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框架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2021-01-07 00:15曹永平
天津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岗位方案

曹永平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300402)

近年来,为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化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的文件,提出了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要求。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尝试,目前已初步形成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然而要促进标准的落地实施,还有赖于职业院校对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及关系

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是“政府规范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专业教学内容、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教学安排和教学条件等内容”[1]。

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在体现国家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的前提下,依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及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与实施方案的整体设计与确定,是职业院校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基本依据”[2]。

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即“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上位概念”[3],两个概念层次不同。另一方面,2019 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巩固和发展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联合行业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职业院校依据标准自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格局。”这说明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在两个概念上的职责与分工不同。职业院校应对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适用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是职业教育自身职业属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其服务区域发展的经济属性的必然要求。

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

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不能落地实施的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方案没有与标准有效对接。从具体开发过程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 概念上没有清晰区分专业人才培养与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内涵

从历史沿革来看,无论从概念层面还是从应用层面,人才培养方案要早于专业教学标准,职业院校教师在对二者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往往认为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就是国家层面制定的更严谨的人才培养方案,因而不能清晰地区分二者的内涵与功能。这是制约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推广与应用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质量的关键所在。

2.2 内容上没有补齐专业教学标准中“能力标准”的缺位

一个完整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应包括:职业能力标准、人才培养指导方案、课程标准及专业实施条件。其中,职业能力标准是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构件[4]。教育部发布的专业教学标准没有包含职业能力标准。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能够补齐专业教学标准中缺失的“能力标准”部分,并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人才培养规格,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然而,现实情况是,职业院校开发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只照抄照搬了标准中的基本构件,却并未对标准进行实质性的二次开发,这样既造成方案“各要素间及要素内联系松散,相互关联性不强,衔接性差、逻辑关系不清楚、相互印证与支撑作用不强、且缺少整体思维等问题”[5],也造成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高度雷同化,内容空洞化,无法对教育教学发挥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2.3 表述上没有体现职业标准中可量可测的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根本上应参照职业标准的内容及要求。职业标准的核心构件是“工作要求”。为便于检验和考核,该部分在表述上均采用具体的或可量化的方式。然而,由于目前职业院校在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并未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深层分析,导致形成的方案内容空洞,表述空泛,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都是相对模糊的。这种表述方式使目标不易衡量和比较,也难以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3 职业院校基于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对策建议

3.1 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以职业能力为起点的技术开发路线

根据教育部2019 年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方案开发前应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和学生(毕业生)代表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在开发过程中,首先应厘清职业标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应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行业企业调研、相关院校调研、毕业生追踪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调研报告是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修订的重要依据,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滞后于职业岗位变化的问题。此外,应从专业教学标准中“职业面向”所列明的“职业岗位”出发,依据其对应的职业标准,构建以职业能力为起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路线,指导具体的开发过程。

3.2 严格方案开发程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方案内容体系

3.2.1 细化人才培养目标

《指导意见》指出,应“科学合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保证培养规格”。为此,必须改变目前人才培养目标空洞、泛泛、缺乏可操作性的现状。由于“职业能力标准是指对特定岗位或岗位群中职业能力(知识点与技能点)的条目化、系统化、精确化描述与制度化规定”[6],基于职业能力构建的人才培养目标业应依据职业岗位对人才的技能、知识、素质等要求,以条目的形式将目标进行细化分解。

3.2.2 编制职业能力图表

从职业面向的主要岗位出发,对照职业标准,参照对应的职业技术等级,按照“工作要求”中的“职业功能”将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解,并按照进一步细化的“工作内容”对应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详细列出每一个职业岗位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形成职业能力图表,即职业能力分析表。

3.2.3 构建模块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能力分析表中各职业岗位对应的相关技能与知识要求,将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组合。在这一过程中,可改变学科本位的现状,打破课程界限,探索以能力为本位整合教学内容的模式,即按职业岗位知识、能力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各职业岗位共用的教学内容形成通用课程模块,将不同职业岗位独有的内容形成专有课程模块。

3.3 落实方案保障措施,形成以提升质量为目标的监督评价机制

为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落实方案过程中,职业院校还应加强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等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实际工作任务引入课堂,实现 “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此外,还应发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及学生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价。同时,依据产业及职业岗位的变化,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修订。

综上,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二次开发”,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全过程。职业院校应从职业标准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出发,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是职业教育职业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岗位方案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烂脸了急救方案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