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逸冰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6)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财富安全与保障的重要性凸显,投资理财已经成为居民家庭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未来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如何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理性的消费观、科学的理财观,以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健康的法律观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外各高校、学术团体、主流交易所在投资者教育方面不尽相同,总结下来有以下经验可供学习和借鉴:投资者教育知识普及应符合一定的逻辑性,强调分类教育,拓宽教育手段,并注重对潜在投资者的培养;依托强大的网络平台,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供丰富的学习渠道;加强和其它机构合作,将投资者教育工作做大做强。近年来,国内各地高校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了有效探索,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试点工作,例如开展《个人理财》《证券交易》等通识课,但在试点实践中也发现存在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不足、学习资源有限等问题。
如何克服以上问题,推动证券期货知识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体系,更有效地开展证券期货投融资等领域通识教育,全面提升师生金融素养,亟需加强统筹规划,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投资者教育通识课程中推动证券期货知识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体系。高等教育阶段,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证券期货知识相关课程。如以《证券交易》通识课程为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证券交易》课程设置为非金融专业的通识课程,与它作为金融专业的专业课在定位上存在本质区别。其内容选择时应以实用和够用为度,不强求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以模块专题的形式讲授课程,体现课程开发的综合性。因此在课程建设和面授辅导时,将整个课程分为五大模块:第一模块(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第二模块(债券交易)、第三模块(股票交易)、第四模块(基金交易)、第五模块(期货交易)。除系统讲授金融理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外,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实践出发,提出和分析各类金融产品的理论问题和操作技巧,培养学生在理财过程中独立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设置金融类专业的院校加强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合作,共同研究完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证券交易》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面授教育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案例教学中,精选具有启发性、时效性、亲和力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案例,如“基金定投”等,可适时地开展一些课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软件模拟实训等实践教学活动。除面授教学外,丰富的网上课堂教学资源将为学生远程学习提供保证。建设以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网上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为主的立体化的课程资源体系,满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丰富资源的支撑下的远程自主学习。同时强调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随时更新材料。课程考核可以学生模拟交易或实际交易业绩为成绩评定标准。
创新证券期货知识学习、应用方式。依托各级各类学校社团活动、校企合作,通过投资者教育基地实践、虚拟交易、竞赛、夏令营、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活动,拓宽学生了解、应用证券期货知识的渠道。鼓励相关专业大学生利用假期,深入社区开展证券期货知识服务社会公益实践活动。
提升教师队伍金融素养。利用集中培训、网络研修等形式,推动教师金融素养提升。鼓励教师下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等企业挂职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熟悉和了解我国财经政策与法规的最新动态,并结合证券交易教学内容作为教材的补充内容,真正体现与时俱进的教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