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转变
——以“格式塔”理论的“冲击-反应”模式为中心

2021-01-07 02:44
时代人物 2020年34期
关键词:思潮

付 磊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对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研究,一直受到中外研究学者的青睐,为何在几十年间思潮不断涌现,又是如何成为民众所认可的对象,是如何影响中国近代社会进程的?近些年这些问题不断在给出回答。对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总结、根源及其反作用于社会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对于“西方中心观”及“中国中心观”提出了开展了深入的辨析,为中国史学理论的发展和中国近代社会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资料。但缺乏整合,没有综合“冲击-反应”模式影响下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想中存在的中国自身的适域性因素,以及人类历史决不能割裂来看的整体史观,即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研究不应该贯用看似普适的论断来看待史实本身,否则就会犯了用理论套用历史的不尊重性。笔者将从“格式塔”理论的整体性原则出发,以“冲-反”为中心并加以补充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及近代中国的发展。

“格式塔”理论及整体性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于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后在美国得到发展。创始人是马克思·韦特海默,代表人物有沃尔夫冈·苛勒和库尔特·考夫卡。该理论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认为完整的现象具有他本身的完整特性,“它既不能分解为简单的元素,他的特性又不包含于元素之内”,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直接经验与行为的整体性,因此也称完形。直接经验即人的本能意识,这个本能意识包括个体在反应前的一切经验之和。行为包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自身的内部活动。要求一切研究应从整体入手,部分不能决定整体,整体也不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而是各个部分在内部结构中结合作用的结果。格式塔心理学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艺术、视觉、建筑等领域。将格式塔理论的整体性原则运用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转变中,可以更为全面地看待中国近代社会的起承转合。费正清提出了“冲击-反应模式”,他认为传统的中国社会长期处于惰性之中,不求进步,只有在经历了西方的一次次敲击之后,中国才缓步向前,他把中国的进步归结为西方的刺激作用。不难得知的是近代中国所处的一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特殊社会环境下,中国内部有太多因素是源于西方的影响。可见,“冲击-反应”模式具有其重中之重的价值。但从整体史观,即格式塔理论中的整体性原则来看,又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后,以保罗·柯文为代表的一部分人批评了“冲击-反应”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中心观”,就是要从本质出发,研究中国社会要从中国内部结构入手,探究中国社会内部因素。但其过分强调中国的独立性,也忽视了中国所处的社会环境所起的作用,因而两种理论者都违背了整体性原则。过分强调“西方中心观”与“中国中心观”都是不可取的。要从意识和行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整合历史思维。分析中国自身寻求进步的因素。从而为各文明间的相互交流融合提供新的思路。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中国近代化进程发展十分艰难,在这之前,中国的发展都是在其内部中变动,并且在同一种文化一脉相承之下,即使是改朝换代,中国人民也都能很快适应。清朝闭关锁国,到了后期,仍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政府几乎全然不知外部的世界。直到1840年西方列强以一种摧人心神、食人肉体的鸦片(俗称大烟)敲开了中国的国门,沾染者上到皇室高官下到平民百姓。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无力控制局面,只得签订了丧失主权的不平等条约,被迫与外国通商。从此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揭开了反抗外国侵略的新篇章。

内容概述

此一时间,社会动乱。中国人迫切地希望为未来探寻出一条自己的路径。由此众多思潮不断涌现。真是百花齐放,但却不存在争鸣,因为都是在求得自强之路。也不是每一种存在过的思潮都能影响社会的进程,著名学者耿云志曾指出“并非随便一种什么想法或者随便一个什么念头都可以算是思想。”

占据中国近代社会主流及引起强烈反响的思潮主要有社会进化论思潮,代表人物有魏源、严复和康有为,魏源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重视现有的事态发展情况,因势而变,要善于学习西方的长处并培养自己的力量以抗衡敌人,概括来说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十分赞赏西方的社会学,他认为人类生活在一个大的“群”体中,主张合“群”于社会,开中国社会自由主义之先河,认为民众应解放天性,展现人权,变法革新以自强保种。康有为认为自然界昼夜交替,寒来暑往,唯有这样才能长久。故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人类无不时刻变化着。主张实现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景和乌托邦思想。值得肯定的是,他依托孔子之道使得变“易”观更为人们所接受。在此思潮的影响下,中国近代社会进行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走上了变法图强的道路。

民主革命思潮。面对着清政府的软弱腐朽,中华大地的日渐凄凉,改革变法显得过于缓慢,唯有通过武装革命建立一个有血有肉的新政权,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尊严。正在日本留学的孙中山弃医从政,率先提出革命思潮,并建立了兴中会、同盟会。此时不少有志之士慕名加入,投身革命,如胡汉民、廖仲恺、许崇智、简照南等。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力主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政府。

