

2 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短板

通过四川达州市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实践,可以看到该馆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绩效,同时也折射出在开展这项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短板。

2.1 “唯分数论”侵蚀 教育网络尚未形成

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缺陷,导致学校对学生“填鸭式”灌输各种知识,忽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加之家庭和社会受“唯分数论”思潮的侵蚀,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未成体系,学校、家庭和图书馆“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尚未形成。

2.2 市场监管乏力,网络信息亟待净化

未成年人阅读资源的提供集中在两个渠道。一是少儿出版物,近年来少儿图书市场繁荣发展,少儿出版物难免良莠不齐,加之市场监管乏力,一些内容和质量低下的读物也十分常见。二是网络信息,当下网络直播、短视频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其内容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加强少儿出版物市场监管,净化不良网络信息势在必行。

2.3 忽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力度不够

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还普遍存在着留守儿童现象。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管,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极端行为时有出现,这一特殊群体负面事件也屡见报端。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基于此,对于留守儿童反映出的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2.4 阅读引导不足,推广内容有待创新

当前社会上不少青少年盲目追求新鲜感和时尚热,对于西方文化(影视、服饰、习俗等)颇感兴趣,而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却缺乏认知和了解。对此,图书馆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中,应深入思考如何引导未成年人热爱和喜好中国传统文化。这就要加大服务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力度,从而解决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

2.5 思想观念淡薄,爱国主义教育缺乏

近期,我国香港地区“港独式”激进运动在校园频发,除了外部势力的推波助澜,根源在于对这一地区青少年的国民教育缺失,爱国主义教育没有进入课堂。加之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之际,个别留学生诋毁国家的一些错误言论,也凸显出强化未成年爱国主义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3 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应对策略

3.1 创新服务模式,建“三结合”教育网络

各地图书馆借助全民阅读的浩大声势,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程中,为强化学校、家庭和图书馆的无缝对接,形成教育合力,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探索构建了学校、家庭和图书馆“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例如,广东佛山市图书馆为盘活市民家庭藏书资源,鼓励家庭阅读资源参与社会共享,建设了“邻里图书馆”。截至2018 年10 月,已吸纳了350多个家庭成员参加,藏书量已达28.3万册。在开展少儿借阅服务的同时,还组织“亲子阅读分享会”系列活动,不但交流了知识,还有效地推动了社会融合,受到市民欢迎[2]。再如,重庆市渝北区图书馆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家庭,创新构建了“图书馆+家庭”的服务模式。截至2018年6月,“家庭图书馆”数量已逾100多个,初步建立起学校、家庭和图书馆“三结合”的教育网络[3]。上述成功案例不仅盘活了社会闲散图书资源,丰富和充实了图书馆藏书资源,使学校、家庭和图书馆形成了教育合力,更重要的是,“三结合”服务网络的构建,加速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程,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3.2 加强联防联控,源头遏制不良信息

针对少儿出版物反映出的问题,2013 年9 月,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不得印刷、复制、发行含有违法违规内容的少儿出版物”[4],直接为少儿出版物的违法违规划定红线。目前要狠抓政策落地落实,对于少儿读物违法违规的监管和处罚必须坚持常态化,从而确保少儿读物市场健康发展。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政策研究报告》显示,我国4.25 亿网络直播用户中,青少年占比达45.2%,因此建议限制14 岁以下儿童开直播、发视频,仅允许在其父母同意或陪伴下使用[5]。这就需要相关机构和相应平台联防联控,加大研发和支持优质内容,过滤不良信息的力度,从源头上遏制不良信息的蔓延和传播,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空间。对图书馆而言,一是要做好优秀书刊文献资源的采集、整序和推荐工作,确保优质少儿读物流通渠道畅通和有效提供;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少儿电子阅览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少儿网络阅读辅导工作和相关技术保障措施,加大未成年人网络信息的筛查、监测和监管力度,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和阅读氛围。

3.3 关爱留守儿童,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根据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6]。留守儿童和全国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全社会共同关爱保护。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并明确规定“由民政部牵头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7]。可以预见,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出手,职责落实到位,留守儿童问题正迎来新的转折点。对此,一是要狠抓政策落地。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依法制定和全面落实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相关政策,从法律法规层面,保障农村留守儿童享有与城市儿童在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方面的同等合法权益。二是要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整合人、财、物力资源,齐抓共管,靶向发力,营造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三是要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要把关爱保护工作视为深化图书馆服务的切入点,搭建起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专项服务平台,并配套建立起落实此项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服务效能的考评机制,切实把这一群体的关爱保护工作抓出成效。

3.4 传播文化经典,不断深化服务内容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8]。2019年5月,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采用“互联网+朗读”的音频比赛形式主办的“筑梦青春,奋斗无悔”朗读大赛圆满收官。朗读内容有古诗词、文言文、烈士书信、历史名篇等。全国各地参与作品投稿、投票的网友已逾10万人,这次活动吸引了广大青少年踊跃参与,带动了青少年的阅读热情,推动了中华文化经典的传承和传播[9]。青少年是互联网世界最为活跃和庞大的一支生力军,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图书馆应高度关注青少年“读什么”与“怎么读”的问题。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不断挖掘、探索跨界融合的新文创模式,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推出符合青少年阅读需求、审美兴趣和价值取向的“精品化”创新服务产品。在深度融入青少年互联网文化的同时,向他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正能量,以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3.5 要聚焦青少年,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2019 年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要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积极推荐爱国主义主题出版物,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10]。近年来,天津市图书馆总分馆在实施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战略规划进程中,致力于青少年阅读习惯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守望青春,我与图书馆的故事”阅读推广活动中,组织青少年开展“缅怀革命先烈读书会”“童心向党经典诗词诵读”等爱国主义系列读书活动,取得显著社会绩效[11]。实践证明,图书馆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实践中,要注重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读书活动之中,精心遴选并大力推广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富有爱国主义气息的红色文化、国学经典、有声读物等,将之根植于孩子们心田,逐步培育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品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接班人。

4 结语

2019 年3 月中央文明办公布的《2018 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度测评结果》显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新进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成效明显,社会文化环境整治扎实有力,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不断健全[12]。对此,各级公共图书馆要践行好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要把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开展全民阅读精准对接起来,扬长避短,精准施策,扎实推进这项工作持续稳步发展。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总体发展还不平衡,狠抓任务落实方面还有欠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工作还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要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进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狠抓目标任务的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对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政策的落实到位、全社会共同发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能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爱国主义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爱国主义教育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