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鑫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西 景德镇)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作为常见的精神并发症之一,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其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患者以往的抑郁病史、近段时间的负性生活事件、合并疾病种类、家庭关系、病灶数目和部位等。一旦出现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思维会变得较为迟钝,言语减少且说话速度缓慢,在生活上不能自理。认知模式属于一种负性定式,在认知理念上表现得较为歪曲,对现状认为自己并没有能力进行改变,丧失了处理事务的能力。大多数患者在发病的过程中会伴有焦虑、自卑和依赖等心理,在治疗上缺乏积极性,甚至有的患者拒接配合治疗,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对临床疗效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在心理上进行有效的疏导,并实施全方面的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去消除患者不良的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使其尽快适应患者这一角色[1]。同时做好家属方面的护理工作,赢得他们的支持,使其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将心理护理与人文关怀深入到每个患者中去,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使其尽快出院。
传统上认为中风是一种主要影响运动性能的疾病。因此,医院护理、康复和随访的方法几乎完全集中在这一领域。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还有其他方面,如认知、行为和情绪,极大地影响了中风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我们也知道PSD 是卒中后预后不良的主要预测因素之一。卒中后伴有抑郁与较差的功能和认知恢复、增加的日常生活活动、社会和人际活动的限制、较差的生活质量和较高的死亡率密切相关,其风险是没有抑郁患者的10 倍。
PSD 的主要表现为兴趣减退,常伴有消极思想、自杀倾向、社会活动少[2]。卒中后还可能出现许多其他神经心理症状:焦虑、易怒、躁动和情绪失禁;情感体验的变化;睡眠障碍;行为障碍;冷漠和疲劳以及妄想和幻觉等精神病症状。由于目前PSD 还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大多还是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DS)进行评估及随访,早期识别其精神症状,尽早地予以药物及人文方面进行干预对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赵娟[3]通过延续性心理护理研究表明,心理护理方面人文关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上重视相关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科室及医院开展专题讲座,加强业务学习,能够正确地识别这一疾病,并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动态评估心理状态,加强医护沟通,使患者有一个更为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全面协调及时为患者提供综合性诊疗服务。
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可以给患者带来积极的正面影响,加强医院绿化建设,室内保持环境整洁温馨,完善饮食护理,定制个人饮食计划,护理人员积极地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引导患者抒发其不安的情绪,通过音乐等影像资料为媒介,对康复知识的有效传播,丰富住院内容,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提高兴趣,改善抑郁状态。重视患者主观感受,让患者感觉到家的温馨,改善住院环境和体验。
康复运动是基于理疗和心理教育的锻炼方法,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体育锻炼,而是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的个性化专业训练,如肢体功能训练、有氧训练等,医院需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使患者能够在康复运动中看到实实在在的疗效,使患者增强恢复的信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PSD 的发生发展。周莉[4]认为功能锻炼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对重症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是康复期护理顺利进行的保障,功能锻炼措施合理应用,才能使患者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有效缩短康复期。护理人员需督促指导家属协助进行康复训练,使家属积极参与到康复活动中来,家属的陪伴,为患者出院后康复运动的有效性及心理良好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1)作为护理人员应逐渐地转变护理服务理念,真正做到并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在科室内统一护理人员的思想认识,使得每个护理人员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患者的发病特点并掌握其心理特点,认真地将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贯彻到底。(2)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流程:在平时对护理人员的行为及语言进行有效的规范,将职业礼仪贯穿到平时的培训中,使得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能掌握好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的具体实施。(3)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加强对患者病房的管理,在布置病房的过程中应符合患者的身心需求,尽可能地营造得更加舒适和温馨,让患者有家的感觉,从而消除紧张、害怕的心理,使其在人性化的环境下接受治疗。同时要求护士举止文雅、端庄大方、动作轻稳、着装整洁,与病人交谈时面带微笑、态度和蔼、语言文明,工作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5]。(4)强化人性化护理理念:掌握好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特点,深入患者的内心,加强健康教育,形成护理人员-患者-家属三位一体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5)具体的心理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真正地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多对患者进行鼓励与安慰,鼓励患者与疾病做抗争,使其有信心坚持治疗并能给予更多的配合。同时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可解释疾病的情况及患者心理的变化情况,让家属多陪伴患者,多与患者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并能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在康复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心理分期给予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在震惊期给予认知疗法,否认期给予精神分析疗法,抑郁期给予行为疗法等,让患者在不同的心理时期能够接受不同的治疗[6]。(6)具体的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医生在与患者接触时应表现出和蔼的态度,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加强对脑卒中抑郁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安慰,使其时刻感觉有人在关心与照顾自己;进行床旁脑卒中、脑卒中后抑郁康复治疗等科普知识教育,通过人文关怀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确立患者近期与远期的康复目标,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7]。
PSD 是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大力倡导人文关怀的今天,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是一种创新的有效的积极的护理模式;它对PSD 临床治疗获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8,9]。本文就加强有关护理人员专业素养,重视患者主观感受,改善患者住院体验,重视长期有效康复运动,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展开论述,因此在未来,如何通过人文关怀护理降低PSD 不良预后风险,将是不断探讨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