科学文化思潮。面对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军阀混战动乱,一些进步人士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对封建思想进行攻击。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并以此为阵地发展新文化运动,其主要传播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的蓬勃展开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了准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告终为世界无产阶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李大钊率先在中国宣扬马克思主义,在其《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一文中清晰可见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极力赞赏。从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张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无产阶级专政。由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近代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还有一些社会思潮也都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影响,如主张人性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潮、以经验为核心的实证主义思潮、主张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核心的唯意志论思潮、自由主义思潮、保守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留学思潮。 此外还有中国自身的社会思潮:民族主义思潮等。

出现原因——以“冲击-反应”模式为中心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伴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特殊的历史环境而出现,究其思潮产生的原因,也就是弄清中国近代社会动乱局面出现的原因。

人物 时间 思想来源 主张 运动魏源 1794-1857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严复 1854-1921 《天演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维新运动康有为 1858-1927 《新学伪经考》 托古改制 戊戌变法洪秀全 1814-1864 拜上帝教 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章太炎 1869-1936 留日 庸俗进化论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孙中山 1866-1925 留学日本 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梁启超 1873-1929 拜师康有为逃亡日本 民族主义李大钊 1889-1927 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 新文化运动

图表列举了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具有影响力的几位代表性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受到过外来思想的熏陶影响,这在当时受教育程度较低,见识面较窄的中国人来说,在其后来个人的思想中影响极深。而中国本土的民族主义思潮的产生,也同样是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海盗式掠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奋发图强的精神。可见西方冲击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整体影响是巨大的。

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费正清在20世纪初提出了西方冲击,中国回应的“冲击-反应”模式。他认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是由于西方这个先进文明的刺激。其中暗含的逻辑就是中国近代的一切都是西方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近代几乎所有重要的社会思潮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他之后,不断有学者从新的角度、立场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从中国内部结构来看,中国长期处于闭关自守“天朝上国”,这就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和轻敌。在对抗西方殖民者时缺少一定的实力,且唯我独尊。但忽视了中国自身进步的因素。

“格式塔”理论对思潮出现原因的补充

由于中国近代社会各方面远不及及西方,落后挨打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一个先进的外来文明的侵入,中国社会经历了从适应到不断摸索再到建立新政权的转变。除了西方冲击的巨大因素外,中国及中国人民自身也具有其推动进步的因素。“对中国而言,仅仅是要生存,也不得不至少学习造成西方强大的那些秘诀。”应用格式塔理论的整体性原则整合国内国外、倒退与进步的多方面因素,才能更准确地看待中国近代社会的进程。

王朝更替

中国历代王朝的更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都伴随着正统王朝的衰落而出现。古人认为:帝王受命于天,实施变革以应天命。进行朝代更替是为革命,古有汤武革命,应天命而顺人心,这是朝代更替的模式之一。《周易·革》中说天地革而四时成,顺乎天而应乎人。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得民心的统治阶层,人民自然起来反抗或是寻求一个能让国家繁荣的政权。对于清朝末年来说同样适用,清朝末期腐朽奢靡之弊病愈加凸显,又长期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早已是千疮百孔了。一个内部不具备统治力的政权,早已不能使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即使没有外患的忧虑,也必然没落。这就使得一些有识之士不断寻求着一条向上的路。以求一个安定盛世。

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近代社会思想实践

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5000余年。其骨子里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国文化最好的体现。面对国家的积贫积弱,中国人民在不断摸索着前进的道路,无数的爱国人士希望通过自己的思想带动更多的人们自强进步。更新着自己的学说,以适应社会的形势。这也是近代思潮前仆后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严复等人主张达尔文的进化论,而这种论断本身就存在竞争,并且他将这种学说鼓吹至“群学”,即成了种群与群争。这就是一个恶性开局。往后的变革家们无往而不复。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认为革命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而民主主义着认为应该充分唤起国人自身的觉醒,尤其是下层民众的民族情感,但却并未引起大风波。康有为说“人道进化,须循序行之,验之万国,莫不如此,孔子谓升平之世亦无超跃之理……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若紊其序,则必大乱。”可见其内心的自我矛盾,一方面敢于向封建思想挑战,寻求变革,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在封建传统势力下的软弱,不敢和封建文化彻底决裂。如此,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在文人的不断自我冲破与彼间争鸣中小心翼翼的缓缓前进,问题重重。自身的前进力在社会现实面前收效甚微。

中国近代,在一个愚昧落后的社会环境下,社会思潮“百家争鸣”,逐渐在适应着本国与外来文明之间的相互撞击。指导着中国近代史的走向。新时期下,我们应该全面分析这一时期特殊的社会背景及其所带来的影响。运用格式塔理论的整体性原则,分析得出,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与西方冲击密不可分,促使中国人仓促适应逐步自强。这其中中国作为反应对象,主导因素是关键。但中国自身的内部规律及植根于中国人心中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精神却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思潮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艺术教育?
——《国际艺术教育思潮》评介
试论上世纪我国的音乐思潮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探析
略论西方的五四运动史研究
当今哪两股思潮特别值得警惕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